謝小芳
摘要:中職院校進行幼兒衛生學課程教學改革工作是我校進行學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礎。以往的中職學校進行幼兒衛生學教學知識簡單進行衛生學知識的講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忽略知識的運用,不利于學生在實踐中的應用。因此中職院進行幼兒衛生學課程教學改革一方面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幼兒衛生學知識基礎,另一方面有利于學前教育學生專業衛生學知識的有效利用。因此本論文以中職幼兒衛生保健課程教育的改革意義為基礎,深入探究中職幼兒衛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中職學校;幼兒衛生學;課程改革
1中職幼兒衛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
中職幼兒衛生學課程改革教學是一項同其他學科教育同等重要的工作領域,是中職學校良好運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掌握相關幼兒衛生學知識。因此中職學校關注學生的幼兒衛生保健學習工作,進行衛生學教育改革,完善學生幼兒衛生學科教育制度,建設一個及時、恰當、運轉良好的中職幼兒衛生保健教學干預措施。
注重中職幼兒衛生保健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 一方面這關系到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從生理以及心理全方位的了解幼兒衛生學知識,進而將這些知識加以應用與實踐。中職學校進行衛生教育改革與未來學生進行幼兒在校園的衛生保健工作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另一方面開展中職學校幼兒衛生課程教學改革工作,能夠提高學生在未來對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針對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更加了解學前幼兒的身體狀況,并通過理論學習及時對他們身體現在所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并及時治療。
2中職幼兒衛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
2.1講授法教學
講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尤其在進行重要理論知識的教學時,它是最直接、最快速、最精練的方法,能讓學生牢固掌握幼兒衛生學學科知識,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幼兒衛生學授課的而過程中需要跟隨時代更新講授方法,比如在講授過程中進行場景模擬,邊講解邊進行現場模擬,加固學生的印象;在講授過程中多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就衛生學的季節性,流行性等進行相關討論。
2.2案例式教學
在中職學校進行衛生學課程的教學中可以經常運用案例教學法,即教師應用具體案例,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討論,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這一教學方法大大縮短了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情境的差距,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實踐性,它可以幫助教師解決幼兒衛生教學中所出現的“兩難”問題,掌握對教學進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在各方面能力提高的基礎上有效進行衛生學知識的學習。
2.3信息化教學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中職院校衛生學教育認識不斷提高,針對中職院校幼兒衛生教育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因此教師可以從信息化教學入手進行衛生學教學相關改革,能夠在有效改善中職學校幼兒衛生教學教學方法的同時,拓寬教學內容,多樣化教學方式。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整體工作實力,為學生之后進入社會工作奠定基礎。
通過結合中職學校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將衛生課堂教學分為兩個部分,并通過以下兩個步驟展開:
情景創設引入主題:學生可能對衛生保健等相關問題一知半解,因此需要教師在課堂通過情景化設置進行相關衛生知識的導入。
利用有效的情景創設突出重點:通過微視頻或者是PPT等多媒體的輔助,在衛生課程教學過程中穿插5-10分鐘或者不低于1分鐘的衛生相關短視頻,將經典示范運用多媒體教學展示給學生,并教導學生進行現場模仿。同時,將學生的模仿動作拍攝記錄并保存起來。
2.4實踐型教學
中職學校幼兒衛生學教學工作緊緊依賴于課堂的講解遠遠是不夠的,需要結合實踐。實習是組織中職學校學生到幼兒園從事一定的實際幼兒衛生教學工作,以獲得相關的實際知識和技能,鞏固和加深理論知識, 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我們知道,能力是在實際的鍛煉中發展起來的,沒有實習環節,學生的幼兒保健能力基本是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層次上,沒能較好地形成真正的幼兒保健實踐能力。
3結語
中職學校幼兒衛生課程教學改革有利于培養出合格的幼教工作者,同時也是中職學校學生進行其他領域學習的基礎。因此中職學校進行幼兒衛生教學工作有重要意義。
由于本文作者的局限性和時間的限制,本論文還存在以下不足,對于中職幼學校幼兒衛生教學工作改革意義研究還停留在理論研究上,沒有進行實證研究,其次在對相關改革措施方面,只做了定性分析,沒有進一步做定量分析,沒有進一步驗證其實用性,其普適性仍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丘洪麗. 淺談中職學校《幼兒衛生保健》課程教學改革[J].赤子( 上中旬 ).2016(03)
[2]劉俊變. 淺談幼兒衛生保健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J].新課程(下).2016(05)
[4]陳佳婧. 新時代背景下幼兒衛生保健課程教學的改革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