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所認知的中國畫,是一種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的繪畫,它有著自己獨特的構圖方法。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東晉顧愷之便提出“臨見妙裁”的觀點,其中“妙裁”這兩個字指的便是構圖。在中國畫的構圖中,“空白”是一種常見的形式,“空白”也叫“留白”,在畫面中留有一定余地,空白的大小、形狀、位置都有著重要的存在意義。構圖可以說是一個大方向的內容,這篇論文我僅從中國工筆人物畫的角度來論述我對其中一個方向的觀點,即,“構圖中空白的運用”。
關鍵詞:構圖;空白;運用
一、中國畫的構圖
謝赫提出的“經營位置”,(南齊謝赫提出“六法論”,即“經營位置,應物象形,傳移模寫,隨類附色,氣韻生動,骨法用筆”)也可以簡稱為“章法”。中國畫的構圖中講究章法,章法就是畫面的布局,就是構圖法,顧愷之稱作“置陳布勢”,謝赫“六法論”種叫作“經營位置”。章法中講究立意定景,要求在畫面上“遠則取其勢,近則取其質”,根據畫面結構的需要,運用賓主,呼應、開合、露藏、簡繁、疏密、虛實、參差等對立統一法則來布置章法,并巧妙地處理畫面的空白,使無畫處皆成妙境。春秋時期老子曾發表“知其白,守其黑”的哲學觀點,有白彰顯出黑,有黑彰顯出白。“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在畫中就是指畫面中的空白,空白處留有余地,意到筆不到,給觀眾留以想象和發揮的空間。雖然空白的地方什么都沒有,但任何一幅畫上的空白位置,大小,形狀,都有著重要的存在意義。畫面空白處的大小形狀,以及分布是否適當,和畫面的形式感的完美和諧有很微妙的關系,他對襯托筆墨、線條、畫面氣氛,空間感和色彩等方面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古代的文人繪畫中,尤其注重“無為,虛境”,對畫面上的虛景實景的處理上更加用心,畫面上出現了許多空白之處。
中國畫創作講究立意立形,意在形先,我在這里即討論“立形”,即構圖。我們對于構圖法的認識既要務實也要務虛。對于繪畫的構圖,立意務必求新,體現時代精神,“筆墨當隨時代”隨著時代的前進,我們對構圖的概念也不斷地更新,這不只是主觀愿望,也是客觀存在。中國畫在傳統的基礎上必將得到很好的發展。然,“法變道不變”我這里的道,指的是中國畫畫面構圖中的一些基本規律,如,疏密,輕重,藏露,黑白,大空小空等,在構圖處理中,他們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有一定定性的。
二、中國畫中的大空小空
中國畫中的空白,也叫留白,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一種常見形式。白居易《琵琶行》中“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在畫中就是指畫面中的空白,它留有余地,意到筆不到,給觀眾留以想象和發揮的空間。雖然空白的地方什么都沒有,但任何一幅畫上的空白位置,大小,形狀,都有著重要的存在意義。尤其宋元以來的文人畫,畫家所描述的自然生命的背景常常就是一片虛白。虛白留有空間,虛白中幻現出的花鳥樹石,一山一水,與空白處相互融合、互為表里,形成了中國畫獨特的氣氛和藝術境界。
畫面上的空白和素紙上的白在根本上不同,是存在本質的區別的。中國畫中的白是富有情感的,不是空洞無物的,是根據不同的描繪對象,精心布置,不是可有可無的,是中國畫重要的構成要素,“作天,作水,作煙斷,作云斷,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出自清代的畫論家在《南宗訣秘》),是中國畫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
三、空白的運用
畫面空白處的大小形狀,以及分布的是否適當,和畫面的形式感的完美和諧有很微妙的關系,他對襯托筆墨、線條、畫面氣氛,空間感和色彩等方面都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繁不可重,密不可窒,要伸手放腳,寬閑自在。巧妙處理人物的背景,使無畫處皆成妙境。畫面中的空白,是形象的組成部分,是畫家有選擇的一個取舍,它不單單襯托出畫面中的人物形象,同時也使畫面的意境擴大。
工筆人物畫中空白的處理對于整個畫面的氣氛影響非常的大,空白不僅可以豐富畫面情節,使人物更豐滿,還可以去體現畫面的空間、情節、意境。對于空間的表現,一幅畫中的空間也是通過畫面的結構去塑造,畫紙是平面的,如何在平面的紙上去描繪出二度空間與三維空間,這都需要背景與主體的相互配合。意境是一幅畫面的整體感覺,也可以說意就代表了作者的心境,作者作畫時的心境如何思想如何,畫面中就會體現出什么樣的氣質,或是憂郁的,或是歡快的。作者的內心都會體現在畫面上。要在有限的平面的紙張中,去營造空間感與意境的傳達,合理的運用空白的大小、位置、形狀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中國畫的構圖大多從傳統中演變過來,我對于當代中國工筆人物畫的觀點是,遵循古意,卻又不失新意,應當結合傳統中的必要成分去添加自己的想法,去改變與創造。
參考文獻:
[1]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第一版)[M].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05.
[2]王伯敏.中國畫的構圖(第一版)[M].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3]丁一林.解構與重構(第一版)[M].嶺南美術出版社,2003.
[4]張彥遠.歷代名畫記[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張千一.談構圖[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
作者簡介:宋欣(1993.3-),女,漢族,籍貫山東淄博,碩士,山東畫院,研究方向為中國畫工筆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