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改變了原本的教育模式,知識得到了廣泛傳播。為了有效培養、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積極采用多種先進教學手段非常必要。本文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著手點,探討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培養現狀以及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一、前言
語言表達能力為一種綜合能力,是人的觀察、傾聽、思考、記憶等多種能力的集中體現,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利于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利于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然而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工作繁忙,往往會忽略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筆者以個人工作經驗為基礎,特進行如下討論。
二、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一)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
日常生活中,人們主要依靠語言交流獲得數據信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行業競爭日益加劇,語言表達體現了個人語言素質,各個企業傾向于選擇語言表達能力更強的人才。小學階段,每位學生的能力水平相差不大,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時期,因而此時關注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必要。
(二)系統能力的綜合反映
語言表達能力不止體現了個人談吐,還能直接反映每個人的系統能力。比如,人們可以透過原因表達看出一個人的文化底蘊。為了讓小學生更為順利地表達自己,語文教師應有意識地為學生構建對應學習環境,并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與交際水平,推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三、小學語文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現狀
(一)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
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較過去有了明顯改進,然而當前依然存在部分教師僅僅依照教材進行教學,著重訓練學生的閱讀與寫作,一定程度上不重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未設置對應的訓練環節。
(二)教學方法和方式存在問題
就教學方法和方式來看,現階段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即教師未正確認識邏輯思維訓練的重要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一再強調,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必須以學生的能力水平為基礎,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態,為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針對性教學。
四、進行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有效利用資源
教學實踐可以發現,目前很多學生均欠缺語言表達能力,這和教學資源的不合理應用有一定關系,基于此教師應積極挖掘教材中的教學資源,同時加強學校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聯系。具體而言,首先教師應主動改變教學思路,及時摒棄以往老舊的教學方式,善于將網絡數據庫中的課程資源引入課堂中,開拓學生的視野。比如為學生介紹某一詩詞時,將詩人的代表作品進行全面分析,讓學生深入了解不同階段詩人的創作風格。其次教師應積極關注身邊的教學資源,比如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語言類的綜藝節目,比如當前熱度較高的《奇葩說》《吐槽大會》等,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促使學生掌握語言表達的多種技巧。另外積極與學生家長聯合起來,指導家長以科學方法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
(二)創造良好的表達氛圍
若想要切實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教師應注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表達氛圍。首先,教師應明確以往學生不愿意表達自己的原因,比如個性孤僻、心理緊張等。筆者認為學生語文課堂上不敢積極發言的原因為課堂氣氛過于緊張,這種情況下學生害怕出錯、害怕被批評,因此即使有一些想法也不敢直接說出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這一問題,糾正教學態度,為學生創造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其次,教師需要與學生建立平等交流、民主管理的關系,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與關系,他們才愿意打開心扉,大膽講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進而提升個人語言表達能力。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
學生是不同的,傳統教學模式沒有認識這一問題,因此培養出的學生千篇一律,學生很少擁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因材施教,讓學生獲得個性化發展。對此教師應充分了解班內學生的個性,并為不同群體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手段。比如性格內向的學生,他們通常個性害羞,不會主動在公共場合發言,教師要做的是逐漸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讓他們敢表達、愛表達。當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
(四)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相結合
書面表達與口頭表達為常見的交際形式,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特定的交際情況,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當中暢所欲言,鍛煉自己。比如,教學《春天的發展》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憶自己在春天時的所見所想,或者帶學生在校園內、公園里探尋春色,促使學生自行感悟春天的美好。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教師的長期堅持,教師應認識到學生不愿意表達在課堂上發言的原因,并以學生的性格特征、身心發展階段為基礎設置教學活動,積極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為學生構建良好的交際環境,激發學生的表達熱情,最終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藍亞敏.關于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語言溝通的探索[J].才智,2017(12):91.
[2]全國臣.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研究[J].才智,2017(04):143.
作者簡介:陳肖依,思南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