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課程標準(3-6年級)》指出:“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科學課的生命。”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而實驗教學就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這些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恰恰是探究式學習必不可少的。可見,實驗教學在科學課教學中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讓科學實驗課探究更有效要注重以下方面。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
一、精心準備材料,是有效探究的物質基礎
實驗前材料準備得是否充足是完成實驗的關鍵,因此在進行實驗之前要能夠為保證實驗順利進行提供足夠的材料。只有精心準備實驗材料,才有可能指導學生進行好實驗,使學生在實驗中自主探究,提高能力。進行實驗的材料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教師準備的實驗室的器材,在教學前,要根據實驗的需要提前做好準備,精心準備具有科學性的材料,以便實驗。例如:在教學《水能溶解別的物體》一課時,讓學生再現“食鹽在水里逐漸不見了”和“沙子在水里逐漸沉到水底”的現象。通過對比把兩種自然現象聯系在一起觀察研究,建立起溶解與不溶解的概念。而實驗中“沙”的選擇是很關鍵的,必須是洗干凈晾干后的沙。若隨意取沙。結果杯中的水是混濁的,影響實驗效果。另外沙子體積和食鹽應差不多,以便進行對比。而且這個體積要適當,如一小匙,既觀察明顯,又便于食鹽較快溶解。材料的選擇很關鍵,不僅有利于實驗的進行,還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另一類是可讓學生準備一些感興趣的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例如:在教學《小水輪》一課,文中一個制作小水輪的環節。課前,筆者讓學生精心去準備材料。課上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個個根據自己準備的材料心靈手巧做出多種多樣的小水車,有的用樹葉做葉片,用樹杈做支架,有的用胡蘿卜片做轉軸等。學生自己精心準備材料,他們探究的欲望得到激發,探究的能力也將得到提高。總之,準備實驗材料既要根據教學需要,又要讓學生搜集一些感興趣的材料,二者兼顧,綜合考慮。
二、精心引導設計,是有效探究的有力保證
傳統的實驗課,往往是教師先演示,然后由學生照著老師的方法做實驗,按部就班,不但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還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中,老師必須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讓他們自己去研究,老師因勢利導。這樣不但培養學生獨立實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例如:在教學《怎樣加快水的溶解》一課時,筆者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找出加快溶解的方法,筆者在必要時對他們進行適當提示:“在對比實驗中,哪幾個條件要相同?哪幾個條件要不同?為什么這樣設計?”完善學生的構思,讓學生動手實驗,讓學生從設計實驗中探究出自己滿意的結論:加熱、攪拌、碾碎物質等可加快溶解。這樣教學改變傳統的老師設計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實驗,他們就有更多的參與權、主動權。再如:學習《熱空氣》一課,筆者讓學生用塑料袋裝滿空氣在酒精燈加熱,使空氣上升的實驗來研究熱空氣的性質。學生自己實驗,實驗后,他們把眼睛看到的,手感覺到的,腦子里想到的都匯報出來。盡管學生動手的實驗簡單,然而價值不在結論本身,真正的價值是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樂趣,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造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精心組織實驗,是有效探究的中心環節
科學課的實驗活動大部分學生都是很感興趣的,實驗教學的可操作性、實驗現象的豐富多彩深深吸引著學生,學生對科學的熱情也均來源于此。但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卻只是因好玩而引發,有時課堂上看似熱鬧,人人在動手,但是最后竟還不清楚開展實驗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因此,精心組織實驗,是上好實驗課的重要條件。首先,實驗前要講清楚實驗的步驟和方法。使學生了解實驗的操作步驟。要讓學生帶問題去觀察實驗,實驗過程中學生容易被新奇的現象所吸引,而對整體的、本質的形象不加注意,要使實驗成為一種有目的、有要求的實踐活動,必須讓學生帶著問題邊觀察邊思考邊歸納,才能取得更好的實驗效果。其次,要適時組織學生進行實地操作、研討。實驗或演示時,要適當鼓勵學生大膽發表不同見解,并引導學生進行研討。如,《導體和絕緣體》這一課的最后一個環節是讓學生討論: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導體?哪些地方用到了絕緣體?導體和絕緣體各有什么作用?為什么我們要保護電器的絕緣部分?讓學生學習科學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在生活中運用科學。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得到了磨煉,也培養了學生實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小學科學實驗課教學是一種積累,在教學中,要精心準備材料、精心引導設計、精心組織實驗,精心引導交流,啟發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讓他們在實踐中培養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讓準備更精心,讓探究更有效,讓孩子們在有效的實驗課堂中自由地翱翔。
作者簡介:張莉莉(1985.1.24),女,漢族,山東濟寧,本科,二級教師,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第一中學附屬學校,科學教師,從事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