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描與色彩屬于建筑裝飾工程專業非常重要的基礎核心課程,教學存在藝術學科具有的共性特征,同樣需結合建筑裝飾工程專業的實際應用標準。新課改背景下,如何使專業課程教學為人才培養目標所服務成為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所以,務必重視對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基于此,本文對高職建筑裝飾工程專業《素描與色彩》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建筑裝飾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改革
一、前言
隨著高職教育的良好發展,建筑裝飾工程專業的生源數量逐漸增多,素描與色彩則屬于建筑裝飾工程專業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素描與色彩課程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素描和色彩方面的能力,屬于重要的必修基礎課程之一。而針對高職建筑裝飾工程專業,大部分學生缺少繪畫基礎,且課程課時相對較少。因此,教師務必重視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基于學生、專業所具有的特點,因材施教,科學系統的開展教學管理,使教學效果可以得到保證,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高職建筑裝飾工程專業《素描與色彩》課程教學改革
(一)總體課程設計
基于建筑裝飾工程專業特點,對課程教學內容做出合理編排設計,以繪畫為主,培養學生形成對色彩的基本塑性能力。設計以色彩歸納教學為主的課程,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新課程以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突破傳統限制。教學場地變為功能豐富完善的實訓場地,實現教學實訓緊密結合。
(二)內容改革設計
基于教學目標,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改革。理論層面,素描與色彩主要包括素描基礎、色彩屬性、色彩搭配等。實踐方面,景物寫詩寫生、室內歸納臨摹以及歸納寫生等。內容設計以歸納寫實為主,繪畫寫作為輔,同色彩創意加以緊密結合。此外,由于《素描與色彩》總課時僅70課時,需對可是做出合理設計與充分利用,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三)評價體系設計
建筑裝飾工程專業,評價體系標準具體涵蓋素描基礎、色彩識別、搭配、創意表現以及空間處理等能力,并保證存在獨樹一幟的特點,為后續設計奠定一定的基礎。
三、高職建筑裝飾工程專業《素描與色彩》課程教學創新
(一)緊密結合專業,培養應用技能
素描與色彩屬于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對學生專業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所以,素描與色彩課程教學,需基于專業特點,重視對學生專業技能的教育培養。課程教學期間,素描與色彩方面的技能,重點強調學生具備良好的素材基礎,對室內外色彩做出合理調節。室內盡管可運用配色理論呈現出良好效果,不過同樣需對建筑材料色彩、燈光色彩等做出綜合考慮。室內同樣需確保色彩的色感同環境形成有效融合。所以,教師可以圖紙教學為主,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討,基于實際圖紙案例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對課程和專業盡心充分聯系結合,學以致用的同時,促使學生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基于任務導向,優化組織形式
高職院校,重點在于對技能性人才的教育培養,對實踐操作能力較為注重。同時,學生學習能力、文化素養一般,分析能力以及自控能力同樣不足。不過,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且興趣愛好較為廣泛,所以,教師需對教學內容與方法做出創新,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所以,課堂教學期間,需基于任務為具體導向,依托任務促使學生實踐能力可以得到鍛煉提升。所以,課程教學期間,教師需對教學組織形式做出優化創新,重點培養學生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同企業相接軌,保證教學效果
企業可直觀反映出專業崗位的具體標準需求,同企業相接軌,可使理論學科為主要中心的傳統思想得到創新改變,更加重視能力培養。同時,基于對專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做出充分了解,便于對教學內容的調整和創新。同企業接軌,還需對培養方法做出創新,由于課堂教學同寫生時間具有一定的時間差,社會崗位的具體標準需求同樣發生不斷變化,重視所需內容同實際發生偏離。所以,務必重視同企業相接軌,對市場信息做出及時掌握和了解,基于需求對優秀技能型人才進行定向培養,使教學質量和效果得到充分保證。
四、結論
綜上所述,高職建筑裝飾工程專業,《色彩與素描》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意義。因此,課程教學期間,教師務必重視對傳統教學理念的轉變革新,探索實踐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使教學內容、方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促使學生能力水平的有效提升,以此培養更加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靜.建筑裝飾專業素描與色彩教學改革的策略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5(10):17-20.
[2]陳宇.高職建筑裝飾工程專業《素描》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4(12):58.
作者簡介:張王曉,浙江省金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