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林
摘要:青瓷是中華五千年璀璨的文明下孕育出的一顆明珠。不論是在青瓷的釉色、造型、紋飾中都留下了傳統文化的烙印。在當代文化語境下,人們日益追求精神方面的滿足,大眾消費觀念的轉變和青瓷技藝的提升,使青瓷藝術在創新中不斷發展。在發展中,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探索出一條以傳統文化元素為根,以現代理念為干,以青瓷匠人為葉的未來前進道路,力圖弘揚中華文化和青瓷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關鍵詞:青瓷藝術;傳統文化;當代文化語境
一、傳統文化是傳統青瓷藝術的根源
1.釉色中的傳統文化內涵
深受傳統文化浸潤的青瓷自商代始,至宋元達到巔峰,在中國傳統瓷器燒制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中,龍泉青瓷作為宋代最有代表性的青瓷窯口,更是以釉色聞名,到南宋時因渾然天成的獨特風格而聞名于世。春秋時期,瓷器外部胎體規整,造型靈動精巧,采用黃綠色釉;兩漢時期,儒家推崇仁義,要求以君子的行為規范自身言行,更有言:“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而青瓷如玉石般剔透溫潤的色感,將儒家的精髓和品質體現的淋漓盡致;唐代人們始用“青瓷”為名,陸羽《茶經》中稱“越州瓷皆青”,更有詩人陸龜蒙用詩句“九秋風落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形容青瓷絕美的釉色;宋代青瓷以其釉面滋潤柔和、溫潤如玉,色調天成之姿成為宋代官窯,達到了燒制最高水準,符合宋人崇尚自然古樸,無為清逸的審美情趣與藝術風格。在這種審美情趣的推動下,青瓷愈發展現出釉之天資,古樸秀麗卻又震撼人心的藝術風格。
2.造型中的傳統文化特質
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生活以儒家傳統文化為典型特質,這些特質深刻的影響著青瓷的造型。傳統青瓷的器型表達形式融合本土精神圖騰與地域化視覺設計,散發出東方文化特有的氣質。青瓷的造型設計或古樸純粹,或對稱統一,或對比均衡,或多樣變化的外觀設計,無不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追求自然,返璞歸真的美學特質。其中,東晉的“越窯青釉雙系雞首壺”以其凝練簡潔,富有生氣的造型,成為青瓷中獨特的造型表達形式。
3.紋飾中的傳統文化元素
青瓷的紋飾是以胎、釉裝飾為主題,再搭配各種紋樣的一種裝飾手法。中國豐富的歷史人物和壯美山河,無不被巧手的青瓷匠人裝飾在青瓷上,成為青瓷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如早在南北朝時期的青瓷紋樣上就出現了多種植物樣式,有牡丹,蓮花、忍冬等,它們的出現極大的增強了青瓷的裝飾性、文化性和藝術性。唐代較為開放的文化和發達的經濟,紋飾多以龍鳳、花鳥、魚蟲為主題,圖形簡約、結構古樸又不失嚴謹,使人沉思。到了宋代,內容種類更呈現百花齊放之姿,題材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繼承了之前的花卉和動物紋樣,更有反映歷史和風土人情的山水、人物、書法等等。青瓷是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載體,可謂是物化的國學,通過有限而又精準的符號,表達了人們對社會生活和自然景色的理解與情感追求。
二、現代理念對當代青瓷設計的影響
1.傳統符號的再現
美國著名藝術理論家格朗在《藝術問題》中指出:“藝術應當創造出‘與情感和生命的形式相一致的‘有意味的形式,即幻象符號。”足見藝術的意向對于情感表達的重要性。青瓷在傳承的千百年里,尤其強調其神韻和意向。在青瓷藝術今后的發展中,可從將傳統文化的經典符號凝練、重構、抽象的意向化表達,使之傳統文化在現代青瓷中再次釋放出迷人的魅力。近年來,青瓷藝術家們對此已有一系列嘗試,如在G20峰會中大放異彩的《竹報平安》咖啡具,將中國傳統文化中君子的象征——竹元素,提煉重構,精巧的與西湖元素融合,器型簡約端莊而又傳達出現代氣息,妙手捏天資的精妙構思和工藝,完美展現出一抹天青色的獨特神韻,代表中華文化走向國際舞臺。
2.文創產業的共創
進入21世紀以來,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產業正得到空前的發展。傳統工藝如陶瓷、石雕、木雕、刺繡等,與當下審美文化與現實需求接軌,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們走上一條文創與傳統工藝共創的發展道路。。隨著人們對文創產品的青睞,文創產品已躍升為新時期個人品味的象征。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像青瓷一樣的傳統工藝產業的介入,誠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是在傳統文化和工藝基礎上,融入現代審美進行再創造升級的過程。如今,人們身處一個開放的社會,消費觀念和審美需求的提升正潛移默化的對青瓷行業的產品和設計體系產生影響。消費從實用性向品牌性轉變,意味著同樣的用途下,青瓷需要在設計感、釉色、做工方面做出努力,贏得市場的肯定。同時,在精神消費的驅動下,消費者更加關注青瓷器物上的繪畫、紋飾的美感和本身的細節處理,將之視為藝術品來鑒賞。這使得青瓷藝術的傳統優勢有著很大的發揮空間,需要結合市場的需求和審美,在傳統文化的根基下,進一步創新和深化發展。
三、傳承中創新是未來青瓷藝術的方向
當代青瓷正處于發展與轉型的新時機,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種種矛盾與挑戰。青瓷藝術根植于本國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源源不斷的滋養著青瓷藝術,使其能夠不停的迸發生機,創造出新的可能性。傳統青瓷藝術是以簡筆刻畫為裝飾,自然神韻的釉色和古樸清麗的紋飾在器物上表達出簡約而不簡單的效果。面對傳統青瓷設計鮮明的藝術特質,我們需理性分析,以傳統文化為根本,進行工藝創新,并從當下市場的需求出發,對原有青瓷產品進行創新設計。近年來,許多青瓷藝術家進行了工藝的創新,利用其他材料嫁接或鑲嵌在青瓷器物表面或底部預留空間內,已達到裝飾的創新裝飾手法。常用的鑲嵌材料有木材、金屬、玻璃等。在近幾年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傳統青瓷要適時抓住機遇,在繼承原有特色工藝的基礎上結合多元化的裝飾工藝,對器物產品進行系統化升級,使之符合人們日益增長的現代審美需求,提升整體產業格局與生產方式,實現傳統青瓷現代化轉型發展的新道路。
參考文獻:
[1]戴李平.探究現代龍泉青瓷的藝術之美[J].景德鎮陶瓷,2018 (05):14-15.
[2]周劍峰.文化傳承與創新視角下現代龍泉青瓷再思考[J].大眾文藝,2017 (17):67-68.
[3]張篤良.現代青瓷中的人文情趣探究[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5,49 (07):66-68.
[4]吳可玲.傳統青瓷藝術的當代審美觀[J].民族藝術研究,2013,26 (05):124-129.
[5]索宗劍.青瓷之史研究[J].陶瓷學報,2000 (04):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