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修亮
摘要:在這個新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歷史課堂的教育教學內容也在進行著不斷的更新。在以往的課堂教育教學模式之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已經難以滿足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這就要求初中歷史教師積極地將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引入到初中歷史的課堂教育教學中。但是歷史的學科特性導致其研究和追溯難度較大,有些歷史知識學起來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就要求教師結合新型多媒體電子互動教學技術,為學生們展示當時的歷史場景,讓學生們身臨其境。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歷史;有效教學
1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歷史情境
在進行歷史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探究過去啟迪未來,但同時歷史也是完全不可能再生和復制的。教師結合新型多媒體教學技術開展課堂的教育教學雖不能完全的進行歷史復制,但是可以對部分歷史進行生動形象的再現。教師要在開展歷史課堂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積極培養學生主動的去投入歷史課堂的學習、主動深入探究、主動進行知識的整合和綜合運用的思維能力等,努力使學生成為歷史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主體。學生在積極參與初中歷史教育教學課堂的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會發現和探索出一些新的歷史相關問題,這才能真正充分激發出學生進行初中歷史教育教學課堂的積極主動性。初中歷史教師應當在進行每節課的課堂教育教學之前,深入的探究和發掘本節課的歷史史料,用視頻、音頻或者圖片的形式為學生再現歷史情節。例如,在進行《美國內戰》課堂教育教學時,結合新型的多媒體教育教學技術將美國內戰的形勢圖以及一些較為符合史實的影視資料等,盡最大可能的為學生還原出最真實、最生動的歷史景象,使學生們從內心中感覺到與歷史的貼近,從而可以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真正的站在歷史的角度去思考歷史問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
2通過互聯網技術豐富歷史教學中的信息資源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為歷史教學提供信息支持,不論是對于教師還是學生而言,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應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都是一種創新,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獲得大量的歷史知識的信息,讓學生在課前就可以對所要講述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教師在課前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搜集關于下節課所要講述的內容的知識,不僅為教學活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還可以幫助學生輕松獲得許多自己感興趣的歷史資料,豐富了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當今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就是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而誕生的新型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脈絡梳理。例如在學習“洋務運動”這一節時,教師首先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查詢關于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內容以及對洋務運動的評價等知識點為學生打印出來,在上課之前分發給學生,讓學生直觀了解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從而有利于教師展開教學活動。
3轉變歷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創新歷史教學中的授課形式
在以往的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取歷史故事的背景的來源僅是課本,這非常不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模式是消極的。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就可以有效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可以在課前或者課上隨時為學生查詢歷史資料,從而方便學生掌握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有趣,同時也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例如在上《洋務運動》時,事先可以讓學生先提前搜集19世紀中期清政府的內外困境,朝廷內部的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爭論。通過翔實的史料搜集,使得學生對學習本課有一個更深刻的認知。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可以讓教學活動不再局限于課堂,學生可以通過微課、云課堂等軟件隨時隨地進行學習,與以往的文字交流不同,教師為學生展開授課的方式可以通過發送圖片和視頻等,及時讓學生所學到的內容得到有效的鞏固。初中歷史教師在利用一些軟件進行線上教學活動時可以彌補一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短板,使得師生之間的不對等關系被打破,增強了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的問題都可以及時得到解決。歷史教學應用互聯網技術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可以輕松獲得各種歷史資料。這極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4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技術的出現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高速發展,教師只要通過合理利用這一資源,就可以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內容書本上都沒有進行介紹,這對學生理解知識造成了一定的難度,而互聯網很容易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還能實現雙向溝通,有助于學生提高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