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陳晶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僅是大學英語教學當中應該被重視的一大問題,并且文化自信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堅持。我國的大學教育,長期以來只注重對于課本知識的學習和西方文化的學習。這只是限制與被迫,用西方文化而忽視了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這就導致大部分學生對我國文化有些忽視而過分注重于西方文化。從大學英語教學當中樹立起大學生們對本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心不僅是一個青年人未來發展和社會乃至國家民族的認同感,也是激發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在全社會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遍共識和價值認同。
關鍵詞:大學英語? ?英語教學? ?文化自信? ?培養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要求全黨必須“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3月18日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我們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不斷深入,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發展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強,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而高等教育當中的英語教學,其實不僅僅限制于為了讓學生們了解西方文化和掌握一門語言技能,更多的是為了適應現代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全球化趨勢之下,讓中西文化在高等教育學習,中進行碰撞,進行跨文化的交流觀念的融合,不僅以此來服務于以后的學習生活、科研活動,而且挖掘英語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服務于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教育當中。所以在中國大學當中對英語教學的價值都有廣泛的認同,但是除此之外,對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去產生的一些缺失,乃至于掌握語言技能和知識之后,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也少有體現。這樣的情況最后歸根于還是對于學生學習語言文化片面強調學習和掌握,卻很少涉及母語文化的融入,沒有強調中西文化的交際性,互動性學習。
一、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現狀
如果單從大學生是否了解我國傳統文化,這樣的問題來看,其實大部分大學生對于傳統文化是了解的,他們會通過網絡節目通過手機上碎片化的信息,或者在以往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對于中國傳統文化類型進行了解。但就目前來說還有學生對于傳統文化表現出漠不關心無所謂的態度,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強。
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大量的輸入,也讓現在大學生的主體90后和00后們更容易接觸到西方文化,并對西方文化歷史,文化社會等有了解的程度更為深入,也有部分學生非常崇尚西方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以及生活方式,對我國文化自信不夠。
二、大學生們文化自信心不強的原因
大學生們都有了解傳統文化,或者對于文化的自信心不強的一方面原因是,他們從小就生活在中國文化的熏陶之下,從小到大,在課本中穿插的傳統文化其實并不少,對于傳統文化的接觸的機會也非常多,但是舊有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容易形成了刻板枯燥的印象,這就讓他們本身對傳統文化的教育有了潛意識的抗拒。而相反,西方文化的輸入常常都是伴隨著綜藝節目,手機,電腦等等娛樂信息的滲透,這與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內的教育環境非常不一樣,兩種文化對于大學生們學習和了解的心態是不一樣的。
其次,傳統文化既有中國的教育方式方法進行教育時,但是已經跟不上現在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大學生們的需要。落后單一和枯燥的教學方法,已經讓現在的大學生們沒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動力,大學生在他們的特定的年齡段,富有好奇心和進取心,喜歡新興事物而成的文化,如果沒有能借由更創新更多元化的手段話,面對大學生們的教育勢必也是容易失敗的。
三、對“跨文化交際”教學的建議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我們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學生是走在新時代前列的開拓者、引領者、奉獻者,他們能否樹立文化自信關系到中華文化發展與繁榮,關系到國家命運,據此,必須采取有效對策培育其文化自信。當今的社會發展環境和國情讓文化自信心的樹立成為了我國走向復興和建立文化強國的重要條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四個自信:中國特色社會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我們對于跨文化交際應用在教學之中從而積極引導大學生們文化自信心建立的重要指導方針。
(一)對大學英語教材的重新編排
修訂大學英語教材大綱及教材的作用就是重新對西方文化,記得載體進行一定的改變,因為多少年來我國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當中,對于中國文化設計非常少,傳遞了西方文化的歷史生活和價值觀。這樣只注重于外語的大量輸入,而缺少了母語文化補充的行為,也就很可能導致學生對于母語的淡漠,大學英語教材在選取閱讀材料和課本內容時,應該進行合理的配比,將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進行相同或者互補的形式表現。能夠讓學生們在學習英語這門語言時,也能夠了解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并進行跨文化的學習,對兩種語言和兩種文化交替了解。
(二)優化課程設置,豐富課堂活動
優化課程設置就是要為大學生們開設更多有關于中西文化,或者是關于傳統文化的課程,盡量讓西方文化輸入時也有傳統文化,作為主要的學習內容。在豐富課堂活動和課程當中,還是要用創新的方式,更加吸引大學生們學習興趣的方式和課程內容來設置,最好是實現外語教學和本土文化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們在學習專業知識以外,也能夠拓寬文化視野,對于本民族文化有多的了解增強文化自信心。對于課堂活動教師們可以組織一些文化知識競賽,關于西方也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盡量以娛樂化輕松的形式,來激發學生們在英語課堂上學習的興趣和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三)師生要轉變英語學習觀念
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首要任務是轉變師生的觀念。第一,英語教師應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這樣才能給學生傳遞更多與時俱進的思想觀點,才能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教學。第二,教師要幫助學生轉變學習觀念,讓學生認識到英語這門課程的學習,不只是背熟語法、掌握詞匯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對英美文化的學習與領悟。第三,教師要轉變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將英語應用到實際交際中。第四,充分挖掘學生潛藏的文化意識,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交際環境,以便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和體會英語文化,最后達到靈活運用這些文化的目的。教師要教會學生運用跨文化的視角看待問題,幫助學生增強對文化意識的敏感程度,要讓學生明白交際不是掌握語言形式這么簡單。
(四)豐富教學手段,加強文化背景教學
學生在學習英語文化時,經常會覺得內容枯燥、乏味、用處不大。為改善這種情況,并提高學生掌握文化知識的效果,教師應豐富課堂的教學手段,將教學內容生動地傳授給學生。例如,教師應該掌握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方法,將課本中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這樣不僅能夠將課堂內容直觀地傳遞給學生,而且還節省了課堂時間,給學生主動思考、探索留下了充分的時間。比如在學習課本中“不同國家對于英語的說法不同”這篇課文時先給學生放映一段關于美國早期歷史的視頻素材,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了為什么同樣是講英語,不同的國家會有如此大的差異。此外,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將網上有趣的文化知識呈現給學生。
(五)從思維方式上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培養大學生們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其實不僅能對于英語的學習上有所幫助,更多的是讓他們對文化有一種開放包容的心態,而對自己民族的文化有深入了解和一種由內而外的自信心。具體的體現就是讓學生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也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從深處來學習形成這一語言的人文環境和歷史背景。除此之外也要對本民族文化進行深入了解,通過對比聯系發現中外文化在長久的歷史發展中是怎樣的關系,并在其中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之后,正是自己身為中國人應該怎樣對待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應該扮演在新時代全球化中的青年角色。通過這樣的學習,最好能讓大學生們重拾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理解中國千年的歷史凝結之后形成的思想觀念和思想意識形態。
四、結語
文化自信心是能夠讓中國立足于民族世界之林的力量,是能增強一個民族凝聚力的來源,所以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所承擔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所以也就背負了發揚民族文化和民族復興的重要任務。所以在大學英語教學當中,英語的學習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同樣重要,既要讓學生們對語言知識理解和學習之外,也要注意繼承我國優秀的文化,對本民族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文化自信心。不要在多元化文化之下和娛樂化文化的沖擊中迷失自我,喪失掉對本土文化的自信心,這樣才能夠促進世界的多元化發展和本民族文化強國的建立。大學英語從課程的設置上就是對大學生們的英語學習和技能進行培養,但是培養他們語言能力僅僅是一方面的教學目的,另一方面是讓他們學會怎樣理解外來文化,以怎樣的態度就在外來文化和怎樣了解傳統文化。已經不僅僅是學習一門語言的能力,更是對于文化的自治能力和對于民族文化的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李秀梅.大學英語教學中加強母語文化導入的必要性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5).
[2]孔雁.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大學生文化自覺和自信的路徑[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2).
[3]孫麾,林劍.馬克思的文化觀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4]劉仰.中國自信——民族復興大思維[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
[5]習近平.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
[7]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09.
[8]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7-07-28.
[9]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上會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3-19.
(作者單位:開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