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改革與發展,中小企業在世界各國經濟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們國家也同樣如此,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都是我國國民經濟運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從解決就業的角度出發絕對是功不可沒。問題在于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成熟、不完善,中小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困難重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減速杠之一就是資金的短缺。本文從現有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出發,結合企業融資形式與模式的路徑及對策,分析我國中小企業現有融資模式的發展現狀;進而針對發展現狀,分析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的體制模式上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問題
一、中小企業概念的界定
對于如何界定和定義這個概念,一直來說都是比較模糊的。當前來看,定量標尺一直是國外比較流行的一個衡量方法,并且采用單一簡化的衡量標準的國家比較多。從我國的國情來看,一般是把一個公司的規模大小來確定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企業規模大小的企業。一句話來概括,我們國家把形式多樣靈活化、規模較小的獨立運營的統稱定義為中小企業,并且還有重要的一點,其在市場經濟中是不占有支配地位的經濟單位的總稱。
發展中國家要想振興國家經濟,最終實現共工業化必須通過發展所謂的中小企業來實現,這是重要途徑之一。從西方國家來看,拿歐美國家的經濟發展說明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是其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經濟增長乃至拉動擴大就業的主要催化劑。從亞太經合組織提供的數據來看,世界范圍內將盡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小企業數量占各自企業總體量的95%左右,就業占六七成,GDP比重占50%左右,中小企業的出口總量也將近占了半成;德國把中小企業稱為國家經濟的“跑最快的馬車”;日本則認為“日本經濟的今天依靠的是中小企業的發展功不可沒”;美國政府更把中小企業稱作是“美國經濟的支柱”;而我國也逐漸認識到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運行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地位與作用
中小企業在世界各國經濟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們國家也同樣如此,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都是我國國民經濟運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從解決就業的角度出發絕對是功不可沒,之所以把它看成創新的發動機和催化劑原因有多方面的。它具有大型企業經濟體所不具備的特質,最明顯的就是機制靈活。 隨著近年來國有大型企業改制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中小企業在多方面多維度的作用逐步凸顯。最重要的體現在緩解就業壓力、優化經濟結構、推進技術創新、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愈加明顯。我國在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方面,中小企業催化劑助推器作用相當明顯。
(一)經濟發展的推動力
中小企業在對我國經濟持續穩步增長中的貢獻在這幾十年中逐漸體現。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小企業做到了接近七成的新增加的工業產值,最貼近日常的比如在我們日常生活消費品的供應中,絕大部分的產品的來源是中小企業,也可以說最具活力、最具影響力的也是中小企業的存在,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的地位也在逐年凸顯出來。
(二)中小企業是提高就業率、增加就業崗位的重要載體,為緩解我國在就業壓力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作為一個處于極速發展的人口大國在經濟改革的發展過程中顯現出來的問題也日趨嚴重化。這時候,就業問題就相當突出和急需解決的,換句話說,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整體經濟局面的發展和影響到當前社會穩定的大局局面。
(三)技術創新的強大動力源之一
相當多的證據顯示,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和改革方面更具有靈活性,而且主動性也尤為突出。從我國情況來看,這些企業的技術創新數據不僅僅在數量上取勝,最重要的是質優,也就是說創新的水平和影響不差于那些所謂的大企業。在某些特定行業中值得一提的是,就效率而言,這些中小企業發明新技術、新產品是遠遠超過于大企業的。再者,由于中小企業的規模限制,新興科技與技術的使用更加便利化了,它們的限制的條件也更加寬松和靈活化。其二,由于它們與大企業相比,擁有更加靈活的經營管理制度與方式,因而也能為技術創新提供更寬松的空間。
(四)外向型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大量的國外投資都是中小企業引進引入的,還有很大體量的出口創匯也是由中小企業實現的。在技術、服務和產品方面,我國出口總值的六成是中小企業來實現完成的。中小企業已然成為了我國出口的中流砥柱,中間的以紡織服裝為代表都主要依靠中小企業提供的。
三、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
在世界范圍內,每個國家的中小企業都是面對著融資困難的問題,也是在不斷尋求解決方案,這個問題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也是相當突出。這些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在我國已經相當嚴重而且日趨嚴重,亟待解決。融資難的體現:
(一)銀行貸款難上加難
銀行貸款仍是中流砥柱,可以說第一選擇或者能選擇的融資方式仍然是銀行。但是問題出在受我國客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比如金融機構體制機制問題。自身來看,自身缺陷也占很大比重。中小企業貸款難、銀行貸款難的現象仍很普遍。退一萬步說,即使這些中小企業取得了貸款,金額少或者借款時間短也是問題,所以問題和困難都是層層迭出。
(二)直接融資渠道狹窄且拓寬渠道少
常規來說,債券市場、私人資本市場和最常見的股票市場都被稱為直接融資方式。就我國現狀來看,選擇海外市場上市是選擇之一,除此之外能考慮的就是在國內的主板市場融資,這是最常見的。但是,在這里就要考慮到進入國內的主板市場的可能性,換句話說就是不太可能。那另一個選擇海外上市難度可想而知。
(三)間接融資渠道尚不成熟
除了比較成熟的銀行這個手段,其他的幾種都處在逐步發展趨于成熟階段。在面向廣大客戶的主要融資工具及市場中,其中的票據市場、融資租賃等相關幾大模塊還是相對滯后的。這點使得中小企業可選擇的余地較小,間接融資方式也是相當有限。
四、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
(一)差強人意與歧視現象的存在
當下來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狀況不十分理想而且存在嚴重的歧視現象。歧視現象就像是存在于融資環節中的隱形繩索一直影響制約著中小企業的融資。
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是直接融資的兩種主要手段。首先,可以豐富市場體系的層次化和資本市場的結構優化程度,這點是解決制度缺陷的解決方案之一。其次,要加快發展私募股權融資市場進程。不僅可以幫助中小企業獲得資金,還能給企業帶來資本運作的經驗和管理模式,由此中小企業可以提高核心競爭能力。
(二)間接融資現狀的分析
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成熟、不完善,中小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困難重重,轉而普遍地集中依賴于銀行貸款。雖然私有類銀行在這些年遍地開花,但是國有商業銀行的商業銀行主體地位還是難以取代。顯而易見的服務對象還是國有企業類“大企業”,因此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的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取貸款的難度依然很大。我國中小企業間接融資主要呈現以下特征:
1.單一融資方式:銀行貸款
間接融資不僅僅是指銀行貸款還有兩個手段。手段一,票據貼現;手段之二,融資租賃。在我國票據貼現仍然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實現的也比較少。與國外發達國家比較來看,這些都歸結于我國的商業信用和票據市場都處于起步萌芽階段,發展條件也是非常滯后,中小企業幾乎沒有通過票據貼現進行融資的,這一現象較為少見。
2.“九牛一毛”的間接融資體量
這是國家經濟發展方針大勢所趨造成的。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部門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出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其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論。但整體上看,還是由于我國經濟欣欣向榮的發展大局面決定了對資金的極大缺口。所以政策上必須把相對有限的資金向特大型、大型企業傾斜,銀行的信貸方向也隨之向之傾斜與調整。總而言之,經濟與政策等大環境造成了中小企業的融資貸款難題。
(三)絕大部分金融機構和體系制度都為大企業而設立
雖然表面上看來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和體系制度在逐步傾斜,但是實際操作中面向中小企業服務的機構還是稀缺資源。實際情況是,一些責任是為中小企業發展為目標的金融機構還是在實際中與國有金融機構逐步同化的發展趨勢。 所以在職能上體制上雙層面來說都是缺失的。
(四)缺乏交易結算工具和保障體系
中小企業由于在現金結算上的交易成本比較大,而且現金和資金的渠道和時間上都有滯后性,這也是造成競爭力削弱的原因之一。其次,需要一個同一管理服務于中小企業的管理職能機構,形式當然可以多樣化:中小企業擔保機構、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機構等社會中介機構。另一方面,急需一個完善的法律體系、法律提供保障來支撐中小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鐵軍.中國中小企業融資的28種模式[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2]張建營.中小企業融資實戰[M].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7.
[3]于鳳坤.資產證券化:理論與實務[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4]涂永紅,劉柏榮.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
[5]田疆.促進我國擔保發展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北京交通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