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茉
摘 要:在新的歷史時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必要性,具體來說主要有四個方面:首先,愛國主義是推動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巨大精神動力之一;其次,愛國主義是維護國家統一、推進祖國統一的強大力量;再次,愛國主義能夠培養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最后,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生生不息,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精神力量和民族之魂。
關鍵詞:新時期 愛國主義教育 必要性
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扎在土里。我們中華民族扎根最深、影響最大的精神品質,就是愛國主義。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綿延不斷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是廣大人民對自己祖國的無比忠誠的熱愛。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我們常講,做人要有氣節、要有人格。氣節也好,人格也好,愛國是第一位的。我們是中華兒女,要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秉承中華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時時想到國家、處處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
一、愛國主義是推動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巨大精神動力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動力的支持和推動,古今中外凡是成就偉大事業的概莫能外。20世紀50年代,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威脅和封鎖,我們頂著壓力,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組織開展“兩彈一星”工程,最終獲得巨大成功。這一豐功偉績的取得,離不開以錢學森為代表的一批已在國外卓有成就,卻為了國家毅然放棄在國外的優厚待遇和科研條件,紛紛回國效力的中華優秀兒女;也離不開參加“兩彈一星”工程的成千上萬的普通科技工作者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他們為了祖國的強盛只講奉獻不求索取,貢獻一切,甚至生命。
愛國主義是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是祖國不斷發展進步的巨大推動力量。今天,我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事業而努力,更需要弘揚我們民族世世代代薪火相傳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其成為我們實現中國夢的前進道路上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
二、愛國主義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強大力量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旋律。任何時期,統一都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期盼、共同愿望。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上,凡是為國家的統一做出貢獻的人,都被中華民族寫在史冊上、刻在豐碑上,被人民永遠紀念。相反,凡是做過分裂國家、危害國家統一的罪惡行徑的人,都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千百年來被人們所唾棄,成為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愛國主義是浸入到我們血液中的一種偉大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是中國歷經五千年仍然保持統一、繁榮的內在精神動力。有億萬熱愛國家、盼望國家統一并熱切支持國家統一的中國人民的支持,我們勢必會克服一切障礙,粉碎一切分裂勢力,最終完成國家的統一。因為中國人民都深深地熱愛自己的國家,這就是我們維護國家統一、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最可依靠的戰無不勝的力量。
三、愛國主義能夠增強民族自信心,加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在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五千年歷史文明中,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藝術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為人類和全世界的發展做出舉世公認的巨大貢獻。民族的輝煌記載在人類的史冊之上,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光榮。
我們要通過愛國主義教育,讓我們的后代充分了解中華民族的榮光、了解中華民族閃光的歷史足跡,同時,也要了解今天中華民族日新月異的發展成就,激發中華兒女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加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四、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之魂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雖然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歷經波折,有時甚至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但不管經歷過什么樣的挫折和考驗,中華民族始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生生不息,劈波斬浪努力前行。每當中華民族處于危急關頭時,具有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和民族精神的中華兒女,總會挺身而出,挽救國家和民族于危亡之中。這也就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民族英雄綿延不絕的原因,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當日本帝國主義占我東三省,進而妄圖滅亡中國之時,楊靖宇率領東北抗日聯軍在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之中,天當被褥、地當炕,以草根樹皮為糧,與日本侵略者戰斗到底絕不屈服,直至壯烈殉國。
今天,我們正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途上。俗話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途也會遇到艱難險阻。但是,無論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會遇到什么困難和障礙,無論過去還是今天,愛國主義精神都始終是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精神力量和民族之魂。
參考文獻
[1]程林勝.愛國主義縱橫談[M].甘肅人民出版社,1983.
[2]戴鎦齡.世界名言大辭典[M].廣西人民出版社、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