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勝芳
摘 要: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同伴互助對學生形成數學素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依據在數學課堂上組建合作學習小組的實踐經歷,探討了合作學習小組組建和有效運用的方法、路徑以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期為同行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小組時提供有效的決策和參考。
關鍵詞:數學課程;合作學習;學習小組
一、教改背景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同伴互助對學生形成數學素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回顧自身參加工作并從事高中數學教學以來,特別是工作前五年,盡管認真備課和上課,但是本人教育教學效果與本學科骨干教師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之后,本人在任教班級嘗試并構建“小組合作學習”,開始摸索這種新課型。2013年至今,本人先后在普通班、實驗班、特優班都做過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高中新課程注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我認為遵循“小組合作學習”理念的自主課堂很值得同行教師在工作中借鑒和嘗試。
二、實踐舉措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始,教師在組建學習小組之前一定要有一個調研和了解學生情況的過程,更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小組組建有序且高質。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前期培訓工作非常重要,整個小組建設和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大約需要一個月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教師上課的進度要稍微放慢,甚至沒有必要追求各個教學環節之間的流暢性,因為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隨時指出不當的地方。同時,教師要做好全班的全員培訓、學習小組長的專項培訓以及學科代表的專項培訓,通過立體化培訓,讓小組合作學習理念真正深入每一位學生的內心深處。“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的敬業精神和人格魅力才是教師有效開展教學改革的不竭動力。
班級學習分組要注意四方面的因素,即性別、成績、性格和人數(6~8人)。小組內的成員組建中性別比例均衡適中,盡量以偶數編排。學習成績也要兼顧到各個學科,建議教師在小組組建之后將名單交由班主任和其他任課教師審閱,以便化解其中的某些負面問題。作業鞏固一天學,預習第二天要上課的內容。為此,我曾經利用一個月時間專門檢查各小組的作業,這是保障預習效果的前提。課堂討論學生要放得開,開始時以組長為主導,要求小組長把組內成員團結在一起,禁止有成員獨自學習,缺乏團隊意識。此階段必需認真執行一段時間之后,學生才能基本知道該怎么樣在組內討論問題比較適合自己的風格,而學生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跨組解決,可以到其他組請教小老師。課后反思,課后必須有反思,反思今天所學,做好錯題集,沒有這個步驟,學到的很快被遺忘,必須定期強化檢查。訓練課代表和小組長批改作業、課代表批改小組長的作業,小組長批改組內作業,為此在學生自主批閱之初,教師要認真做好督查和反饋工作,要求班級組長和各小組長要履職到位,教師則負責宏觀調控。
三、注意事項
第一是盡情展示。教師首先要鼓勵學生講,講錯了也沒關系。課堂開始最好由學生牽頭展示,講完之后立刻回座位,以節省寶貴的課堂時間。學生展示之后,教師依據展示情況可以緊接著做一定程度的點評或補充,詢問學生疑惑的地方,或者變式補充。任何課堂都不是完美的課堂,不可能兼顧所有學生。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情況,設置不同的課型,但是主線不能變。
第二是討論的時間。學生小組討論的時間建議在15~20分鐘,時間少了,學生覺得時間緊迫,討論不出什么;時間長了,部分學生會離題、講廢話浪費時間。課代表和小組長批改節約了作業收集、教師批改和下發的時間,高中生最缺的就是時間,做完有答案并快速改完,知道自己錯了馬上找原因,很有時效性。課堂時間的分配不是一成不變的,第一階段主要是訓練學生參與到討論中去,主要訓練學生的參與度;第二階段重點是中等生成績的提高;第三階段重點是優生的培養。為教而學,一種最好的學習方法。
總之,自主課堂,小組構建是一個漫長的、不斷改進的過程。本研究秉持真正的好學生是自主發展起來的,只是教師給了他們方法指導和一些解惑。合作學習小組的課堂教學要求學生課前參與自我預習,課堂參與小組討論,課后經過自我反思鞏固,這才是真正的學習有效循環。合作學習小組有助于解決傳統灌輸式教學所帶來的弊病,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提供有效的實踐框架。本研究僅僅是本人在合作學習小組建設方面所做的初步嘗試,在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情可以做一定的策略調整和操作變化,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益,以發揮小組合作的功效為根本。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