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麗平
摘 要: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化下,高中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推動語文教學方法改革,構建自主活動課堂受到了教育者廣泛關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在傳授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重視程度不斷提升,而構建自主活動課堂教學模式,可以達成這一目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成效。就高中語文教學展開分析,尋求合理措施來構建自主活動課堂,以求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主活動;自主學習能力
以往高中語文教學中,主要以教師講、學生聽展開教學活動,學生主體地位缺失,只能被動式聽從教師安排,自主學習能力弱化。如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轉變教育理念,構建自主活動課堂,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逐漸掌握合理的自主學習方法,加深知識理解和記憶,養成良好的語文素養。通過高中語文自主活動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分析,推動教學模式轉變創新,對于后續教育教學具有一定的參考依據。
一、高中語文構建自主活動課堂的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化下,高中語文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和構建高效的自主活動課堂需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討論和交流,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養成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活動課堂具有開放式特點,有助于加強師生互動和交流,引導學生學習更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梳理知識脈絡,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素養和文化情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得到充分鍛煉和培養,促使學生保持持久的語文學習興趣,在后續學習中更加靈活,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1]。
二、自主活動課堂的教學模式
1.設計自主活動問題
自主學習活動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首要一定是結合教學內容來設計自主學習活動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帶著問題自主學習和思考,充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諸如,在講解語文《鴻門宴》內容時,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和學習文章,梳理文章大意,充分掌握文章內容,促使學生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為后續教學活動開展奠定基礎。
2.創設自主學習氛圍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結合教學內容來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敢于提問、敢于思考,在教師的引導下密切交互和學習,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教師提出問題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小組之間討論和分析,鍛煉學生思考能力的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3.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語文教學中,應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作用,不再局限于課本知識學習,而是進一步拓寬教學空間,以創新思維去學習課外書籍,從實際生活中高效學習知識。通過閱讀課外文本,拓寬教學空間,增長見聞,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2]。
三、高中語文自主活動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
1.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語文自主活動課堂教學中,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充分契合教學需要,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創設自主學習氛圍,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獨立思考和分析,豐富學習體驗,感受學習的樂趣,逐漸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構建高效的學習空間。在課堂上,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促使各個層次學生可以學有所成,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豐富自主學習課堂色彩,培養學生的持久學習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3]。
2.編制自主學習計劃
為了確保自主學習活動順利展開,教師應該充分契合實際情況,引導學生編制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計劃。學習計劃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后續自主學習成效。教師可以讓學生上臺試講,并且與教師積極溝通和交流。每個學生可以選擇課程內容進行講解,闡述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看法,由教師進行評價,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選擇合理的自主討論活動模式
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學生學習層次不同,相互促進,相互幫助來開展教學活動。為每個小組布置不同的自主學習任務,做好前期課堂準備工作,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針對不同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教學理念來構建自主活動課堂,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學習知識的同時,豐富學習體驗。針對自身不足,自主學習和改進,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后續學習活動高效展開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玲.創造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職業高中語文活動式教學模式實踐探究[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3,23(3):67-69.
[2]孫連平,陳俊香.還學生廣闊舞臺,顯課堂精彩魅力:談自主、合作、探究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J].德州學院學報,2011,27(S1):76-78.
[3]吳文琴.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學生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90-9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