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玲
摘要 ? ?經過多年的發展,朝陽大棗已經成為本地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本文介紹了朝陽大棗發展現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以期為朝陽地區大棗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 ?大棗;現狀;問題;對策;遼寧朝陽
中圖分類號 ? ?F326.1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19-0086-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棗樹作為一種經濟林果樹,在朝陽地區已有逾500年的栽培歷史。遼西朝陽地區處于干旱半干旱地區,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降雨量少,非常適合大棗生長[1]。近年來,大棗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加,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還要進一步提升大棗品質和產量。目前,大棗種植已逐步建立規范性種植體系,保障了大棗產業順利發展,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但是在遼西朝陽大棗種植中仍然存在棗苗成活率低、管理技術落后、產量提高慢等問題,制約了朝陽地區大棗產業的良性發展。因此,大棗種植技術的完善和調整仍然是朝陽大棗生產的研究方向和任務。
1 ? ?發展現狀
經過多年發展,朝陽地區大棗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近2萬hm2,產量可達7.56萬t。主要分布在雙塔區的孫家灣鄉、龍城區的大平房鎮、朝陽縣的楊樹灣鎮和波羅赤鎮、北票市的上園鎮、喀左縣的水泉鎮以及建平縣的萬壽鎮等,年產值逾8億元,對本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2 ? ?存在的問題
2.1 ? ?產量和效益不高
近幾年,隨著加工工藝和儲藏技術的不斷提升,大棗市場對其產量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土地資源匱乏逐漸成為大棗種植面臨的難題之一,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獲得更高的產量是棗農和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加上勞動力缺乏、人工費昂貴、肥料等農資價格不菲等客觀條件,導致棗樹種植資金投入逐漸增加,如果大棗種植效益不能得到提升,將會打消棗農種植的積極性,對整個大棗行業具有潛在的威脅。
2.2 ? ?棗苗栽植成活率較低
導致棗苗栽植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包括凍害、早春干旱和夏季干旱。其中,凍害主要是由于晚秋霜凍提前,棗苗木質化程度低,無法適應冬季的晝夜溫差和地表溫度,進而造成死苗[2];早春干旱同樣容易導致死苗,主要原因是隨著早春氣溫的回升,棗苗體內的樹液提早恢復流動,加快了苗木枝干的水分蒸發,而干旱導致棗苗根系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和養分來供給苗木枝干,從而導致枝干干枯死亡;夏季溫度較高,蒸騰作用強烈,持續干旱會嚴重影響樹體水分供應,導致樹體缺水,對棗樹生長發育造成巨大的威脅,是降低棗樹造林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2.3 ? ?管理技術落后
近幾年,棗樹病蟲害發生呈加重趨勢。在20世紀90年代朝陽地區棗樹的主要病害為棗瘋病、銹病等,在調整使用了抗病優良品種后,病害的發生程度呈現下降趨勢;但近年來,棗樹病害的種類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中棗樹炭疽病、裂果病的發生呈顯著上升趨勢,而且朝陽地區大棗種植品種單一也加大了防治的難度。
在棗樹栽培管理中,靠天養的管理模式仍然存在于當前棗樹管理中,且常規使用的N、P、K肥仍然以尿素、磷酸二氫銨、氯化鉀等為主,肥料的單一化和重復使用導致土壤養分缺失、理化性質改變,土壤板結和土壤微生物含量下降,嚴重影響了大棗的品質和產量。
2.4 ? ?棗樹品種單一
在朝陽地區現有的棗樹品種中,大平頂棗產量較高,其他優良品種如三星大棗、大鈴鐺棗、金絲蜜棗等產量均較低。因此,種植戶為了追求最大效益多選擇種植大平頂棗,當地大平頂棗種植面積和規模最大,產量占比可達50%~70%以上,其他品種的種植面積均遠遠小于大平頂棗。品種單一導致其抵抗病蟲害的能力降低,如果遇到病蟲害大流行,則會對當地的大棗產量造成較大影響。
3 ? ?對策
雖然朝陽地區大棗種植已經逐漸實現規模化、產業化,但隨著市場對大棗品質和產量需求的不斷提高,僅維持當前的大棗種植和管理技術水平,已經不能滿足大棗生產的需要。尤其是在當前土地資源有限和極端氣候頻繁出現的條件下,如何提高大棗種植水平、保持大棗產業呈上升趨勢發展是必須考慮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3.1 ? ?引進優良品種
朝陽林業管理部門應引進不同地區的優良棗樹品種并進行馴化,對優良品種的抗性、在當地的生長特性等進行研究,篩選出適宜朝陽地區種植的大棗品種進行種植。雖然目前與優勢品種大平頂棗相比,引進的優良品種在種植面積和產量上都處于較小的比例,但整體趨勢正在朝品種多樣化和高級化方向發展。
3.2 ? ?應用矮化種植技術
朝陽地區的大棗矮化種植技術研究已比較系統,集成矮化種植技術體系并應用于生產,對大棗高產高效種植提供了保障。經過矮化種植培育,大棗樹體矮小、通風透光條件好、抗逆性較高、便于管理和密植栽培、方便防治病蟲害和修剪采摘,利于豐產。
3.3 ? ?推廣新技術
新技術的推廣是大棗產業發展中應予以重視的問題,例如新式修剪法、新枝摘心、適時環割等新技術對提升大棗產量和品質作用十分明顯[3-5]。如何將新技術推廣到生產中,使廣大棗農掌握并正確使用,是未來林業管理部門的工作重點。
4 ? ?參考文獻
[1] 曹麗.朝陽縣大棗產業發展現狀及建議[J].北方果樹,2017(6):44-45.
[2] 葉豐萍.棗樹豐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09,15(16):211-212.
[3] 王世彬.棗樹栽培管理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4(21):33-34.
[4] 徐彩芬,李多,成珊珊.半干旱地區棗樹栽植保成活技術探討[J].防護林科技,2013(7):102-105.
[5] 葉豐萍.棗樹豐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09,15(16):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