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基艷 李萍 張林 陶許一
摘要 ? ?樹莓營養豐富,能夠抗病防癌、保持水土、美化環境等,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文闡述了安徽省樹莓發展現狀,分析了鄉村振興戰略下安慶地區樹莓發展優勢和前景,提出了產業發展對策,以期為安慶地區樹莓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樹莓;鄉村振興戰略;產業發展;現狀;對策;安徽安慶
中圖分類號 ? ?F316.13 ?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19-0244-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aspberry ?Industry ?Development ?Based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aking ?Anqing ?Region ?as ?an ?Example
XU Ji-yan ? ?Li Ping ? ?ZHANG Lin ?TAO Xu-yi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Anq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Anqing Anhui 246003)
Abstract ? ?Raspberry is rich in nutrition,can resist disease and cancer,maintain soil and water,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and so on,it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status of raspberry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prospects of raspberry development in Anqing region under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industry development,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aspberry industry in Anqing region.
Key words ? ?raspberry;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industry development;status;countermeasure;Anqing Anhui
樹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為薔薇科懸鉤子屬漿果類多年生落葉小灌木,又名木莓、托盤、馬林、覆盆子等,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第三代水果”,號稱“生命果”。樹莓的果實柔嫩多汁,富含氨基酸、SOD和鞣花酸等多種營養成份[1]。樹莓不僅被直接用于加工各類食品,如果汁、果醬、果粉、果酒、糕點等,還被開發應用于美容、香精、減肥、染料、醫藥等多種領域。樹莓在醫用研究中被發現具有抗腫瘤、降血糖、保護腎功能、抗氧化、調節脂質代謝、減肥、美容生發等作用[2-3]。筆者根據鄉村振興戰略政策要求,以安慶地區為例,從樹莓產業化發展的可行性和優勢進行分析,對產業化發展提出對策,為安慶地區樹莓產業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1 ? ?安徽省產業發展現狀
國外樹莓栽培歷史悠久,16世紀開始樹莓形成產業化栽培。截至目前,全世界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種植樹莓,培育樹莓優良品種逾80種,全球年產量超過40萬t[4]。中國樹莓規?;耘鄰?003年開始,截至2015年,我國樹莓種植面積達666.67 hm2以上,年產量超過15萬t,栽培地區遍及全國20多個省份[5-6]。
2003年,安徽農業大學和安徽省林業科學院從北京、吉林等地引進10個樹莓栽培品種,通過對其生長習性和栽培技術觀察和研究,篩選出適合在合肥地區栽培推廣的2個樹莓品種[7]。在此基礎上,有學者繼續對樹莓引種和品種選育進行研究,而對樹莓的推廣及產業化栽培并無相關研究。
2009年,安徽省長豐縣從歐洲引進11個樹莓種苗品種,種植面積53.33 hm2,開啟了安徽省栽培樹莓的新篇章。此后,樹莓在鳳陽、懷遠、寧國、黃山等地均開始栽培。2014年,第九屆國際樹莓大會在中國改革第一村安徽鳳陽縣小崗村舉行,鳳陽縣在會上被國際樹莓聯盟授予“中國樹莓之都”稱號。盡管如此,安徽省樹莓栽培面積仍不足100 hm2,樹莓種植推廣僅限于扶貧脫堅項目種植、庭院采摘等,產業規模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 ? ?安慶地區產業發展優勢和前景分析
2.1 ? ?產業發展優勢
2.1.1 ? ?有利的政策導向。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增強本區域農業創新力和競爭力。安徽省在《安徽省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總體規劃(2012—2016)》文件內明確提出:經濟林造林樹種選擇。主要造林樹種為油茶、樹莓等。安徽省在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決策部署下提出《關于認真做好2018年水稻調減種植面積落實的通知》,為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適應消費升級和需求多樣化趨勢,減少水稻種植面積,擴大經濟作物種植,以引種特色作物為基石,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安慶市政府針對鄉村振興戰略重大目標,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現代化和小康社會建設”的實施方案,規劃部署重大涉農項目,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基地;集中打造農產品品牌,建設展示中心、觀賞中心、體驗中心、機械化操作演示中心等。各種政策導向有利于發展樹莓產業化種植,推動區域農業創新發展。
2.1.2 ? ?豐富的野生資源。安徽省有著豐富的野生樹莓屬植物資源,早期在安徽省境內已知的共有23種懸鉤子屬植物及5變種[8]。最新的調查顯示,安徽省懸鉤子屬植物共有28種及6變種,其中19種可作藥用[9]。安慶地處皖西南,其中岳西、潛山、太湖、宿松均屬大別山系,大別山地區物種資源豐富,有著大量的野生樹莓屬植物資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樹莓的關注,被稱為“黃金水果”的樹莓將有較好的開發前景。
2.1.3 ? ?完善的技術支撐。筆者自2015年起在安慶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園藝實訓基地引進樹莓品種10余種,對其成活率、物候期、果實品質和產量等做了較深入的研究。同時結合當地夏季高溫和梅雨季節特點,引入設施栽培技術,保障樹莓栽培生產,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團隊成員雷家軍、代漢萍2位教授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樹莓品種選育、樹莓苗繁殖、栽培技術推廣、產業化技術指導等工作,在遼寧、吉林、安徽合肥、湖北武漢等地產業化的栽培中提供了技術支持,保障了產業化栽培順利進行,均取得了顯著效果。
2.2 ? ?產業發展前景
安徽省積極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在鄉村振興戰略政策背景下,推動樹莓產業發展,能夠實現農村產業升級,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2.1 ? ?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精準扶貧。近年來,我國已有多個省份將樹莓種植列入重點扶持項目,并開展了規?;N植。安徽省很多市縣也在大力推廣樹莓產業,助力脫貧攻堅。自2016年起懷遠縣陳集鎮產業扶貧基地引種栽培樹莓近66.67 hm2,融合二、三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產業發展,實現精準脫貧。安徽省黃山市從2018年起在46個貧困村建設覆盆子種植示范基地,使之成為精準脫貧特色產業。寧國市自2014年起種植樹莓,通過“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提高農戶收入,保障貧困戶脫貧。渦陽縣西陽鎮安盛農業樹莓基地以保底價訂單收購形式鼓勵貧困戶種植樹莓,增加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保障貧困戶收入,確保貧困戶脫貧增收。安慶地區共有62個貧困鄉鎮通過發展樹莓產業有效調動了當地勞動力資源,發揮了大別山地區野生樹莓的資源優勢。引種樹莓優良品種,實現產業化栽培,能夠發展區域特色產業,打造品牌效應,實現精準扶貧。
2.2.2 ? ?修復生態環境,保護青山綠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勞動力逐漸向非農產業及外地轉移。勞動力轉移導致農村生產用地荒蕪浪費嚴重,很多良田因無人耕作而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失去了耕作價值。樹莓是一種耐寒抗旱、耐脊薄、抗病性強、生態條件好、經濟效益顯著的經果林樹種,與沙棘、枸杞等小漿果并列為水土保持三大先鋒灌木類樹種。其具有保持水土、美化環境的作用,是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極高的小灌木果樹品種[10]。因此,可通過樹莓產業化發展,修復或改善生態環境,保護青山綠水。
2.2.3 ? ?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特色品牌。樹莓作為第三代水果的典型代表,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可以直接采食,也可以加工成果汁、果粉、果酒等,還可以深加工成藥品和保健產品。樹莓在安慶地區的掛果期較長,從5月中旬至10月下旬樹莓可以持續掛果。通過多產業融合發展,可以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產業園區,打造集生產、采摘、產品加工、研發于一體的樹莓產業區,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打造特色品牌。
3 ? ?產業發展對策
3.1 ?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健全產業發展機制
在鄉村振興戰略重大部署下,政府應積極發展優勢產業,制定相關優待政策招商引資,在政策、項目、土地流轉、技術、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形成良好的市場氛圍和寬松的發展環境。注重多產業融合發展,結合樹莓自身特點,搭建集科研、生產、加工、銷售、技術服務等于一體的配套產業鏈;成立樹莓產業合作社;建立以政府為導向、以企業為中心、以農民為主體的合作共贏模式;設立專項資金,給予貧困農戶免費種苗和技術支持;設置保底價回收政策,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保障農民收入水平,提高區域經濟。
3.2 ? ?完善栽培配套設施,推廣高效生產技術
樹莓適應性強,耐貧瘠、耐低溫,但其根系較淺,要求地下水位1 m以下,種植區需有良好的灌水條件。因此,在樹莓栽培過程中,應完善栽培配套設施。在近幾年的引種栽培中發現,樹莓定植后成活率較高,但在夏天高溫季節設施保護不到位仍會導致樹莓大面積死亡。夏季是樹莓盛果期,高溫會使果實灼傷進而影響其品質。為保障樹莓高品質生產,產業園區要有良好的排水灌溉系統及相應的防雨遮陽設施。樹莓適應性雖強,但是要取得高效生產,仍需要精準到位的技術和專業的人才。應積極開展樹莓相關技術攻關,篩選適宜本地區的優良品種,總結高效豐產的栽培技術,同時注重對種植戶、農村科技人員、企業生產人員等的技術培訓,促進樹莓產業發展。
4 ? ?參考文獻
[1] 趙文琦,曲長福,王翠華,等.樹莓的營養保健價值與市場前景淺析[J].北方園藝,2007,31(6):114-115.
[2] 張群英,文光琴,李永霞,等.優良樹莓品種及當地野生樹莓的引種比較研究[J].種子,2015,34(1):100-103.
[3] 孫紅艷,孟軍,呂安坤.國內外樹莓體內研究現狀[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8):2308-2341.
[4] 張海軍,王彥輝,張清華,等.國內外樹莓產業發展現狀研究[J].林業實用技術,2010(10):54-56.
[5] 趙彥華.山西省紅樹莓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J].中國果樹,2018(5):102-104.
[6] 張清華,董鳳祥.樹莓發展現狀與前景(上)[J].林業實用技術,2007,11.
[7] 張楊,袁藝,李純,等.合肥地區樹莓的引種栽培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10):344-346
[8] 何家慶,任靜.皖南懸鉤子植物資源及開發利用[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0(2):55-58.
[9] 汪立祥.黃山風景區懸鉤子屬植物資源及其開發利用[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7(7):623-624.
[10] 蘆霞,郭翠萍,郭浩,等.“海爾特茲”在寧夏銀川的引種表現[J].河北林果研究,2016(2):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