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襄宏 張丙廣 唐定國 黃濤
摘要:針對無機化學課時少、內容多的現狀,提出了借助多媒體采用啟發式教學,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結合板書和網絡教學平臺,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理解和應用,以改善教學效果。
關鍵詞:無機化學;教學改革;教學策略;網絡教學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7-0276-02
1引言
無機化學是化學學科的重要分支,是面向化學相關專業(材料、化工、應化、高分子、環境、化學生物學、藥學等專業)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相關專業學生進入大學學習接觸的第一門專業課程。學好無機化學,掌握正確的學習和研究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學習后續課程、了解相關學科的發展和進一步掌握新的科學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無機化學課程現狀
中南民族大學無機化學A課程是針對化學大類專業學生開設。其基本內容可分為三大塊:化學基本原理、物質結構、元素性質。其中原理部分邏輯性強,概念難于理解,習題計算量大;結構部分則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和形象思維能力,需要反復思考,深入理解;而元素部分內容龐雜,反應多,現象多而說理少,易于理解但難于記憶。
近年來,中南民族大學對專業教學進行了大幅調整,無機化學A課程的課時由2006年的120學時減少至現在的80學時。因課時少,內容多,多媒體教學模式雖在短時間內能灌輸大量信息給學生,但學生普遍存在知識遺忘快、內化困難等問題。特別是部分學生基礎薄弱,難以跟上教學進度,導致學習脫節,從而失去學習興趣。如何在有限的課時里教好這門課,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學好無機化學,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達到教學要求和學生發展要求,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與方法成為教學過程中應十分注意的問題。
3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的選擇
3.1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本校學生生源地涉及各省少數民族地區,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學生對學習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有比較大的差異,一部分學生化學學習基礎較差,面對無機化學的課程內容,多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多鼓勵,多建議,在章節學習中適當引入當今化學發展前沿的有趣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課程內容教授中,注意基礎知識的反復講解與聯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
3.2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做到結構合理、緊湊
無機化學主要內容涉及原理、結構和性質三大塊,其中原理和結構知識的學習對性質的理解和分析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但學生通常很難將其之間的聯系弄清楚。因此在課堂中,應從簡到繁,由易到難,重點講解基礎性知識,力爭學生能夠利用學到的基本原理和結構中的基礎知識分析和理解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同時,利用豐富的圖表和視頻,在元素性質部分結合理論進行原理分析,通過實例講解,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理論與實際性質的聯系,鍛煉分析問題的能力。
3.3構建合適的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3.3.1采取啟發式教學,多媒體與板書并重,給予學生時間內化知識
多媒體教學是近年來在課堂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呈現的豐富圖像與視頻,結合生活實例提出與知識點相關的問題,啟發和引導學生有目的的學習,可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多媒體教學能夠較為直觀地展示教學中的難點,特別是使那些抽象、枯燥的分子結構轉化成形象、有趣的動感內容,便于學生理解。但利用多媒體教學也有弊端。由于其知識容量大,信息呈現速度快,使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做筆記和思考,不利于重點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易造成知識“消化不良”的后果。因此,在課時大量壓縮的情況下,精煉知識點,重基礎,分散難點已成為教學中必須注重的關鍵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不能單純依靠大信息量輸入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必須將演示與板書同時并重。特別是對其中許多公式、方程的推導,這種板書演示的過程中給了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對正確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十分重要。從長遠來看,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利于解決當下課時短、學生缺乏思考而導致知識掌握薄弱的問題。
3.3.2充分利用網絡和網上教學平臺,增加學生學習的機動性
充分利用網絡和網上教學平臺。網上教學平臺材料的完善提供了學生學習的機動性,便于學生多方位了解和學習鞏固知識點。利用網絡交流解答學生提問,在網絡教學平臺建立試題庫,組合在線測試和網上作業,以習題聯系的形式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通過信息反饋出的集中問題,將出錯頻率較高的學習問題集中在課堂上進行系統講解并同時在網上平臺發布;在平臺中建立常見問題討論,滿足學生多次、反復學習的目的。這種方式,除考察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情況外,通過對信息的收集與歸納。利于學生自查知識漏洞,從而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3.3.3以問題為導向,加強在練習中講解和鞏固知識點,促使學生多思考
隨著課堂教學學時數的壓縮,對重難點知識,以先介紹、再講解、再舉例、
再練習的常規方式已無法完成教學內容。因此,在練習中引出知識點,并對知識點進行講解更利于學生在具體的操作練習中掌握知識點,并促使學生多角度研究問題,總結歸納適合自己的學習與思考模式,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例如“已知Au++e=Au電極反應的標準電極電勢和Au(CN)2-的穩定常數,求Au(CN)2-+e=Au+2CN-電極反應的標準電極電勢”這道題就考查了氧化還原章節中關于電極電勢的計算以及對配位化合物中關于穩定常數的理解,同時鍛煉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表觀上看,只要學生對標準電極電勢涉及溶液濃度、氣體壓強條件了解透徹,結合能斯特方程即可求得所問數據。但實際上,還可將這兩個電極作為正負極組裝成原電池,其反應表達式恰好就是Au(CN)2-的穩定常數表達式對應的方程式。通過這兩種方法的具體分析和講解,學生可根據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靈活選擇解題方法,學生對相關重要知識點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認識。
3.3.4充分發揮視頻教學的作用,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元素性質部分內容的講解中,播放一些趣味化學實驗錄像,通過直觀的感官認識加深對相關元素性質的理解,同時結合相關理論對其基本元素性質進行分析,使學生既能夠了解該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關性質,又能夠對相關基本原理加深理解。比如探討網絡熱點問題洗手間殺手事件。通過分析靈和84消毒液混合后產生氯氣而對人體產生傷害的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鹵族元素的興趣,激發其思考探究其實質的欲望,促進其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4結語
通過對無機化學A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可見,借助多媒體采取啟發式教學并與板書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照顧到基礎較差的學生,使之能夠在一定時間內系統接受知識,從而增強學習動力;網絡教學平臺“在線測試”和“網上作業”則能夠真實反映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最終考核成績來看,這種借助板書和網絡平臺的教學模式,其教學效果要好于單一的多媒體填鴨式教學。不過,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1)部分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在與老師的互動交流中十分被動,如何抓住這部分學生的興趣點,激發并提高其學習主動性,對改善教學效果十分重要。
(2)教學內容在80學時的時間內仍然過多,如何整合優化教學內容,更加精煉知識點,同時又能做好后續學科的銜接問題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3)本課程針對一年級學生開設,其網絡使用多限于QQ、微信交流,對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積極性不高,這與網絡教學平臺設置中對化學公式,化學符號輸入十分不便有一定關系,導致學生在完成輸入任務時耗費大量時間。此外,如果僅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核學生對化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