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橋 劉益君
摘 要:實習是對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檢驗,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自我考察,猶如一面鏡子,將本科階段的學習情況真實地反映與呈現,是學生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使學生將在校所學習的專業知識技能轉化為教育教學的實踐應用,為學生提供了在正式步入社會前的難得的展示平臺。因此,音樂教育實習在教育教學實施計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視。文章以音樂教育實習所面臨的現狀為切入點,分析了在開展實習工作時所遇到的困難,從而探索其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實習
一、音樂教育實習所面臨的現狀
(一)對實習不夠重視
音樂教育實習作為教學階段教學成果與教學質量的檢驗環節,沒有受到相應的重視,這里所提到的不夠重視是多方面的。
一是從學生層面出發。在校學生對音樂教育實習的認識不夠充分,對教育實習在學習階段提升自我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沒有足夠理解。在實際的教學情況中,教育實習往往安排在大四的學年里,這樣的安排是科學合理的,因為學生已經掌握了如樂理、教學法等基礎理論知識與鋼琴、聲樂、即興彈唱等技能基礎。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技能運用到實習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在畢業前夕對本科的學習進行一次“大檢查”,同時這也是步入社會,走向教師崗位的一個過渡,起著查漏補缺作用。而部分學生將教育實習當作一種負擔,參加教育實習學習的積極性不足,對學校開展教育實習的相關文件掌握不充分,沒有積極地開展教育實習的前期準備工作,這也就造成了在正式的實習中實習效率低等情況的發生。而對學校校外實習基地實際情況不夠了解,就會導致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
二是從教師層面出發進行分析。部分高校在建設實習教師隊伍的過程中,結構設置不合理,面臨人手不足等情況。筆者對川渝地區高校的教育實習指導教師隊伍進行分析后得出,大部分實習指導教師身兼數職,往往是從青年專任教師中選派實習指導教師,而青年教師不僅面臨繁重的教學壓力、競賽壓力、科研壓力,同時也承擔著來自生活與繼續教育的壓力。部分教師對教育實習的認識不夠充分,對學校的教育實習的安排以及實習大綱不夠理解,也就導致了教育實習開展過程中諸多問題的發生。
三是從學校層面出發進行分析。學校對教育實習的重視不足主要表現在與教育實習實踐基地的交流不充分上。部分高校沒有深入到實習實踐基地展開有關調研與走訪,存在將學生派出去后不管不問的情況。學校與教育實習基地缺乏交流還表現在缺乏雙方師資的交流上,即高校教師與中小學教師缺乏溝通,沒有搭建學習、討論的平臺,這就導致了高校教師僅僅在高校進行授課,傳授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而忽視了中小學對實際人才需求的情況。而中小學校在接受到分配的實習學生后,對學生的在校表現與實踐情況也無法及時進行反饋,長期以來,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對音樂教育實習形成了阻礙。
(二)無法勝任教育實習的工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中小學音樂教育課堂也在不斷地改革與發展。在近年來學生教育實習的反饋中,發現了一部分參加實習的學生無法勝任教育實習基地開展音樂課堂教學的要求,在與社會接軌的時候出現了諸多問題。以音樂課堂中運用較多的彈唱教學技能為例,在教唱歌曲時,學生在課堂展現環節顯得力不從心。即興彈唱課程是音樂教育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也是一門學科綜合的課程,要求學生充分掌握樂理、鋼琴、聲樂、即興伴奏、視唱練耳等專業知識后,進行學科綜合,同時它也是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學生在校學習出現偏科、不重視某一門課程的現象,在彈唱教學的過程中將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也對高校音樂教育人才培養方案提出了要求,對高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提出了問題,即是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專業表演人才還是教師人才?學生往往能夠演奏肖邦、李斯特等名家的難度較大的曲目,演唱歌劇、詠嘆調等聲樂曲目,但對于一首簡單的兒歌進行彈唱教學卻不能夠順利開展。以上情況,不得不引起廣大高校音樂教育者的思考。
(三)缺乏科學的時間安排
教育實習一般安排在大四的學年中,而大四的整個學年中,學生雖然在校學習的課程相對之前的學年較少,但是面臨論文寫作、找工作、畢業音樂會等多種事宜。因此,學校應當科學地安排教育實習的時間段,將學校的論文答辯時間與畢業音樂會等事宜的時間與教育實習時間合理地規劃,使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實習中。
此外,在教育實習的整個實習階段所安排的時間也應當科學合理,實習時間分配較少則不能夠完成教育實習的目的與實習大綱要求,實習時間過長則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實習時長,需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科學全面地進行規劃。
(四)缺乏優秀實習基地的建設
優秀實習基地的建設對高校教育實習的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招生人數的增加,畢業人數相對于往年有一定的增長,而實習基地的數量也應當相應提高,需要學校與當地中小學等建立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將在高校中學習的知識運用到中小學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給中小學音樂課堂開展帶來新的活力與新的教學理念,同時,也將一線中小學音樂課堂開展的實際情況反饋給高校教師,促進人才培養完善,保障音樂教育教學的質量。
二、音樂教育實習改進的措施
(一)加強與教育實習基地的合作
加強與教育實習基地的合作有利于教育實習的開展,而這里所指的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前提下的。首先,與校外實習基地建立保障實習工作順利開展與合作的機制,落實合作過程中的管理人員、聯系人員與指導教師,明確教育實習過程中的的具體分工與責任。其次,增強雙方的學術交流,開展有關教育實習的學術研討會議,整合資源,提升合作效率。同時,啟用教師互聘方案,聘請小學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入高校進行講學,將一線的教學情況分享給在校學生,為學生進一步了解實習具體情況打下基礎,還需派送實習指導教師赴校外實習基地進行交流,實現高校與中小學的共同發展。搭建藝術交流平臺,高校的音樂設備與學術交流場地較為豐富,組織多種形式的藝術交流活動,有利于優秀教育實習基地的建設。
(二)加強實習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
建立一支結構合理、專業素質過硬的實習指導教師隊伍,對學生的教育實習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建立獎勵機制,增強指導教師工作熱情,開展針對教育實習的專題講座,加強教師專業知識體系的完善。以四川文理學院為例,學校定期開展教師講課比賽,講課內容包含教學設計、課件制作、說課等,以比賽促進教學,增強教師的教學技能儲備,提高教師教學的水平,有利于教師在指導學生教育實習過程中提高實習質量。教師隊伍人才儲備的完善,促進著教育實習工作科學有效地開展,是提高教育教學實習工作質量的保障。
(三)合理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在音樂教育課程的開展中,應當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加強音樂教學法的教學,在課堂教學考核中加入教案的編寫、教學課件的制作、課外音樂活動的指導等內容,為學生在校搭建模擬講課的平臺,注重學生課堂組織能力的培養,逐步完善與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同時,注重學生自彈自唱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增強彈與唱協同配合的能力,在自彈自唱教學內容的設定上,增加小學音樂教材的自彈自唱練習,適當減少難度較高的教學內容,落實于實際,為學生能夠勝任中小學教師的崗位打下基礎。
(四)加強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
重點建設一批示范性實踐教育基地,更好地提升實踐育人的質量。建設示范性實踐教育基地應當納入到學校整體規劃當中,優秀的實踐教育基地能夠加深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的合作,有利于在教育實踐工作開展中加強交流。同時,示范性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也能夠帶動其他實習基地的發展,逐步完善在開展工作中的保障機制建設,形成良性的發展。
(五)重視音樂教育實習工作的開展
將音樂教育實習工作納入到學科重點建設領域,加強教育實習前期工作的開展,如教育見習、前期實習材料的學習、學生實習分配等。同時,學校應當適當投入專項資金用于學生的實習補助,其中參加集中實習的學生實習補助應當較多于自主實習的補助,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集中實習。實習指導教師應當充分與實習學生、教育實習基地進行溝通,做好教育實習工作記錄,確保實習工作科學、有效地開展。學院定期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檢查與總結,如開展實習中期檢查、實習反饋等專項活動,組織分管領導與實習教師進駐教育實習基地進行聽課,及時掌握學生參加實習的具體情況。只有學校、教師、學生都重視教育實習工作,才能夠保障實習工作高質量地進行,促進音樂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完善。
(六)促進學生完成角色的轉變
教育實習是學生學習與工作的重要過渡階段,是學生正式步入中小學教師崗位前的一次考驗與洗禮。從一名坐在教室的學生轉變為一名站在講臺的教師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還需要遵守教學規律,同時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在實際情況中,學生面臨的最大的困難往往是有效地組織課堂,這里的課堂組織一方面是課堂紀律與課堂氛圍的組織,同時也包含課堂教學的開展。在面臨中小學中個性各不相同的學生時,如何保證課堂紀律與課堂氛圍,以生動的教學語言與教學安排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學習中,是畢業實習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從學生身份轉變為教師身份所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三、結語
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基于教育實習的現實情況,應當反思實習工作開展的不足,總結存在的問題,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從而為更好地開展音樂教育實習工作找到合適的路徑。教育實習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從事高校音樂教育的教師應當充分重視,不斷地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為培養合格的中小學音樂教師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聶萌慧.高師音樂教育實習的改革與探索[J].大眾文藝,2014(7).
[2]趙鳳艷,李鵬.音樂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實習摸索[J].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6(12).
[3]姜晨華.高師音樂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幾點問題[J].北方音樂,2016(2).
[4]羅靜.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教學實踐能力培養[J].大舞臺,2015(1).
作者單位:
四川文理學院音樂與演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