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宏
摘 ?要:本文以太原市高校體育拓展訓練課程開展現狀為研究對象,運用了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研究顯示,太原市高校師生對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了解程度有待深入。各高校開設的拓展訓練課程,教材不統一、內容不豐富,但開展形式和評價形式多樣。存在專職教師少,場地設施不完善,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活動中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的問題。并針對此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高校 ?拓展訓練 ?開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G80-3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a)-0135-02
拓展訓練課程引入高校已有多年,它的開展是對高校基礎體育課程的有利補充[1]。它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而且在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能力、抗壓抗挫能力等方面成績卓然。學生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得到了積極有效的體驗,社會適應能力穩步提高,心理素質得以加強,能夠勇于創新,不斷挑戰極限[2]。這些都是現如今高校畢業生所急需的,也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這樣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大學生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源泉與動力。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太原市高校體育拓展訓練課程開展現狀為研究對象。以太原科技大學、太原學院、太原師范學院3所高校的師生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運用了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多種方法。在問卷調查中,向太原市3所高校的教師發放了問卷共計45份,回收有效問卷43份,有效率為95.5%。同時還向3名高校體育教育專家和2名拓展訓練專業訓練師進行了訪談。向太原市3所高校的學生發放了問卷共計360份,回收有效問卷352份,有效率為97.7%。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高校體育拓展訓練課程開展現狀
2.1.1 高校學生對開展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了解情況和態度
據調查在352名太原市高校學生中,了解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占63.1%,說明超過半數的高校學生對體育拓展訓練課程已經由簡單的了解逐步過渡到熟悉起來,但仍然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對此比較陌生。有77.3%的高校學生認為有必要開展體育拓展訓練課程,其中認為有必要的男生百分比比女生多23.4%,可見男生的積極性要大于女生,更愿意參與其中。
2.1.2 高校學生參與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動機
據調查太原市高校學生參與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動機大多是積極的。主要動機是增強身體素質和休閑娛樂,學生大多希望通過參與課程來強身健體。體育課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與技能的習得,多樣化的選擇使體育生活充盈起來,同時還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以輕松愉悅的狀態參與其中獲得提升,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挫折,它的導向是健康的、正能量的。次要動機是增強團隊意識和社交能力,高校學生認為參與體育拓展訓練課程能有力地提高溝通協作能力、增強團隊精神、使自己更加自信,在人際交往方面獲得長足進步,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還有學生認為可以通過參與課程達到減肥塑形的目的,這樣的認識是科學、正確的。其他方面的動機主要有時尚流行、謀生手段等,高校應當加以正確引導,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
2.1.3 高校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開設情況
據調查,只有太原科技大學開設的內容有定向運動、戶外運動、攀巖、高空項目、風火輪、信任背摔、解鎖碼等。相對而言還比較豐富,其他兩個高校只開設了定向運動的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和阻礙高校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開展。開設時間大多集中在第二、四、七學期,這是比較合理的。第二學期大多數大學生都已適應了大學的生活,能夠較快地融入到體育拓展訓練課程中;第四、七學期大學生們的學習壓力和就業壓力與日俱增,體育拓展訓練課程可以幫助他們減輕壓力,調整好心態,更加全面地提升自我。開設形式比較多樣,有必修、選修、社團、訓練隊等。其中社團和訓練隊的形式仍然需要各個高校給予資金的保障和鼎力的支持,以及教師的指導和幫助。還有部分教師將體育拓展訓練融入到了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這未嘗不是一種可行的嘗試。開設內容豐富的高校,學生對開展的體育拓展訓練課程滿意度高。
2.1.4 高校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教育教學情況
經了解,太原市大多數高校在開展體育拓展訓練課程時是有教材的,但教材不統一,屬于自編或選用。個別高校沒有教材,只是依靠教師的經驗或因地制宜來組織教學,整體上使用教材情況比較隨意。評價形式主要有平時表現、理論考試、實踐考試3種形式,都以教師評價為主。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評價更多的應該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進步,而不是最終落實到某個分數上。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項目和目標,建立一個學生成長變化曲線圖,再結合自評和他評的形式,進行綜合的評價。
所調查的43名太原市高校教師一致認為在進行體育拓展訓練課程時,運動參與、身體健康這兩個體育教學目標達成度高,落實的最好;運動技能目標次之;心理健康、社會適應這兩個目標因受到開展項目較少的局限,而且需要一個長期積累鞏固的過程,相比較而言達成情況不如前3個,還有待提高。因此高校教師應更多地結合教學實際和教學目標,創造性地進行教學,開辟出更多的內容和項目,以適應不同的需求,發展學生更多的素質能力。
高校學生在參與體育拓展訓練課程后,認為身體素質確實得到了增強,而且新穎的課程還讓他們拓展了視野,更加地完善了自我。在課程中學到了如何與人交往、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調整不良的心態、如何組織活動,想要獲得成功首先要相互信任,同時還得有極強的團隊精神、創新能力和決策能力等。高校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對更加廣泛地開展體育拓展訓練課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1.5 高校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師資情況
所調查的太原市3所高校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教師年齡,大多數集中在30~45歲之間,學歷是碩士研究生的占到了總數的88.3%。其中拓展訓練的專職教師人數很少,只占到總人數的11.6%,更多的是由體育老師來充當拓展訓練教師。其中也只有寥寥數人接受過專業培訓,其他老師僅僅是依靠自己平時的教學經驗來進行教學,專業性不強。
2.1.6 高校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場地設施情況
所調查的太原市3所高校只有太原科技大學有專門場地、設施,其他2個學校都在本校操場進行拓展訓練課程,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拓展訓練課程的效果,同時活動的安全也很難得到保障。體育拓展訓練需要的場地和器材要求較高,這使許多高校因資金、場地等原因難以完善,教師只好因陋就簡地自己制作,導致了很多具有挑戰性的項目不能開展,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制約了拓展訓練課程的開展。有39.5%的教師和42.0%的學生對場地、設施的配置不滿意,比例還是相當高的。
2.2 影響高校開展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因素
影響高校開展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因素中有36.4%的學生選擇了課程內容的設置,只有內容豐富、有趣新穎的課程才能有效地促進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發展。有30.7%的學生選擇了師生了解程度、重視程度,25.6%的學生選擇了學校組織管理力度,體育拓展訓練課程想要發展還需要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重視,在保證基本教學的前提下,增加體育拓展訓練課程,加大普及和宣傳。有27.3%的學生選擇了場地器材的完善,21.8%的學生選擇了經費問題,9.1%的學生選擇了安全隱患問題,太原市大多數高校由于經費不足、場地有限、器材短缺,致使體育拓展訓練課程不能正常開展,再加上活動中存在的安全問題,會使體育拓展訓練課程雪上加霜,制約其的發展,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15.3%的學生選擇了學生自身興趣愛好,13.6%的學生選擇了師資力量,太原高校拓展訓練課程的師資嚴重匱乏,專業知識、訓練經驗的缺失以成為他們的短板,也是制約高校拓展訓練課程發展的長期因素。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太原市大多數高校學生了解體育拓展訓練課程,對課程的開展是認可的,參與動機大多是積極的,男生的積極性要高于女生。
(2)太原市高校開設的拓展訓練課程,教材不統一、內容不豐富,開設形式和評價形式多樣。
(3)太原市高校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專職教師少,專業性不強,活動中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
(4)太原市高校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場地設施、器材不完善,很多具有挑戰性的項目不能開展,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教師和學生對其不滿意度較高。
(5)影響太原市3所高校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因素主要有:師生了解程度、重視程度;學校組織管理力度;課程內容的設置;場地器材的完善;師資力量;學生自身興趣愛好;經費問題;安全隱患問題等。
3.2 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引起高校領導和師生的關注和重視。完善高校的組織管理機制,根據各校自身情況,對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內容和形式進行適當的增加、改編和創新,逐步分批、由簡入繁地選擇適合的項目,也可將其編成一套適合高校開展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教材,將其融入到平時的體育教學中。
(2)利用各種渠道加大經費的投入,如吸引社會資金、開發學校周邊環境、建立拓展訓練基地等策略。確保高校體育拓展訓練課程的深入開展。同時要提高安全意識,杜絕安全隱患。
(3)定期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水平,增強實踐經驗。聘請社會上體育拓展訓練專家來學校進行講學、作報告、組織活動。
(4)發展體育拓展訓練的多種參與模式,鼓勵社團和俱樂部的發展。定期開展一些相關賽事,可以是校內、校與校之間、學校與社會之間。
參考文獻
[1] 楊春歌.吉林省拓展訓練開展現狀及高校體育引入拓展訓練課程研究[D].延邊大學,2011.
[2] 童志波.我國高校體育開展拓展訓練課程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9):99-100.
[3] 徐義山.吉林省高校體育心理拓展訓練開展現狀調查[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4):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