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生活化教學策略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加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通過數學教材和實際生活的聯系來增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學生不僅能做到高效的課堂學習,還能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本文將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進行細致探討,提出科學合理的意見與具有可實施性的策略,來幫助小學數學生活化課堂的高效推進實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景教學;生活化教學;實際操作;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將數學知識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認識,提高學生數學知識點應用意識,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水平和知識應用水平。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作用
(一)提升學生數學感悟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對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陌生感,提升學生數學感悟能力。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方式過于單一,課堂學習枯燥,數學知識點過于抽象,學生無法只通過教師課堂講解實現知識點掌握,而在利用生活化教學后,數學知識點學習從學生原有的知識點基礎和生活經驗出發,以真實的情境感受帶給學生更深的體驗和感悟,最終強化學生數學課堂學習效果和質量。
(二)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與此同時,生活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數學課堂學習注意力,使學生積極活躍的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中,同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溝通。數學知識的來源是生活,在生活當中會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數學問題,而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就是將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同相應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具象化的數學知識同學生生活相關的問題來吸引注意力,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能全面客觀的去思考問題。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一)小學數學教師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
小學數學教師是數學課堂的主要教授者,要想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首先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認識到課堂教學生活化的作用,掌握生活化教學的方法。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生活化理念的樹立能為生活化課堂的實施提供內在動力,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去挖掘生活化的教學素材,并對生活化教學素材進行提煉。教學素材是小學數學課堂的重要內容之一,合適的生活化教學素材能推動學生理解數學課堂知識點,掌握數學課堂學習方法。提煉后的生活化教學素材不但能保證素材同學生的緊密結合,還能讓素材趨于簡單化,有利于學生理解學習,教學素材的成功挖掘和提煉是生活化數學課堂實施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所以首先需要小學數學教師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這樣才能促進教學素材的挖掘提煉,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目標。
(二)將數學理論知識同實際生活進行結合
相較于其他學科來看,小學數學學科抽象性較強,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理解較為費力,課堂教學氛圍較差,學生學習過于被動,注意力不夠集中,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實施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還需要將數學理論知識同實際生活進行結合,提升課堂學習趣味性,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做到有效的知識內化。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圖形與變換》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圖形,以生活作為教學著力點來加深學生對圖形的概念,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什么物品是由哪些圖形結合起來的,并對其發現進行總結,讓學生在體驗生活中掌握圖形的概念和圖形的變換含義。
(三)增加學生數學課堂實際操作機會
另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師還要增加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實際操作機會,將實踐操作生活化。單一的知識點講解教學效果并不強,通過進一步的生活化課堂實踐操作能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鞏固,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進行有效解決。小學生年紀雖小,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如果在學生課堂活動中加入實際操作機會,讓學生發現自己所學知識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就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熱愛數學。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圖形的拼組》這一單元學習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初步的去認識圖形,而后讓學生自由制作課本中的圖形,并將圖形拼組成各式各樣的圖形,在學生圖形拼組完畢后讓學生對自己拼組的圖形進行講解,自己用了哪幾樣圖形進行拼組的,拼組的又是什么,讓學生在輕輕松松的學習操作過程中掌握新知識。
(四)設置生活化數學情境問題
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設置生活化數學情境問題來進行數學知識的模擬演練,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教學,以真實的情境帶給學生更為直觀、深刻的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積極性,讓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上始終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發現數學課堂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6~10的認識和加減法》中就可以進行生活化數學情境的設置,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6-10”這幾個數的概念,而后讓學生扮演買家和賣家,就“10-6=?”這個問題展開探討,例如賣家學生有10個蘋果,賣給買家學生6個,還剩多少個,通過真實情境的創造讓學生加深問題解決過程的印象,學會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
三、結語
小學數學生活化課堂能有效調節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加強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認識到生活化課堂教學的重要性,樹立生活化課堂教學的理念,以積極、科學、有效的策略幫助小學數學生活化課堂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榮朝.淺論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素質教育,2016(26):65-65.
[2]賈振達.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考試周刊,2017(45):94-94.
[3]杜榮興.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考試與評價,2017(06):09-09.
作者簡介
吳得(1980.09—),男,廣東陸豐人,從事小學數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