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士杰
◆摘 ?要:多媒體是一種新型教學形式,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多媒體已經成為教學的必要渠道,結合傳統的教學方式,利用揉和作用下的趣味教學流程,展開積極的課堂互動,在學習中讓學生夯實記憶,因此多媒體教學也較為適用于語文的識字學習,語文互動中教師應適當的采取多媒體形式,構建圖文內容,就能夠引發學生的深刻討論,讓學生分辨看似相近的文字,語文需要大量的識字累積,需要學生形成一定的文字規律意識,多媒體恰如其分的導入可讓識字學習充滿樂趣,有助于強化學生的識字記憶。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運用
1引言
小學語文的識字是教學的基礎環節,識字互動能夠讓學生形成語文的基礎認知,對語文的理解更加透徹,教師應在多媒體的識字中,構建出靈動的語文場景空間,讓學生在接觸文字的同時,形成較為深刻的直觀記憶,文字的理解在多媒體的映襯下變得通俗易懂,教師可展開多樣化的文字教學,鼓勵學生大膽地展開文字思考,對中華文字有基礎的認知,將學到的文字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在識字過程中提高語文素養。
2基礎識字理解
多媒體教師已經逐漸的熟悉了,原本教師只會利用多媒體去搜集一些圖像、視頻信息去播放,如播放文字的動畫片,拼音的動態圖等,但搜集來的東西畢竟難以把控進度,視頻在播放中還是缺乏一絲靈活性,逐漸的教師也掌握了視頻剪輯、PPT圖文編創等模式,有了教學的多功能意識,多媒體不僅應用與簡單的文字識別,還能夠讓學生在心理上重視識字,從文字對中華的傳統文化形成理解,文字學習還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等得到進步,這才是充分的發揮出了多媒體的優勢。在此僅以課件《小小的船》為例加以分析。《小小的船》課文內容: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教育學基礎:①CAI課件主要采用聲音、圖片等導入機制,并同時利用動畫效果,集中學生學習漢字的注意力。一般而言,動態的事物比靜態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在識字教學中,學生是否集中注意力進行識字,將影響學生的識字效率及識字效果。多媒體技術采用動畫圖片,把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于所動的畫面,克服分散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例如在《小小的船》的課件一開始,在屏幕上展示一艘船在海面上行駛的動態畫面,立刻把學生的注意力從課間與同學閑聊或玩耍中轉移到課堂上來,使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中。而傳統的黑板板書則沒有這樣的效果;②CAI課件采用多媒體聲像系統為先導,通過多彩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誘發學生探索知識的強烈欲望,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例如在《小小的船》的課件中,等引入課題后,馬上展開課題畫面:藍藍的夜空中,有著閃閃的星星,一小姑娘坐在彎彎的月亮上,猶如坐在小船上劃著槳。在畫面切換的同時,配以背景音樂,童聲朗讀《小小的船》(反復兩次)。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精美的畫面首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這一畫面產生好奇心,進而開始探測下面將學習的內容;另一方面,美妙的童聲朗誦課文,使學生注意到課文中的部分生字,如船、彎等,部分學生會主動開始跟著朗讀,這就激發了學生學習這些生字的興趣。
3提高學習效率
由于多媒體同時提供了圖形、聲音、語言,使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同時使用,使知識信息從感覺通道輸入記憶系統,因而能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學生在學習“船”時,一方面計算機提供標準發音“chuán”及“ch-u-án→chuán”的整個拼讀過程;另一方面,在“船”字旁附有動態小畫面,船,既形象,又具體,比單一感覺通道信息的輸入更能增加學生的記憶。小學漢字教學的重點在于字型的辨析與掌握。漢字的字型可分為三層:一是零件,指組成偏旁部首或獨體字的筆畫;二是部件,即組成合體字的偏旁部首與獨體字;三是結構,漢字的結構既指零件和部件組成漢字的結構,又指零件和部件組成的順序。運用CAI課件進行識字教學,可將漢字進行零件和部件的分別演化,亦可將漢字進行零件和部件的順序演示,使學生能較快地掌握漢字的字型,從而提高記憶質量和效率。如本課生字“藍”字,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藍”字的結構比較復雜,因此在學習時最好進行零部件的分割。首先,從屏幕由下而上移入紅色“艸”,再各從左右兩邊分別移入中間部分,最后從下而上移入紅色“皿”,組成生字“藍”。為進一步讓學生了解“藍”字的間架結構,再次演示,并要求學生指出“藍”字的哪一部分是藍色。對于漢字結構的掌握,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便是利用熟字學習生字,或進行比較。再以“藍”字為例,進一步鞏固該字,教師可用“籃”字與之比較。課件展示時,兩字偏旁“艸”和“”分別用紅色顯示,并要求是動態“監”字用藍色顯示,用于學生區分比較“藍”和“籃”。這種多媒體教學的使用,有利于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增強知識的系統化。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使用,將有利于突破識字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促進學生識字量的增多,為更好地解決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培養提供幫助,為解決我國目前識字教學“高耗低效”現象提供改革經驗。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將更多地用于我國的教學實踐中。
參考文獻
[1]戴汝潛.識字教育一個值得重視的研究課題[J].人民教育,2019.
[2]佘賢君,王莉,宋歌等.小學識字教學難點與漢字心理詞典的發展[J].上海教育科研,2018.
[3]陳潔.低年級識字教學高耗低效現象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上海教育,2017.
[4]周瓊.多媒體技術與新型識字教學上海市實驗學校新教材評價[J].課程教材教法,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