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
【摘要】中職會計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學科,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目標是中職會計教學的核心。然而,目前中職會計教學中還存在一些阻礙學生能力培養的因素。基于此,文章著重探討了中職會計教學學生能力培養的制約因素以及有效策略。
【關鍵詞】學生能力;中職會計;制約因素;有效策略
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極強的學科,集理論、方法、業務以及實踐操作技能等于一體。中職會計是一門實用性比較強的學科,也是招收學生比較容易的專業,市場對會計專業的需求也是比較客觀的。
作為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會計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會計教學直接關系到學生會計能力的培養。中職會計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對培養學生的會計技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傳統會計教學中側重于會計基礎理論和相關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學生會計技能和能力的培養。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中職會計教學需要加強對學生會計技能和能力的培養,將會計相關理論知識與會計實踐技能有效結合,保障中職會計教學能夠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會計專業人才。
一、中職會計教學中阻礙學生能力培養的制約因素
從中職院校會計教學的實際狀況來看,目前中職會計教學中存在著阻礙學生能力培養的各種因素。會計教學中常常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會計技能的培養,致使中職會計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學生的會計技能和能力沒有得到有效提升。
(一)中職會計的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
就中職會計課程體系設置現狀來看,普遍存在的現象是會計課程設置不合理。
課程設置與學生能力的培養直接相關,課程設置不合理,就會制約學生會計技能的培養。目前中職會計教學中普遍存在專業課偏多而實踐課相對較少的問題,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學生不能夠有效地進行實訓或鍛煉,難以對會計的相關技能進行有效掌握。
會計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需要合理配置相應的實訓課程。課程設置不合理是制約學生會計能力培養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教學方式單一,授課內容單調
會計內容并不是簡單通過課程知識講授或灌輸就可以使學生真正了解和掌握的。會計屬于一門技術,只有經過實踐操練才能夠不斷地得到積累和鍛煉。
目前中職會計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授課過程中教師通常采用講授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相應知識,教師常常單一地傳授會計的相關理論知識,卻忽視了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致使學生思維僵化,當面臨會計方面的新問題時,難以從容應對和有效解決。
除此之外,部分中職院校還存在教材陳舊、授課內容單調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對學生會計技能的培養帶來不利影響。
(三)教學實踐課程或實訓課程浮于形式
目前許多中職院校基本都建立了會計實訓室,但是實訓室的設計常規化,與企業的實際需求還存在不小差距,這樣的實訓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
實訓課程應當是培養學生會計技術技能的重要場域。教師理應科學合理地設置相應的實訓課程。然而由于實訓實驗室配置、相關的實訓設備與企業的實踐設備不是完全相同,學生難以通過在校的實訓就真正融入到企業當中。目前中職院校的企業實訓也常常浮于形式,學生不能夠有效地得到實際操作或操練,只是對相關理論知識一知半解。嚴重脫離實踐的學習不利于學生會計能力的培養。
二、中職會計教中學生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為了適應新時代社會和企業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在中職會計教學中應當樹立起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學導向和目標。中職會計教學需要從教學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改革,將會計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會計技能培養上,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相關理論和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的會計能力。
(一)完善中職會計的課程設置
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對于有效的教學活動至關重要。會計作為一門實用性和操作性極強的學科,能否科學合理進行課程設置將直接關乎到學生的會計能力能否得到有效培養。課程與能力培養不是分離的,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丟掉理論知識的傳授,會計理論知識是培養能力的基礎和關鍵。會計技能的培養必須以相應的會計知識作支撐。
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學應當側重于會計基礎課堂與實踐課堂的良好配置,以便為學生會計能力的培養既打好理論基礎,又提供鍛煉機會。
在課程設置上盡量減少非必要的課程。目前中職會計課程設置中存在一些非必要的課程,這些課程會擠占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筆者認為中職會計課程應當集中會計學原理、會計事務、財務會計、理財學、成本分析、審計學原理等核心課程。同時,需要設置一定比例的實訓課程,使相關理論知識能夠在實訓中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二)更新陳舊的教學方式,科學設置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與學生能力的培養有著密切的關系。中職會計作為一門實用性強的學科,需要學生不斷地實踐和操練,并不是一味地由教師進行課堂講解。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學需要教師更新陳舊的教學方法,科學設置教學內容。
在教學方式方面,中職會計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模擬訓練教學法等單一或混合的教學方法,結合中職會計教學實際,通過讓學生親自操練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比如珠算課堂操練、點鈔課堂操練、會計預算與決算、做賬與報表等相關教學內容都可以運用案例或者學生體驗的教學方式來開展。
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還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搜索一些典型案例或素材,比如選擇典型公司的報告、報表等,對其加以分析和講解,使課堂授課內容更符合實際。這樣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會計能力的培養。
(三)促進知識傳授與實訓教學有效結合
以學生能力為核心的教學需要將會計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實訓有效結合。會計屬于一門實用型學科,理論知識與會計技術技能同等重要。教師在中職會計教學中既要向學生傳授相關理論知識,又要開展實訓教學,促進理論知識傳授與實訓教學有效結合。
比如中職會計教師可以根據授課內容,將相關理論知識與實訓教學放在同一堂課中,教師可以使用實訓設備向學生講解相應知識,學生則可以通過實訓設備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除此之外,中職院校需要加強與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的合作,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為學生尋求更多的實訓渠道,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
【參考文獻】
[1]張金蘭.案例教學法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 (09):56.
[2]張文君.中職會計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的組織與實施[J].職業,2019(07): 66-67.
[3]蘇俊.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職業能力[J].當代教研論叢,2018(09):125.
[4]王霞萍.中職會計課程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法的應用及設計[J].現代交際,2017(1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