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欽
【摘要】體育作為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是非常必要的,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而且能為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保障,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合作溝通能力。教師要將情感教育融入體育教育中去,真正地發揮出情感教育的作用。
【關鍵詞】情感教育;體育教學;應用
現如今,小學體育中情感因素的嚴重缺失原因在于許多體育教師受制于傳統教學模式和體育思想等因素,常常過分強調體育技能的教學,卻忽視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導致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健全。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積極改變體育教學的觀念,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更加注重學生的情感因素,如情感、態度、情感、信念等,有效地將體育技能教學與情感教育相結合,從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內涵和目標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內涵
情感本身是指客觀事物能否滿足自身需要的心理體驗。情感教育是在教育過程中照顧學生的態度和情感,促進學生個體健康發展,培養學生完美人格的一種教育。
小學體育中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感染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真正的樂趣,從而使他們產生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興趣,培養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
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體育學習是一種內在的、可以體驗生命的尊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社會素質,培養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使學生形成一種終身體育的意識。
體育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學生的學習情緒,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情感教育是教師在課堂上提升學生情感素質,讓學生有機會體驗生活中的環境因素,并培養學生良好人格素質的重要途徑。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目標
不同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具有不同的特點。教師需要根據這些特點,制定出不同的適應學生發展的情感教育目標。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積極的評價,培養他們自我接受的態度,學習情感的表達和體驗,引導他們對體育學習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對學生來說,應該培養自尊、自信、自強和自律,掌握體育學習過程中情緒調節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體驗體育學習的成功經驗和審美表達能力。
二、情感教育在小學體育教育中應用的必要性
(一)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
在小學初級體育教育中,教師主要教授片面和標準化的體育技能和體育理論。單調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氛圍會導致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疲勞,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礎上,教師應有效地將情感因素與課堂內容相結合,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增進師生關系
情感是教育的基礎,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通過情感教育,教師可以密切師生關系,在體育課上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營造思想交流、心理整合、情感交流的積極教學氛圍,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作用。小學體育課的情感因素尤為重要,它讓學生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增強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三)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小學生還只是孩子,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沒有適當的運動,也沒有較強的抵抗挫折的能力,在世界觀、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還不夠成熟。因此,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設定適當的情感目標,將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整合到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激發學生的本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逐步完善學生的意志品質。
三、在體育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情感教育符合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
體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體育教學是提供優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小學教育中開展情感教育符合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可以使學生加強情感交流,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感到更自信,更受尊重,更有歸屬感和成就感,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
在體育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將枯燥的體育教學內容轉化為豐富多彩的活動,逐步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在新時代,教師應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應對挑戰,克服困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體育課上開展慢跑訓練,讓學生隨意挑選位置慢跑,或者組織學生玩游戲。在游戲中,學生可以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發展創新思維能力,促進體育課的良好開展。
(二)情感教育的實施符合體育情感的特點與教學需要
體育活動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影響人的情緒系統。運動情緒的特點是互動性、多樣性、強度和可控性。運動情緒是在小學體育中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基礎。可以說,情緒教育不僅符合運動情緒的特征,而且符合體育教學的客觀要求,它可以有效地將體育教育與培養學生的知識和素質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促進小學教育的不斷完善。
(三)塑造小學生的健全人格
情感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不僅能豐富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使學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且能達到體育教學的最佳效果。教師應將情感教育融入體育教育中,詳細了解并透徹分析每個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
(四)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將情感教育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體育運動屬于一種嚴謹和有紀律性的活動,在很多情況下,學生需要相互合作才能順利完成學業。
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比賽,在比賽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合作和溝通能力,并對獲勝隊伍給予相應的激勵,以增強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這種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都有積極的作用。與團隊成員的友好合作會讓學生獲得自豪感、榮譽感,從而使情感教育和體育教育產生良好的共鳴效果。這樣也會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關愛他人,了解他人,認識到每個人在團隊合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形成良好的團隊精神。
四、情感教育在小學體育教育中的實施途徑
(一)在示范練習中激發學生的運動情感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觸動每個學生的內心,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強烈的學習意愿。教師需要將學生的真實感受融入體育行為的示范性解釋中。在實踐中,體育教師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競爭性和自信心,探索學生的偏好,在示范練習中給予學生更多的勇氣和認可。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自信心,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特別要注意的是,對于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相對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找到自己的不足所在,適當地調整學習目標和方向,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在課外體育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情感智力
為了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單純依靠體育課程教育是不夠的。教師還應引導學生課后多參加體育鍛煉。這是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生情感智力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后和學生一起玩體育游戲,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可以協調師生關系,更好地理解和熟悉學生,進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和互動。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小學體育教學本身是師生之間交流、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師生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要建立起平等、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使學生產生積極生活的情感和對生活價值的追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
一是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包括高層次和低層次的情感、心理和精神需求。二是根據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素質,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還要注重人文關懷,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五、結語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和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協調發展。總之,小學體育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利用多重情感教育手段,循循善誘,使學生在體育課上不斷地接受愛的激勵、情感感染和審美享受,最終實現情感教育目標,促進小學體育的發展。
情感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實施情感教育,體育教師不僅可以順利開展體育教育,提高教育效果,而且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完善學生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做到這些,體育教師對學生人生路上的幫助絕不亞于其他教師,從而實現一名教師的價值——教書育人!
【參考文獻】
[1]張士杰.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兼談[J].農家參謀,2019(02):193.
[2]廖謙,鄧啟烈,陳立敏.TPSR視角下小學生情感與體育教學的關系與路徑探究[J].運動精品,2018,37(12):61-62.
[3]寇姍姍.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198.
[4]郭蘊華.情感因素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3):66,68.
[5]蔣長好.體育教學組織中的情感激發策略[J].體育教學,2018,38(0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