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生
【摘要】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后進生的問題往往是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將后進生領進數學的知識王國之中,就需要在數學基礎知識方面加強訓練,強化對后進生的指導。文章從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形成的原因入手,對如何在數學教學中促進后進生的轉化和攻克數學基礎知識提出了幾點意見。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數學基礎知識
在物欲橫流、一些人宣稱“讀書無用”的社會背景下,要想讓學生愛上數學課,農村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后進生的轉化中對其成因進行分析,注重數學基礎知識的攻克,逐漸地提升后進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提高后進生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素養的目的。
一、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后進生對數學學習往往缺乏興趣
很多后進生都是在小學階段就跟不上教師的節奏,缺乏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覺得其枯燥無味,加上父母引導不及時,久而久之對數學形成一種排斥心理,甚至對數學產生厭學的情緒。
(二)后進生的學習習慣不好,學習自律性較差
后進生往往在學習過程中不集中,玩性較重,在上課時不認真聽講,每次作業總是抄襲他人的,甚至直接讓他人代替完成,不注重對數學的預習和復習,遇到問題時不能獨立思考,因而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障礙越來越多,最終失去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三)后進生缺乏端正的學習態度,意志力薄弱
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后進生難以端正學習態度,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較為缺乏,在學習過程中十分浮躁,更多地停留于知識表面,學習成績難以提升,久而久之跟不上教學節奏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尤其是意志力薄弱,不能迎難而上,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更多時候是置之不理。
二、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轉化后進生的策略
(一)狠抓基礎知識,激發學習興趣
后進生的轉化基礎就是對基礎知識不斷鞏固。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后進生的引導。首先要讓后進生意識到數學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激發后進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其次應熟讀教材,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內容,分析數學公式和定理的具體形成過程,牢記其內容的同時逐步學會推導。在后進生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教師應設置簡單的練習,對其在基礎知識方面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并針對性地進行點撥,強化學生的學習記憶。再次是教師在制定學習標準時,對于后進生應適當地降低要求,緊密結合后進生的實際,確定學習目標。轉化后進生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必須持之以恒,以簡單練習為切入點,強化后進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增強后進生的成就感,更好地激發后進生的探索欲望,消除其消極心理。最后是基礎知識的教學應循序漸進,讓后進生能跟得上節奏,并集中對后進生進行輔導,才能更好地強化其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結合最近發展區來轉化
第一,加強對后進生的觀察、鼓勵和了解,走進其情感世界。當后進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或犯重復性、低級性錯誤時,教師不能氣急敗壞而對后進生劈頭蓋臉地胡亂批評,而是要對其進行反復的講解和分析,使后進生自己找出錯誤,并對原因進行分析。例如有的后進生在學習高年級數學時,連低年級的加減乘除法都弄不懂,不知何時該加、該減、該乘、該除。這主要是因為其只會利用例題來模仿練習,而在混合運算中就會不知所措。此時,教師就需要加強對后進生的鼓勵,幫助其將不會的內容進行重新學習,逐步打牢基礎。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結合后進生的實際,針對性地設置與后進生相符的最近發展區,做到因材施教,引導后進生感受數學學習樂趣,體驗成功和促進后進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第二,根據后進生的能力范圍和學習情況針對性地制定學習目標。對于后進生每次的一個小進步,教師都要對其給予鼓勵和贊賞。在教學中,后進生隨時可以提問,不管這些問題是否已經學習,只要是主動提問,教師都應及時鼓勵和嘉獎。教師還要對已學的基礎知識點不定時抽查,檢查后進生掌握情況,并針對性地進行跟蹤強化指導。
第三,為了確保后進生在最近發展區內得到較快的發展,促進基礎知識的鞏固,教師應適當地縮短講課時間,除了檢查后進生的作業和解決疑難問題,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后進生自主學習知識點和做練習,并與后進生一道對每堂課的學習計劃進行制訂,設定所要達到的目的和需掌握的知識點。這樣就能逐步培養后進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提出相關的建議和參考,最終由后進生獨立制訂學習計劃,教師則對其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指導。
第四,布置作業主要是更好地對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和鞏固。既要布置預習作業,也要布置復習作業。其中,預習主要是要求后進生結合下節課的內容制定學習計劃,而復習主要是進行練習和整理。每節課都需要結合所學的知識設置幾道基礎的數學題來練習,并要求后進生將所學的知識點、經典例題以及主要錯題在筆記本上記錄和整理,以便在之后的復習中使用。
(三)加強賞識教育,強化對后進生的引導
由于受到“讀書無用論”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后進生的學習興趣較差。對此,教師要切實強化賞識教育的開展,具體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保持良好的心態。賞識教育不單單是表揚和贊美,而是需要從實際出發,對后進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賞識。在日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指責和賞識的度,如果過分指責后進生的錯誤,會讓他們失去學習的自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如果過分贊揚后進生,會使后進生迷失自我,認識不到自己的缺點。只有把握好了這個度,才可以使后進生正確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并進行改正,獲得進步。
2.建立賞識教育的標準。表揚和贊美是賞識的重要因素,但是需要建立一個賞識教育的標準,以便把握好度,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要秉承公平、公正的態度,傾聽后進生的意見和想法,對于后進生表現出來的錯誤想法要及時地予以糾正,使后進生建立明確的目標,發揮賞識教育的價值。
3.教師轉換角色。在日常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站在后進生角度去思考問題,根據后進生的個性特點去優化數學教材,并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再配合賞識教育,使后進生找到明確的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運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進行引導。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的轉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長期不懈地努力。要以培養后進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前提,以打牢基礎為切入點,切實掌握后進生的特點,針對性地分析其原因和提出方案,促進后進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培養良好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崔玲玲.初中數學后進生學習習慣改進[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2]王憲團.如何鞏固后進生的數學基礎知識[J].中學教學參考,2010(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