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光輝 西安文理學院體育學院
新課改以后,學校由原來的重視分數的發展轉變為更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著重體現醫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體育課的地位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為了滿足不同學生對體育課(籃球運動)的需求,教師應積極運用分層教學方法開展籃球訓練,結合學生身體素質差異,提高高校籃球訓練教學有效性。具體實踐中,教師可從籃球分組訓練、教學評價優化和加強師資力量建設三個方面入手。
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是進行分組教學的基礎和關鍵,只有對學生進行正確且全面的評價才能做好下一步的分組工作。對于學生的評價,體育教師應避免以體育成績考核中作為最終的評價依據,究其原因是由于體育考試成績存在偶然性和發展性,如將其作為分層依據,必然導致學生分層的不合理。因此,教師應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通過觀察、記錄學生在籃球訓練中的表現情況和動作規范性程度對學生合理評價。
例如:在體育課上,進行簡單的籃球活動教學中,體育教師要仔細觀察每一位同學的投籃動作、運球動作、拍球動作等一系列的動作,并根據上課講的動作標準進行打分和詳細記錄。其次,在每次體育課開始的時候,體育教師都會要求學生進行熱身運動,那么這項運動也應該作為考核的范圍之一。對于做動作不認真,腿伸不直,胳膊打不了彎的學生要進行及時的糾正和記錄。這樣一來,從平時的學習課堂出發,仔細觀察和了解學生的一點一滴并進行記錄和打分,能使最終的評價更加準確、詳細、有參考性。
在對學生進行完評價后的一步工作就是對已經有評價的學生進行分組,分組也是進行體育訓練分層的基礎和前提。通常情況下,體育教師會根據學生以前的身體素質來進行分組,按身體素質、技術動作完成情況將學生劃分為良好、一般、較弱三個層次,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情況的調查和研究,重點調研學生籃球學習情況、技術動作完成情況、體能素質等,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例如,部分學生由于自身興趣、身體素質等原因,對籃球運動興趣不足,技術動作不連貫、不標準,針對此類學生,分層訓練目標應以激勵、培養興趣為主,激發學生籃球學習興趣。為實現該目標,教師應在籃球分層訓練前開展調查研究,具體包括學生對籃球的興趣情況、參與運動頻次和時間、身體素質自我評價等,為教師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提供可靠依據。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根據過程性評價分數進行分組和訓練。對于那些身體素質良好、喜愛籃球運動的學生,體育教師應將訓練目標側重于高難度技術動作訓練方面,幫助學生提高籃球技術動作水平,促進學生實現自我突破。針對身體素質較弱、籃球興趣的學生,應以增強身體素質和基礎動作相結合的訓練內容為主,如帶球接力比賽游戲等,通過游戲形式增強學生籃球訓練興趣。針對身體素質和技術動作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應以規范技術動作為主,將技術動作進行細化分解,并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反復播放相關籃球技術動作視頻,加深學生對籃球技術動作的理解和掌握,并注意學生技術動作的發展性,適當增加中等難度動作訓練比例,優化籃球訓練目標,為各層次學生設置合理的訓練目標。同時,教師應注意課堂訓練比重,遵循適量性、針對性、游戲性原則,合理安排籃球訓練時間,將籃球訓練融入課堂熱身訓練、技術動作練習等活動中,通過游戲化、情境化方法增強籃球訓練的趣味性,避免學生產生厭煩、抵觸心理。為避免該問題,教師可按不同的層次開展訓練游戲,例如,胯下運球、變相運球、二人對決、二人傳球、過人練習等,并與核心力量訓練、長跑訓練等方法進行訓練,提高籃球訓練內容的豐富性、趣味性。
在籃球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也需要體育教師對這種教學方法熟練掌握,并能將其運用到自己的體育課堂中去。因此,在體育教師了解這個教學方法概念的基礎上,學校應該定期組織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切實提高體育教師對分層教學的應用能力,減少因為教學方法使用不當帶來的問題。
例如:體育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學習意識,樹立終身學習的教師職業觀。在學習分層教學法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時跟其他體育老師討論,借鑒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充實自己的體育課堂,滿足學生發展的要求。同時,高校應結合體育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制定體育教師發展計劃,為教師提供教學交流、學習機會,為高校體育籃球訓練提供良好的師資力量支撐。
在高校籃球訓練中,教師應積極運用分層訓練方法,基于學生學情調查研究,實現合理分層、分組,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優化分層訓練目標,確保不同水平同學都能在最適合自己的教學任務下學習、發展,提高分層教學的科學性、合理性。為實現該目標,要求體育教師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學生,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精心設計籃球訓練內容,加強自身專業學習與借鑒,促進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