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天 鐵道警察學院
隨著我國國民體育意識的增強,高校體育訓練也逐漸成為高校學生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訓練雖然能夠提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但運動損傷也是學生在訓練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因此,高校學生應該對運動損傷預防有所了解并加強防范意識。
體育訓練屬于高強度運動,很有可能出現擦傷、扭傷的情況,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很有可能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給學生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體育訓練教師必須要知曉關于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并對其進行研究分析,總結避免路徑,以此加強對學生安全的保護,這對于提高體育訓練質量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常見的體育訓練運動損傷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急性和慢性,其中急性有擦傷、挫傷等類型的損傷,造成問題出現是由于碰撞、天氣以及學生身體疲勞等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慢性的則主要是在長期進行體育訓練的過程中,因為出現一些輕微損傷,當時沒有造成多大的傷害,所以沒有注意,因此處理不當,導致后來出現更大問題,例如骨折、發炎、拉傷等情況。
體育訓練中運動損傷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學生在進行訓練之前沒有做足準備活動,或者是掌握的技術動作不標準,或者是因為學生的身體狀態較差,抑或是訓練場地以及當時的天氣環境等,下面分別進行敘述:
體育訓練運動強度較高,在學生進行體育訓練之前,教師需要監督帶領學生,將必需的準備活動做好,通過準備活動刺激學生的中樞神經系統,促進學生的各項身體器官運動,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肌肉韌性。可是我國許多的學校體育訓練教師對于準備活動的重要性缺乏一定的認知,而且對于運動損傷認知也差,所以對于運動前的準備活動不夠重視,學生的準備活動做的十分敷衍了事,這導致學生進行訓練的時候肌肉和關節都不夠協調,很容易導致出現運動損傷。
在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過程中,不標準的運動技巧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參與訓練的學生具有個性化差異,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都各有不同,所以在進行運動技巧的學習時,不能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同時學好技巧,大多數的學生都只是按照教師的動作技巧,這會導致學生出現運動失誤,進而出現運動損傷。例如在進行籃球訓練時,傳球和接球的動作看似十分簡單,而開始一旦技巧錯誤,很有可能就會導致手挫傷。在進行跳高運動時,對于動作的要求非常高,難度也較大,如果動作不夠協調,很有可能就會摔傷。
體育訓練非常看重學生的身體素質,這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因為其會直接決定學生的耐力、力量以及速度,如果身體素質較差,身體就會缺乏靈活性和協調性,肌肉彈性也會較弱,導致運動損傷發生。如果人體疲勞,再進行運動,也會造成運動損傷。
訓練場地、天氣環境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訓練場地如果質量不行,存在大量砂石,也不夠平滑,很有可能就會導致學生摔傷、挫傷,如果當時天氣較熱,很有可能就會導致中暑,天氣較冷,學生身體技能較低,訓練時就會出現肌肉拉傷。
對于體育訓練,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教師應該知道這一點,在對學生進行訓練時,千萬不能心里,別想到要一蹴而就,需要慢慢循序漸進的增加對學生安排的訓練難度,合理安排訓練計劃,可是實際的體育訓練中,教師并沒有重視這一點。而且因為學生存在差異,教師卻沒有注意,忽略了個體差異,這導致教學計劃對于一些學生來說不夠友好,很容易導致運動損傷。
為盡可能保證學生在進行訓練時的安全,在體育訓練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思想教育,讓教師和學生都知道運動損傷所帶來的危害,以此增加對運動損傷防治的重視程度,讓學生、老師養成良好的安全意識。
教師和學生都必須重視準備活動,教師引導學生、監督學生把準備活動規范做完,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的身體提高預熱,加強各項身體的機能,提高身體細胞活性,讓身體各個關節和肌肉都得到放松,增強力量和肌肉彈性。而且準備活動的量需要根據運動項目和學生的身體素質合理安排,一般需要讓學生微微出汗,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體育訓練非常看重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大的身體素質是學生進行訓練所必需的條件,一副健康的身體可以讓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都有著巨大的提高,所以教師需要重視鍛煉學生的體質,根據學生的訓練進度,合理安排教學難度,在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巧后,漸漸增加難度,規范學生運動技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一些非常容易發生損傷的部位,加強這些部位的鍛煉,進而避免運動損傷。例如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除了讓學生進行運動技巧的練習之外,還可以讓學生扎馬步、做俯臥撐等,以加強對膝關節、踝關節的鍛煉,增強這些部位的力量,避免運動損傷。
學生應該提高對自我身體的保護,提高自我保護的技巧,進而避免運動損傷發生。同時教師也要教給學生一些避免損傷的技巧,例如通過身體翻滾緩沖落地和摔倒時帶來的強大沖擊力,用手臂抵擋可能會發生的撞擊,進而將運動損傷造成的危害降低。
在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過程中,如果發生擦傷的情況,對于創傷面積和傷口都不嚴重,這時教師可以及時用生理鹽水對受傷之處進行沖洗,然后在周圍用酒精加以消毒,用紫藥水涂,不需要采用包扎。如果是受傷較為嚴重,則是盡可能不用紫藥水,在進行消毒處理之后,不要采用暴露處理,這樣會導致傷口發生干裂,還有可能會發生感染,所以需要用軟膏涂抹,并且及時進行包扎,如果傷口流血較為嚴重,在即你想那個處理之前,需要進行止血。
在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過程中,發生肌肉、肌腱拉傷,這時常見的情況,以為學生的用力不當,導致達到肌肉的承受力度的極限值,這就會造成肌肉拉展過度而發生拉傷的情況,一般拉傷出現在肌腹或肌腱處,由于致傷力的程度有性質都有著不同,有可能發生肌腱斷裂,這時需要基尼選哪個局部理療,局部輕柔,并且需要讓學生維持一定的運動,讓肌肉、肌腱得到一定的鍛煉,提高學生的恢復能力。
在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過程中,發生關節韌帶的扭傷,這主要是強大的外力造成,使得關節發生超過正常的活動,進而發生扭傷的情況,扭傷較輕只是韌帶部分受損,如果較為嚴重,很可能會出現脫位的情況,甚至導致軟骨組織的損傷。
對于急性損傷,通常會在運動受傷的短時間內就會體現出來,主要表現為組織撕裂或斷裂,進而導致出現炎癥、水腫的情況,這時就應對學生進行包扎、冷敷等方式加以治療。冷敷所用通常是冰袋或氯乙烷,接著用海綿保護受傷的位置,而包扎則是在進行消毒處理后,使用繃帶和相應的處理藥水進行包扎。
對于慢性損傷,通常會在運動受傷的兩天時間才可能體現出來,主要表現為肉芽組織形成,身體在慢慢的自行修復,雖然沒有炎癥,但是依舊存在瘀血和腫脹,所以對于這種情況,就需要采用理療、按摩、針灸等方式進行處理,讓受傷的位置得到很好的調理,讓局部的血液和淋巴正常循環,保證此處的正常代謝功能,同時消除瘀血,加快對修復的速度,能避免粘連的形成。
由此可知,運動損傷會對學生造成極大的危害,同時也會影響體育教學工作的正常展開,所以學校和老師都必須加以重視,引導學生做足準備,讓學生的身體得到充分的預熱,同時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訓練,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