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 王瑪牙吉
摘 要:藏區農村幼兒園地理位置特殊,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有更多的注意事項,其中包括漢藏雙語教學、地方特色教學以及德育等。受多種因素影響,藏區農村幼兒園教育存在很多問題。文章分析藏區農村幼兒園教育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對策,以促進藏區幼兒教育發展。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教育現狀;對策;學習習慣;教育質量;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9-0070-01
幼兒教育是人生發展的奠基性教育,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習慣養成以及智力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一定要注重智育與德育相結合,為幼兒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藏區農村幼兒園教育過程中,還需要融入民族特色,這樣才能鞏固和提高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的質量和效益,促進藏區幼兒更好地成長。本文分析藏區農村幼兒園教育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對策,以促進藏區幼兒教育發展。
一、藏區農村幼兒園教育現狀
其一,對德育重視程度不夠。在幼兒園教育中,應把德育放在首位。只有幫助幼兒養成正確的道德觀,才能讓幼兒健康成長。但是在藏區農村幼兒園教育教學過程中,幼兒大部分時間會進行游戲活動,剩余時間會進行文化知識學習,缺乏應有的德育。德育的缺失,會影響幼兒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其二,課程體系設計不完善。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課程體系設計十分重要。完善的體系設計可以讓幼兒感受到受教育的樂趣,提高學習興趣,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但是多數藏區農村幼兒園都缺乏完善的課程體系設計,影響了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其三,教育活動缺乏主體性。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幼兒的教育主體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尊重和理解中,幼兒會表現出學習的主動性,這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大的幫助。然而在藏區農村幼兒園教育過程中,部分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無論是學習還是活動都以教師為主體,這種模式很難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四,師資力量薄弱。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素質非常重要。幼兒有很強的模仿和學習能力,如果教師素質較高,就會帶動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然而藏區農村地理位置特殊,對優秀教師缺乏吸引力,從而導致多數幼兒園的師資力量薄弱,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藏區農村幼兒園教育對策
其一,加強思想品德教育。雖然幼兒認知能力不強,但是經過悉心教導,也會初步形成正確的觀念,這會為他們今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藏區農村幼兒園教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讓幼兒了解尊師重道、團結同學、敬愛父母等傳統美德,并鼓勵他們積極實踐,從小樹立高尚的道德觀念,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其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幼兒教師綜合素質決定了教育教學質量,因此藏區幼兒教師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素養。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自身言行,為幼兒樹立榜樣。除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外,幼兒園還應當提升教師待遇,以更高的薪資以及更好的發展前景吸引優秀教師,提升師資隊伍質量,從而為幼兒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
其三,注重教育理念的轉變。藏區幼兒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將幼兒作為教學主體,突出幼兒的主體作用,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無論是游戲活動,還是日常教學,教師都應將幼兒作為獨立的個體,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要尊重幼兒、關心幼兒、幫助幼兒,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使他們愿意配合自己的工作,從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教師要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使幼兒的天性得以充分釋放,思維更加活躍,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其四,充分利用鄉土文化和自然資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鄉土文化和自然資源,讓幼兒在學習普通教學內容的同時,更好地傳承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如果幼兒教育內容遠離實際生活,則不僅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而且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藏族幼兒要學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了解本民族的語言、風俗習慣等。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將兩者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促進幼兒認知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總之,藏區農村幼兒園教育與其他地區的幼兒園教育不同,需要讓幼兒學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了解本民族的語言、風俗習慣等,這樣不但能促進幼兒的認知發展,還能保障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藏區農村幼兒園教育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如課程體系不完善、教育活動缺乏主體性、師資力量薄弱以及德育缺失等。為解決這些問題,教師應當重視對幼兒的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育質量;將幼兒作為教育主體,促進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和思維的發展;充分利用鄉土文化和自然資源,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傳承民族文化。
參考文獻:
[1]劉淑紅,邊學燕,鄭瑞霞,洪文梅.甘南藏區農村L幼兒園漢語教育現狀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8(05).
[2]林剛.甘孜藏區學前教育現狀分析與思考[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