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巖
摘 要: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在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聯系現實生活,激發真實感悟,才能提升寫作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要注重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鼓勵自由創作,激發學生潛能;引導學生立足現實生活,寫出切身感悟;組織實踐活動,走出教室局限。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寫作能力;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8-0033-02
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眾所周知,增強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還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各科學習乃至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眾多語文教師對寫作教學進行了大量探索,但學生寫作還是存在模仿、抄襲、缺乏真實性等問題。要想有效提升寫作教學水平,教師就必須正視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采用有效的措施化解這些問題,如此才能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初中語文寫作指導策略進行研究。
一、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
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到寫作教學質量。在傳統寫作教學中,教師往往借助“范文”讓學生進行模仿,刻板地講解范文,機械地講解作文結構,導致學生存在抄襲、模仿等問題。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師應當有意識地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引入多姿多彩的內容,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寫作主動性。
例如,在“人物特點”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美術作品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比如,教師可以借助羅中立的《父親》這一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學習抓住人物特點的方法。首先,設置問題。《父親》中,父親的服飾是怎樣的?他的手是怎樣的?他的皮膚是怎樣的?他的眼神是怎樣的?設置這些問題,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描寫人物特點的方法。然后,討論問題。教師引導學生立足上述問題,開展問題討論。面對直觀、生動、多彩的美術作品,學生普遍都表現出較高的積極性。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從眼神、皺紋、微笑、牙齒、手掌等角度詳細地描述了《父親》的人物特點。最后,優化總結。經過總結歸納,學生描述了作品中父親的特點:他頭裹白布,臉上布滿了歲月刻出的皺紋,眉弓上有密布的汗珠,干裂的嘴唇、半張的嘴、端著水碗的手,似乎都在訴說著他剛剛經過一陣辛勞,他是一個辛勤、質樸、堅韌的老年農民。如此一來,學生就抓住了人物特點。
在上述案例中,語文教師借助生動的美術作品,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熱情,并借助課堂討論,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寫作學習,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能。
二、鼓勵自由創作,激發學生潛能
學生作文內容沒有新意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對學生限制過多,設置了很多“條條框框”,致使學生局限于教師的思維模式,最終導致學生缺乏創作能力。不同學生擁有不同寫作潛能,教師不能對學生過多限制,而應當立足學生個性優勢,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創作,以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要讓學生大膽創作,自由表達,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增強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發揮聯想和想象”教學中,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個性潛能,引導學生開展自由創作。比如,如果學生擅長寫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寫《皇帝的新裝》新編,以引導學生放飛想象;如果學生擅長寫記敘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年后的一天”,以幫助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如果學生擅長寫散文,教師可讓學生超越時空,聯想真實的自然風光,以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等等。當然,這種自由創作,并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應當在發揮學生想象力的基礎之上,讓學生結合自身個性天賦,進行個性化的創作。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寫作優勢開展自由創作,讓學生寫出特色,這對于開發學生寫作潛能和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具有促進作用。
在上述案例中,語文教師立足學生個性創作潛能,鼓勵學生張開想象和聯想的翅膀進行自由創作。如此,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還可以發揮學生個性寫作優勢,從而有助于讓學生創作出具有新意的文章。
三、立足現實生活,寫出切身感悟
學生作文存在機械模仿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學生沒有有效結合自身現實生活寫出真實感悟,作文內容蒼白、空洞。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出能激發學生切身感悟的環境,鼓勵學生回歸生活,引導學生認識生活、觀察生活、思考生活,成為生活中的有心人,并指導學生立足自身生活經驗,寫出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例如,在“寫出人物的精神”教學中,教師發現學生所描述的對象多集中在家人、教師、醫生、警察等傳統“奉獻型”人物上,很少思考其他職業所體現的“人物精神”。在這種思維模式影響下,學生難以寫出具有新意的作文。為了化解這個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現實生活,從各種職業(如程序員、建筑工人、環衛工人、服務員等)、生活小事(即學生與從事某個職業的人的一件小事,如看音樂表演、做環衛志愿者等)、個人感悟(積極的、消極的、正確的、錯誤的、需要積極探索的等)角度出發,讓學生寫出自身真實感悟,寫下自身真情實感,這樣可以讓學生的作文更為豐富、飽滿。比如,“生活小事”這個主題討論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探索各種職業背后的精神,如程序員所代表的嚴謹、細致精神,環衛工人所代表的奉獻、犧牲精神,等等。如此一來,學生對“人物精神”的理解就會更為全面、系統。
在上述案例中,語文教師立足于學生寫作內容脫離生活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現實生活,幫助學生從生活小事出發,寫下自身真實感悟,幫助學生突破傳統寫作思維局限,促使學生不斷提升創作水平。
四、組織實踐活動,走出教室局限
初中生還是未成年人,他們缺乏生活經驗,對現實生活的認識還比較表面。在傳統寫作教學中,教師往往把學生局限在教室“方寸之間”,很少帶領學生真實地感悟生活。這樣不但影響了學生寫作積極性的提升,還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師應當注重組織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讓學生進入真實的生活場景,發現、感知、體悟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學生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例如,在“景物描寫要抓住特征”教學中,教師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開展郊游活動,讓學生參觀學校周邊的公園、農田、河流等,讓學生將自己所見、所思、所想記錄下來,整理成具有自身真實感悟的文章。相較于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生顯然更喜歡課外活動。單調、沉悶、嚴肅的課堂寫作環境相比輕松、自由、多彩的自然環境,更能提高學生寫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會有感而發,有話可說,寫作內容就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重復。當然,教師也應當發揮指導作用,引導學生立足“景物描寫特征”開展話題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從更多角度認識自然景物,從而幫助學生不斷豐富寫作內容。
在上述案例中,語文教師突破了教室局限,組織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帶領學生進入真實的生活場景進行實地考察。這樣,不但提升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還讓學生有話可說,進而提升了寫作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生各科學習、人際交往、未來發展存在息息相關的聯系。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注重寫作教學,認真研究學生寫作中存在的不足,轉變教學觀念,探索和分析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彌補學生寫作中的缺陷。要注重組織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立足現實生活自由創作,讓學生有話可說,使學生寫出真情實感,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蘇鷺紅.單元文本助推學生寫作能力提升[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02).
[2]廖倫姬.初中語文文本閱讀滲透寫作指導策略——以人物描寫賞析練筆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04).
[3]陳伏蘭.隨筆寫作:初中語文寫作指導的突破口[J].基礎教育參考,2016(07).
[4]林國清,鄭曉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寫作指導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5(23).
[5]馬福海.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教學思考——“以讀悟寫”[J].語文學刊,2013(13).
[6]陳志遂.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指導方法[J].教書育人,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