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偉光 郭娜 喬巍
【摘要】因為不同層次的高校辦學定位不同,大多數的民辦普通本科院校的課程體系設置還不完善,高校教學過分追求理論知識的掌握,輕視了實踐教學內容。文章主要針對民辦院校生物專業應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構建進行了探討,并結合實際問題提出了相應建議。
【關鍵詞】民辦院校;生物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民辦高校生物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GBC1317115)。
民辦普通本科院校的出現,是國內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隨著國內高等教育快速發展,教育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進一步的提升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已經成為民辦普通本科院校的關注焦點。
一、民辦院校生物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的現狀
民辦普通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培養的人才,主要服務于制藥、食品、環境以及農業等多個領域。教育內容可以細分為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綜合教育三個層面,課程體系創建的重點是對專業教育課程進行設置。在實際的專業課程設置過程中,要對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進行有效的區別。積極深化專業知識的拓展改革,加強應用技能的實踐訓練。開設生物工程專業的民辦普通院校不少,但有的學校是由專科升級為本科的,因此辦學的基礎理念和范圍存在較大差異[1]。
(一)課程體系設置重理輕工
生物工程專業屬于生物工程技術和化學工程技術,被廣泛地運用于醫藥、食品、化工等領域。生物工程專業的發展是建立在理工結合的基礎之上的,生物工程主要探討的是生物技術產業化所遇到的問題。生物工程專業人員不僅要具備生物學基礎知識,而且要掌握各種工程技術的內容。課程設置強調對于數學、化學以及工程制圖的掌握,為學生的自主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民辦普通本科院校的生物工程專業課程設置要充分地發揮院校自身的優勢。院校以前的課程設置過分依賴理工科辦學優勢,生物學課程設置也非常多,實踐性工程科目的設置卻非常少[2]。
(二)實踐環節過程控制非常薄弱
在實際的民辦普通本科生物工程專業就業中,應用型人才更多地存在于企業的一線崗位之中。人員不論是在生物技術和工程領域的設計、生產、管理以及新技術的研究的哪一個環節,都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在民辦普通本科高校教育階段,要適當地進行專業知識的拓寬,強調工程實踐能力的提升,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生物工程專業的實踐活動經驗也應該更加豐富,包括實驗課程、課程設計、實習以及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等環節。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對常規基礎儀器的使用、維護、保養能力進行提升。積極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對社會環境的認識。保證學生可以熟練掌握各個生產設備的操作流程,積極學習工藝流程和檢測層面的知識。因為院校附近生物工程領域的企業較少,各種實踐都是非常簡單的,涉及企業生產過程的實踐機會較少,實習參與的效果非常差。
(三)課程的基礎理論存大量的交叉重復
民辦普通本科院校培養的生物工程專業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學生對于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具有強烈的實用性目的。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院校都在積極追求教學體系的完善。這樣不僅能形成大而全的課程格局,而且課程內容越來越多。這同課程設置的初衷不同,而且不同課程之間也存在很多重復和交叉。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就要對于課程涉及的內容進行選擇性的講解。但有可能所有的課程都避開了這一知識點,經常導致學生掌握的知識存在欠缺和重復。
二、民辦普通本科院校生物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思路
在進行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學校要求學生對生物技術和專業化科學知識等內容有全面的了解,以便將來在生物工程技術領域工作時,可以充分地發揮自身的才華。因此,民辦普通本科院校的課程體系建設要始終圍繞提升人才能力的目標,將學生就業方向作為工作依據,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強調生物工程專業的基礎知識掌握和實踐教學的同步進行,強調人員個性化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素養,最終幫助學生完成從學習到工作的完美銜接[3]。
(一)強調專業基礎知識掌握
始終按照“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思路,通過課程體系的設置來保證專業課程的學分占比。適當增加學生的工程類課程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生的工程素養。讓學生在具有扎實的工程學基礎的同時,可以勝任現代化企業的工程設計、參數檢測等工作崗位。在進行課程設置的過程中,要積極地協調課程之間的各種矛盾和沖突,即高效地解決內容重復交叉的問題。學校要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學習階段,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不斷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將學生專業教育和應用能力、開發研究能力有效地融合起來,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強調實踐教學的進行
實踐教學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發展短板。在生物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中,要不斷增加實踐教學的比例。從易到難、由內到外地進行實踐教學,搭建起由實驗課程、專業見習等環節組成的實踐教學體系。將實驗內容更好地分化到實踐教學的每一個階段,逐步地對學生的實踐行為進行規范。同時,實踐活動體系的實施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并且可以促進教師對于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優化和創新。
(三)凸顯出自身的特色
民辦本科應用型院校的發展軌跡不同,專業課程設置也有長時間的自我發展階段。學校區域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及產業發展特點影響到課程設置。生物工程專業設置要充分發揮出學校的自然優勢,積極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市場監督。保證生物工程專業課程的設置具有更加明顯的院校特色和區域特色。在實際的課程設置過程中,學校要在專業課的層面突出個性化的發展特點。對于課程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和拓寬,進一步增強學生對生物工程專業的興趣。
三、民辦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民辦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課程設置是建立在生物學、化學等基礎工科內容之上的。實際的課程設置要始終遵循人才綜合素質提升的目標,以知識、能力以及個性協調發展為途徑,系統性、綜合性地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道德素養。同時,還要強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形成更加高效合理的生物工程人才管理體系。
(一)搭建起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積極培養出符合社會和企業發展需求的專業性技術人才,結合院校自身的特點,充分運用課堂教學、實驗學習以及校園活動三個層面的培養平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發展能力和公共能力。針對每一個教育平臺進行優化,形成更具針對性的發展方案。
(二)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加強教學管理和控制
在進行專業知識培養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價值,保證校外實習基地的效益最大化。形成有實驗課程、實驗設計以及專業實踐等不同階段組成的實踐教學體系,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考核標準。
第一階段,基礎技能實驗。主要包括無機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以及分析化學實驗等。學生通過這些實驗能夠更好地掌握基礎設施的操作技巧。這一階段的重點是基礎操作和規范化訓練,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養成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第二階段,專業綜合實驗。包括生物工程綜合實驗和發酵工程實驗。生物工程專業的實驗教學內容要專業化,更具特色。同時,要積極地與生物技術和化學制藥工程專業進行區別。課程要兼顧不同的發展需求,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驗技能,養成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
第三階段,應用實踐階段,主要包括創新性實驗、課程設計以及生產實習等環節。讓學生更加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能夠積極地對自身知識體系的不足進行補充,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和創新意識,積極參與到經濟發展和企業改革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生物工程產品的設計生產,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四、結束語
民辦院校結合自身教學特點,形成具有特色的辦學優勢。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而且可以為院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在生物工程專業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院校的實際情況,對于市場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進行探索。學校要深刻貫徹科學發展觀,打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廖潔丹,鄧樺,黃福強,等.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8,5(41):50-51,54.
[2]胡紹振,宋體祥,唐碩,等.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調查報告[J].科技資訊,2015,13(14):150-151.
[3]馮唐鍇,韓文華.以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的生物工程本科專業課程體系研究——以景德鎮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為例[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3,28(0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