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碧鳳
【摘要】新課改要求中職學校與其他各層次學校一起,將英語技能大賽和英語教學相互結合,以提升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文章先就英語技能大賽對中職英語教學產生的影響展開了說明,然后探索了推動英語技能大賽和中職英語教學相互結合的策略,以提高中職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中職學校;英語技能大賽;新課改;英語教學;相互結合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編號:GXZZJG2016B089)研究成果。
一、引言
隨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各層次學校應不斷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如高等院校、高職院校、中職學校等,從而為國家的建設輸出更多有用的人才。英語技能大賽的出現,燃起了中職生對英語的興趣。教師應采用某些手段或方法讓英語技能大賽和中職英語教學相互結合,一方面積極準備英語技能大賽,為更好展示學校實力搶得先機,另一方面培養英語水平更高的中職人才,從而為國家的建設奉獻智慧和才能。
二、英語技能大賽給中職英語教學帶來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1.以賽促學,創新中職英語的學習模式。目前,英語技能大賽一共分為四個過程。
第一,在線測評。該過程要求選手上機考試,即用電腦登錄測評平臺,并回答平臺中所給出的題目。這些題目基本上是單項選擇題,比較基礎,主要考查選手的職場英語應用水平。第二,情景交流。該過程通常是兩位選手同時參與。系統會隨機給他們抽取一組圖片,選手在看到圖片以后,首先有三十分鐘的時間進行準備,然后兩名選手可以根據自己對圖片的理解,在九十秒時間內用英語流利地描述出與圖片有關的內容,最后回答評委提出的問題。抽取的圖片通常和選手的日常生活和未來工作有關,并且評委提出的問題不會超出圖片范圍,情景交流對選手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第三,職場應用。在該過程中挑選出兩位選手組成一組,并安排一個與職業有關的場景,要求選手在該場景中完成相關的任務,并且選手全程只能使用英語進行溝通。這一過程對選手的應變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合作精神等都有較高的要求,否則無法順利完成任務。第四,職業風采。在該過程中選出兩名選手完成一個表演,這個表演既要體現出自己所學的專業,又要體現出自己未來職業的發展。
2.以賽促教,創新中職英語的教學思路。英語技能大賽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風采和才能的機會,而且讓教師之間有了更加難得的交流機會[1]。另外,“以賽促教,創新中職英語的教學思路”也是英語技能大賽開辦的宗旨。所以,本文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通過英語技能大賽創新中職英語的教學思路。首先,將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放在首位,并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這一能力。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入一些與英語技能大賽相似的活動,如“主題演講”“場景描述”“辯論搶答”等,不僅讓中職英語課堂內容更加豐富,而且使學習氛圍更加活躍。最重要的是,學生在比賽之前就已經嘗試接觸比賽活動,可以將之視為適應性訓練。其次,為了激發中職生對英語課程的興趣,教師應該借助活動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為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組,開展對抗賽,并對勝出的小組成員進行獎勵。該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團隊非常重要,而且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以此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3.以賽促評,創新中職英語的評價方式。英語技能大賽為評價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提供了新的方法。英語技能大賽不僅需要選手具備牢固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廣泛的知識面,而且要求選手能將英語知識順利運用到實際生活或未來職業中[2]。由此來看,英語技能大賽對選手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這也是中職英語教學需要關注的層面。為此,中職學校應該借助英語技能大賽對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改革,將過去的“重分數”轉變成現在的“重能力”和“重素質”。如此,我國中職學校才能不斷培養出綜合素質更高的人才。
(二)消極影響
1.忽視后進生,錯施“精英教育”。英語技能大賽在舉行幾屆之后,在社會各界尤其是教育領域獲得了高度認可。越來越多的本科院校、高職高專院校、中職院校試圖以此為契機展示本校的優勢,以此在社會上形成更廣泛的宣傳,有利于學校的招生和就業,有利于學校的發展[3]。如果想要學生在英語技能大賽中脫穎而出,從而成為學校宣傳的名片,那么比賽之前就需要進行反復的培訓和磨煉。當然,能有幸進入培訓隊伍的學生往往英語水平比較高,而英語水平中等甚至較差的學生,則毫無參加的希望。盡管所有學生都有平等參與英語技能大賽的機會,但實際上是尖子生之間的較量。所以部分學校為了本校的聲譽和未來發展,往往針對尖子生進行培養,忽視了后進生,忽視了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穩步提升。
2.過度依賴賽制創新教學方法。英語技能比賽為創新中職英語教學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教師通常在學校分配培優任務的壓力下,經常依賴賽制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創新。從其創新過程來看,中職英語日常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縮小版的英語技能比賽。讓學生無時無刻地處于比賽中,有可能會讓學生對這種賽制型的學習感到厭煩,從而對英語技能比賽和英語教學產生逆反心理。
三、推動英語技能大賽和中職英語教學相互結合的策略
(一)借助英語技能大賽的指示精神合理創新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師開展中職英語教學的初始環節,所以,為了將英語技能大賽和中職英語教學相互結合,有必要從教學設計這個源頭開始抓[4]。首先,中職學校在選定中職英語教材時,需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進行,而且必須與職業教育教學理念相符。特別是教材要將理論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才能更好地指導實際教學。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有必要借助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內容的呈現效率,從而讓整個課堂的教學氛圍更濃。最后,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有必要設置教學評價環節,這樣不僅可以及時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從而指導后期教學,而且能借助英語技能大賽評價標準,讓學生提前適應和了解比賽規則。總之,中職英語教師應該借助英語技能大賽的指示精神合理地創新教學設計,從發展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出發,培養學生在未來生活或職業中應用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
(二)在教學落實過程中要做到“以生為本”
“以生為本”絕不僅僅是一句改革口號,而是我國教育部門根據當前世界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我國人才培養的現狀提出的改革思路,是新課改中非常重要的理論之一[5]。堅持“以生為本”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采取一系列措施或活動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完美地體現出來。另外,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科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對教學內容加以確定,并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中職英語教學。通過走訪和調查發現,絕大多數中職生比較厭惡英語,更對英語課堂教學抱以不屑一顧的態度。中職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英語已經成為他們的“軟肋”,基礎差、興趣不足已經讓他們幾乎喪失了對英語的興趣,每次只能消極地面對英語教學。以這種狀態學習中職英語,勢必會對中職學校英語質量的提升形成頑疾般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走入到學生中間,了解他們對英語的真實看法,為他們排憂解難,答疑解惑,進而不斷消除他們內心對英語的恐懼。例如,教師可以把學生難以聽懂的聽力轉化成聽說游戲,從而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激發他們的興趣。
(三)豐富教學內容
由于中職生的英語底子薄,英語閱讀量非常有限,所以中職英語教師應該在課堂和課外合理增加相關的活動,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完成教學任務外,還需要多關注學生的課堂感受,為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供更多機會,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激發他們對英語的興趣。其次,為了進一步豐富中職英語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將生活中的場景搬到課堂中,帶領學生一起在生活場景中學習英語。例如,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接待國外游客是未來職業中極有可能遇見的事情,所以教師可以將一幅復制的畫作掛在黑板上,并利用多媒體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學生向“游客們”解說這幅畫,使學生得到職業歷練。
四、結語
總之,英語技能大賽的出現給中職英語的教、學、評都帶來了積極影響,但不可否認也帶來了消極影響,如學校忽視后進生和錯施“精英教育”,教師過度依賴賽制創新教學方法等。所以,針對英語技能大賽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在吸取其優點和剔除其缺點后,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英語技能大賽和中職英語教學的互相結合:首先,教師要借助英語技能大賽的指示精神合理創新教學設計;其次,在教學落實過程中要做到“以生為本”;再次,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從而為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提供師資基礎;最后,不斷豐富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邱曉娟,王秀君,張艷菊,等.論英語技能大賽與中職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15(06):123-127.
[2]呂琪.從職業能力培養看職業英語技能大賽對中職英語教學的推動[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5(12):21-22.
[3]楊艷智.職業英語技能大賽對中職英語教學課程改革的促進與啟示[J].職業教育(中旬刊), 2013(08):21-23.
[4]朱璐.從職業能力培養看職業英語技能大賽對中職英語教學的推動[J].科學中國人, 2017(24):317-318.
[5]魏雅雯.職業英語技能大賽對中職英語教學課程改革的促進[J].科教導刊, 2015(04X):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