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洪秀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陽光學校 四川 內江 641000)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除了讓學生學習語文知識以外,還需要特別注意提高學生的讀、寫、說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師要以發展學生的全面語文能力為重點,在小學時期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對學生學好語文知識以及個人的全面發展非常有意義。
積極的教學課堂氛圍能夠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加溝通交流。這需要教師擁有良好的綜合實力,不僅專業語文水平高,而且個人的綜合素養也要高。在教學中能夠以親切的語言與學生溝通,用積極的態度認真備課,做到換位思考,站在學生這個年齡段思考他們需要什么,如何進行授課。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都有表達的欲望,但是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上,有些學生由于膽小,害怕答錯遭到別的學生嘲笑,以至于想說也不敢說。
所以,要想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首先要促使學生敢于與他人溝通,大膽說出來。在課堂上要想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起表率作用,多以簡單易懂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多以有趣的故事來代替難懂的語文教學,培養與學生的良好關系。有些學生在進行口語表達時有可能需要他人的鼓勵、幫助、引導,教師在與這類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語言一定不要太復雜,比如詢問你最喜歡吃什么食物?你最喜歡什么顏色?通過這些與學生生活相關的交流內容,令他們能輕松回答上來,才會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敢于講出來,進而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還是以玩為主,如果不好好利用“玩”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訓練口語表達能力,而只是告訴學生們不要玩,多學習語文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會使教學效率低、教學質量差。很多學生都不喜歡教師在課堂上自顧自地講解教材,而且特別不喜歡一上課就坐在那里一動不動地直到下課,這樣往往會導致他們打瞌睡,沒有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就不會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就不能很好的起到訓練口語表達的作用。
利用小學生愛玩的特點,在課堂之上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打破沉悶的課堂,活躍教學氛圍。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通過講故事的形式,開展口語教學活動,拉近學生與教師間的距離,使學生對教師更加喜愛和信任。
比如教師在每節課開始之前,輪流安排1-2個學生負責講解一個故事,講解故事的內容不限,比如教材上狼和羊、烏龜賽跑等故事,也可以講解自己平時動畫上看到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故事。講解的形式不限,可以通過唱歌、表演以及模仿等形式,讓學生們自由發揮。學生在課堂之上通過講故事的活動增加了與他人交流的可能,同時還拓寬了學生們的視野,對語文知識充滿了興趣,敢于并樂于與他人交流,不斷訓練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有一些學生在課堂之上不發言,一是害怕發言,怕被別人嘲笑;二是不想發言,沒有興趣。針對后者的情況,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己身為人民教師的優勢,結合語文教材內容,為學生創建一個美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進行思考,進而與他人進行交流,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比如在講解語文教材中二年級第二冊“你最喜歡哪種動物”,教師通過PPT展示出各種小動物,只要學生們說出一種小動物,教師就把這種動物圖片放大,并放出該種動物的視頻,引發學生們熱議。學生們在教師創建的美好情境下,暢所欲言,激發他們對動物的思考,增加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個人的口語表達能力。但是教師要特別注意那些一言不發的學生,對于這些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進行語言表達,克服口語表達難的問題,使其全面發展。
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和教育學生尊重他人、學會傾聽,當其他同學在進行口語表達時,要認真傾聽,尤其是傾聽那些平時不愛發言的同學的發言。
總之,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十分重要,需要語文教師特別重視,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提前做好上課準備,關心學生,鼓勵學生,通過開展豐富的語言表達活動,創建教學情景,打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解決口語表達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