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秀
(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五四小學 青海 西寧 810001)
若想讓寫作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同時進行。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從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指導學生在閱讀時學習寫作的方法,在進行寫作練習時將自己的閱讀經驗進行實踐,從而促使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同步提升。但是現在有不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分開,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讀寫結合方面進行探索。
1.1 閱讀品質有待提高。現在小學語文鼓勵學生閱讀,學生的閱讀量基本可以達到要求,但是閱讀品質就需要有所提高。如今市面上的書籍很多都是經過了改編,只將中心情節保留,修飾類的詞句都有刪減,如果小學生選擇這樣的書籍進行閱讀,會限制學生學習閱讀材料的表達技巧。所以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引和幫助,選擇表達方式和內容都正確的讀物。使學生在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擁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1]。
1.2 寫作能力有待提高。高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小學到初中的過渡時期,如果僅僅只有普通的敘事能力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和課程標準的需求。但是真正的現實情況卻是很多的學生就停留在這一層次的寫作水平上,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的較少,寫作的技能不足,寫作的思維不能拓展,受到一定的束縛。所以這時的小學生應該進行寫作技巧方面的訓練,多接觸記敘文以外的文體類型來練習[2]。
1.3 閱讀與寫作教育分離。不少的教師認為閱讀和寫作是互不聯系的,將閱讀與寫作分開講授,完全忽視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的內在聯系,不能有效的將兩者結合起來彼此促進,共同發展。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閱讀,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為自己積累寫作的素材并且學習他人成功的寫作經驗。教師還要加強學生的寫作練習,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更輕松的在閱讀中理解文章的含義。
2.1 聯系教材尋找讀寫的結合點。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都是經過嚴格的挑選,都是適合學生學習和理解的文章,都具有深層次的文章內涵和精妙的寫作技巧,有利于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師在進行備課時要深入的研究教材,了解文章的內涵,將文章內容充分的挖掘。教師在語文教學時,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和結構進行分析理解,幫助學生在學習文章時逐漸的積累寫作素材,在體驗語文的魅力同時,獲得發散思維的體驗,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技巧。如《窮人》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反復閱讀課文后,指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在思考的時會體會到桑娜與漁夫的勤勞和善良,知道了兩人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德,桑娜與漁夫雖然物質上是貧窮的,但是精神上是非常富足的。教師可以讓學生感受過桑娜和漁夫的富足的精神后,對故事進行續寫,漁人一家收養了這兩個孩子后,生活將會有怎樣的變化呢?桑娜與漁夫一家將怎樣生活下去呢?讓學生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將故事進行合理的續寫,在學生編寫后向全班的同學講述自己編寫的后續故事。
2.2 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教師在語文教學時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教師還要為學生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將學生的閱讀面進行擴展,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基礎語文知識,從大量的閱讀中體會寫作的技巧與方法。學生在學習《草船借箭》時教師就可進行適當的拓展,為學生拓展《三國演義》這本名著,讓學生自己體會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劉備的仁政愛民、曹操的謀略超群、關羽的忠肝義膽等等,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班級中形成一股三國熱,這時教師就可適時的提出將自己對三國的體會書寫出來,以“我喜歡的三國人物”或是“假如我回到三國”等等為題,將自己的閱讀體會書寫出來。
2.3 加強寫作訓練。寫作是將作者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是將已學過的知識和積累的素材進行再定義和運用的過程。學生的寫作練習多了,就會對情感的表達技巧和文章的寫作形式更加的熟練,同時有利于學生在閱讀中理解文章,逐漸將閱讀的檔次增加,進一步積累更高級的素材。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命題作文訓練時,學生會首先依據教師所給題目進行思考,擬定提綱,然后在搜集相關的素材,豐富自己的文章。教師也要注重隨文練筆的作用,教師可依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寫作切入點,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鍛煉學生的某方面的寫作能力。漸漸的積少成多,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3]。
結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的寫作策略,是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輔相成,利用寫作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通過閱讀積累學生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技巧,提升寫作能力。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聯系教材尋找讀寫的結合點,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現在小學語文教育的中心思想就是將閱讀與寫作有效的結合,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能力,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