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燚
(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城北實驗學校 四川 營山 637700)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進行對分層教學法的運用,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個性特點的分析,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對學生的分層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對信息技術技能的掌握。因此我們主要針對分層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策略探究,促進信息技術課程的高效發展。
1.1 分層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各自基礎和個性的不同,在信息技術的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效果也是不同的,比如有些學生可能早就接觸過電腦,也有的學生可能根本就不了解電腦,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自己有著不同的情況,如果教師一味的給學生一樣標準,就很有可能讓學生感到困惑,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通過對分層教學法的運用,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分層教學,讓學生可以在適合自己的學習標準和指導下進行學習,這樣就可以很容易的獲得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2 分層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進行對學生的教學,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對信息技術的運用,但是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接受能力和知識基礎都不一樣,很多學生的實際情況都不相同,自然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效率也不一樣,不利于教師對學生的有效教學,而通過對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教師可以利用分層的方式進行指導,根據學生的情況教導學生不同的知識,安排學生不同的功課,讓所有學生都可以獲得進步,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
2.1 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加強對分層教學的重視。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都是對學生進行統一的教學,一樣的教學目標和評價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要達到一致的要求。這種教學方式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很容易讓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感到困惑,不能夠跟上其他學生的學習步伐,影響了課堂教學的理想效果。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認識到信息技術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不能僅僅針對一些優等生,還需要加強對一些學困生的指導教育,加強對分層教學的重視。
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班級學生的分析研究,針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進行分析測試,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開展對學生的教育分層。在實際教學中針對教學的目標、教學評價和學習態度進行合理的分層,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和實踐,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從而完成理想的教學目標。
2.2 根據學生個性特點,實施對教學目標的分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法的運用,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個性特點的分析,針對教學的目標實施合理分層,制定出高、中、低三個不同層次的目標,讓學生分別完成。教師在開課前就需要明確學生所處的層次,從而給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適應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畫圖”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安全高層次學生一些難的任務,比如學生利用各種色彩進行對單一圖片的拓展和豐富,要求學生有創造性;而對于中層次的學生就不能過高的要求學生,只需要讓學生能夠利用畫圖工具進行對單一圖片的繪畫操作就可以;對于一些低層次的學生,教師就需要幫助他們學習和掌握好各種基礎知識和操作手法。
2.3 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開展對學生的評價分層。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對學生的評價分層。學生本身由于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都是不同的,所以不能夠對學生進行同一的要求,讓低層次的學生一下子趕上高層次的學生,而是需要學生能夠在固有基礎上不斷的進步和提高,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一些低層次學生的鼓勵和提高,尤其是對于一些學習努力、態度良好的學生,更是需要教師加強支持和教育,利用對學生的評價分層,幫助學生避免各種錯誤。
綜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術分層教學設計和實踐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分層教學法的分析,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開展各個方面的分層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有效學習,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