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峰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第十中學 山東 青島 266000)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教學實踐模式,具有實踐探究性、學科歸納性、依據知識整合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相關理論,著重對新教學方法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進行探究,以達到提升學生英語語言整合能力,保障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翻轉課堂不僅能夠提升英語閱讀的整體水平,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這種教學模式能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優化學生的閱讀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引導學生要熟練精確背誦和理解課文中的單詞、詞匯、句型、語法,同時也要熟練運用定語從句,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學生學會如何閱讀英語文章,把握英語閱讀的方式,能夠運用自己的話語來闡述。
2.1 課前活動。翻轉課堂強調學生自主預習,科學的課前預習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用。第一,教師作為翻轉課堂的實施者,應該結合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情況,制定閱讀教學導案,在其中要體現閱讀教學的重難點,同時也要體現閱讀教學的意義,引導學生在科學的方法下,認真進行自主預習。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精心制作微視頻。微視頻是學生自主預習的前提,也是學生科學預習的基礎。微視頻的時長應該控制在10分鐘以內,微視頻的內容要精華且具有引導性、激發性。在微視頻中,教師要注重講課與練習的充分結合,既要呈現閱讀方法、句型分析、關鍵詞匯解讀等關鍵內容,也要補充一些練習的內容,實現學與練的有機統一。此外,為了檢驗學生的能力,做到自主預習與自主測驗的結合,教師還應該在微視頻中增加一些自主測驗的環節,以便引導學生及時檢驗自己的學習水平。第二,在翻轉課堂中,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翁。因此,學生自身應該認真對待預習階段。學生按照教師提供的導學案進行認真預習,認真觀看教師提供的微視頻,及時通過自主測驗來檢驗自己的預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水平。特別是在觀看微視頻的過程中,應該將難以理解的、不容易懂得的內容做好記錄,以便在課堂學習中,能夠更有針對性的學習,達到扶弱固強的學習目的。同時,學生還應該自己制作錯題本,將自主預習中遇到的錯題集中起來,定期重新檢驗,真正消化錯題。
2.2 課堂活動。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課前活動是基礎,也是關鍵,而課堂活動是升華部分。與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相比,在翻轉課堂中,課堂活動是相互討論和答疑解惑的主要陣地。學生在自主預習的過程中,能夠及時了解自己的薄弱環節和問題所在,那么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便更具有目的性。首先,教師應該將課堂的前半段時間交給學生,由他們來相互討論,互相交流,全面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以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將預習中遇到的難題,共同互相交流來實現組內消化與解決。若小組成員在激烈討論的過程中,仍然無法解決難題,那么教師應該及時總結共性問題,統一進行難點闡述。最后,在英語閱讀課堂的后半段時間,教師結合學生預習中的問題,結合學生的小組學習情況,針對性地進行授課。
2.3 課堂英語內容的模塊化分配。翻轉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有效分配,教師主導講解與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我們將這種課堂實踐過程,定義為模塊式的綜合研究,這是確保翻轉課堂英語閱讀教學實踐過程的有效關聯的基礎。我們以上節中提到的關于“school”內容為例,教師通過“關于上學第一天的回憶”的討論課題,引出閱讀教學內容,但教師并不是直接進行單詞講解,而是要求學生默讀課文,然后逐一講解英語課文內容。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通過小組代表回答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對新詞匯的自主學習、探究內容進行陳述。而學生在小組互動的過程中,能夠準確的從課文中尋找出“school、book、homework”等核心單詞,并結合課文內容,對單詞中引申出來的短語、句子的用法進行解析,課堂中學生與教師的討論,實現了英語閱讀內容講解的舉一反三。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分析,是現代教育模式實踐創新的理論代表。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新教學方式的實踐優勢,就要實現中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課前英語學科知識的有機整合、課堂英語內容的模塊化分配以及課后要點的重新梳理,實現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工作全面升級。因此,淺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將是中學英語教學工作實踐更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