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
摘 要:大學語文是民辦高校開設的人文類基礎性通識必修課,肩負著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弘揚人文精神的重任。新形勢下,大學語文教育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樹立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對此,結合該課程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考慮學生長遠發展,立足于民辦院校的辦學定位,科學選擇大學語文課程建設的教學路徑,將實踐教學與理論研究、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平臺搭建有機聯動,確保大學語文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的課程。
關鍵詞:文化自信;民辦高校;大學語文
習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增強大學生文化認同、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的應有之義。大學語文作為一門知性和理性相結合的課程,把人文主義精神塑造與語言學習相結合、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和學習世界各國優秀文化相結合,讓大學生正面感受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魅力,增強在多元文化場域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使其能積極投身到“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
一、民辦高校大學語文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許多民辦高校都開設大學語文課程,但只是流于形式,未能深刻領悟《大學語文教學綱要》提出的語文教學的理念“人文性和基礎性的融合”,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師資水平參差不齊
民辦高校大學語文屬于邊緣位置,不設專門的大學語文教師崗位,開課之初臨時從各個教研室找老師或者從社會上臨時聘請兼職語文教師。大學語文的授課任務絕大部分是由兼職老師完成,兼職教師大多一般由公辦院校退休教師、業余教師或者在職研究生組成。兼職教師的缺點是不穩定、流動性大。民辦院校的學生不喜歡大學語文,一定程度上老師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大學語文這門課對老師的要求很高,同樣一本教材,有的人教的非常好,換個人就索然乏味。所以,怎么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把課講得優美動聽,是語文教學成敗的關鍵。
(二)合班上課問題多
民辦高校為了節約經濟成本,采取大班上課的形式,一般兩、三個班級合在一起上課,人數達100人以上,教學效果很難得到保證。長此以往,教師上課的狀態大打折扣,教學質量大大降低,從而引起學生的厭學。
(三)教學方式單一
課堂上主要是通過老師的講授傳遞知識,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沒有把學生學語文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不能做到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壓制。
(四)課程評價功利化
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一味從課本知識角度進行課程評價,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的總結和動態評價,進而導致課程評價僅僅依靠分數來衡量,失去了課堂教學評價的價值。
二、文化自信視角下民辦高校大學語文課程建設的路徑選擇
一個民族最可怕的不是貧窮,也不是愚昧,而是沒有自信,沒有志氣。文化自信的培養和大學語文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對于當代的民辦高校而言,圍繞如何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視角開展教學改革,讓大學生在雋永深邃的教學內容中烙上文化自信的標識,成為了大學語文教育改革的終極目標。
(一)打造一支優秀的精英教學團隊
為了改變民辦高校大學語文教師師資匱乏的現狀,必須聘請一批高素質的專職語文教師,要求他們具備以下基本條件:一是要有敬崗愛業精神;二是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人文素養;三是要有課堂的駕馭能力;另外,還必須要有深入淺出的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小班制授課
大學語文一般采取合班上課,人數太多,很難達到良好教學效果,教師很難掌控課堂紀律,無法開展師生互動,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要想改變這種現象,從源頭上完善教學制度,實行小班上課,良好的上課環境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深入探索和創新教學方式
當下諸多高校大學語文課堂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熱情不高,學習的目的功利化,只是單純的為了賺取學分,在課堂教學和考試內容方面,偏重文學知識的記憶而忽略了情感交流的文學鑒賞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新的課程改革理念下,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形成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可以采用任務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翻轉課堂、文學經典研讀等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親身體驗文本的文化內涵,從而增強對文化的自信。
(四)課程評價體制的重建
傳統的語文教學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僅僅是通過一次考試、一張試卷來決定。這種傳統的課程評價模式不符合當今素質教育的要求,也培養不出創新型的人才。因此, 改變傳統的語文課程考核評價方法,形成多元的評價模式迫在眉睫。新形勢下,課程評價模式由注重評價結果轉化為學生學習過程的總結和動態評價,引導學生樹立學在平時,考在平時的觀念,促成學生形成平日學習的良好習慣
總之,文化自信是國家和民族進步的基石,民辦高校的大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積極研究大學生缺乏文化自信的當前狀況,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文化自信的培養開拓出切實有效的路徑,使文化自信能和大學語文教育相融合,以達到增強大學語文教育的實效性目的。我們堅信——只有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來探索民辦院校大學語文教學實踐改革之路,就一定可以實現中國民辦院校大學語文教育改革的崇高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小虎,張清宏.探索民辦院校大學語文教學實踐改革之路[J].西安歐亞學院學報,2009(7):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