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轉化為多個企業之間組成的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最終會轉化為企業資金之間的競爭。而且根據供應鏈的傳導機制。一個企業出現危機就會連同整條供應鏈上的企業都面臨危機。所以對供應鏈節點上企業的財務風險做評估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對以B公司為核心企業,三家供應商和三家不同的代理商組成的九條供應鏈進行財務風險評估。不僅可以得出各企業財務風險水平。還可以清晰看出每條供應鏈風險的高低,為公司領導層選擇供應商和銷售商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熵值法;供應鏈;財務風險;供應鏈財務風險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9)10-0105-03
一、企業供應鏈財務風險評估概述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企業之間供應鏈的競爭越發激烈,而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使得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日益緊密。所以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就轉化為合作企業組成的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供應鏈由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或代理商、客戶組成一個網絡機制。它們各自都是一個單獨的經濟體,但為了實現在商業上的合作和多方互利共贏的目的,就使得每個企業都要協同合作,實現整條供應鏈上利潤的最大化。
在商業的迅猛發展和供應鏈日趨復雜的環境下,企業會由于多方因素的制約而導致供應鏈節點上的各個企業面臨諸多風險,如果一個企業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整條供應鏈面臨很大的風險。因此供應鏈風險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而在企業運營中。資金則是支持一個企業運營的根本,財務管理則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所以對企業供應鏈財務風險評估的研究是至關重要的。
二、B公司供應鏈財務風險評估概述
B公司是美股企業,如果它的股票有所變動,則會影響整個美股市場。所以對以B公司為核心進行供應鏈的財務風險評估是很重要的,不僅可以很好地把控其供應商和銷售商的財務狀況,還可以為公司的決策層選擇銷售方式提供了很好的依據。B公司在中國一直有著非常好的運營方式和銷售方法。除了有著自己專有的大型供應商外還在中國以不同的方式進行銷售,分別是自營店、人員銷售、代理商銷售、網店銷售、分銷商銷售以及OEM代工銷售。本文研究以B公司為核心企業,三家供應商A1、A2、A3和三家不同銷售方式的銷售商c1(網店)、c2(分銷商)、c3(OEM代工)組成就九條供應鏈的財務風險評估。
三、熵值法在企業供應鏈財務風險的應用模型
不同的財務指標可以單獨反映企業的不同風險,所以要選取多項指標進行評估。由于財務數據分析必須準確可靠,而且熵值法是根據各項指標值的變異程度來確定指標權數的,這是一種客觀賦權法,避免了人為因素帶來的偏差,所以本文選取熵值法來計算指標權重。
(一)熵值法模型
,
1.評價的指標選取
假設i個評價指標,j個評價對象,可得評價指標矩陣:
2.數據的趨同化和標準化處理
正向指標和負向指標我們要將其趨同化處理,趨同化要結合指標評價對象對最后的評分作用進行處理,為避免指標的數值在熵值計算時出現熵值無意義的情況,我們對所有指標進行非負化和平移處理,對于正數的指標采用正效應處理。對于負數的指標進行負效應處理,公式如下:
四、基于熵值法下B公司供應鏈財務風險評估
在供應鏈財務風險方面的研究,賈煒瑩,劉永勝,張劍根據熵值法的研究對某公司27條供應鏈做出了財務風險評估。吳淑艷通過引入熵值法建立了不同生命周期條件下供應鏈核心企業的財務風險評估模型,使建立的指標更加客觀具有針對性。邱映貴,馮自欽,程國平研究供應鏈視角下對財務風險傳導模式及傳導機理進行論述,對如何讓研究供應鏈財務風險起到了很大的論述作用。張海風,郭瑋通過研究供應鏈的制定以及財務風險管理模式,找到兩者的結合點對其定義也有很大的幫助。阮旭華用熵值法做模型,通過風險等級劃分,研究高校的財務風險等級,更進一步給出其定義。
通過以上文獻綜述,本文對供應鏈財務風險定義給出進一步解釋:供應鏈上的各節點企業財務的資金籌資、投資、運營和發展過程中,由于多方因素制約導致的財務數據出現偏差而出現的財務風險。為了獲得更準確的財務風險評估。本文選取各企業財務的多項指標通過確定權重對供應鏈財務風險進行評估。從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營運風險、發展風險四級指標進行評價分析。
(一)以B公司為核心企業的財務指標供應鏈的組成
以B公司為核心,三家供應商,三家銷售商共組成9條供應鏈,見表1。
(二)財務風險等級標準確定
本文結合吳淑艷的生命周期視角下供應鏈核心企業財務風險評估和賈煒瑩,劉永勝,張劍基于信息熵法的供應鏈財務風險評估對最終綜合得分的財務風險水平等級的劃分,以及對各個企業的風險評估值和最終供應鏈的總體評分值擬定最終的供應鏈財務風險的等級標準(見表2)。
(三)熵值法下供應鏈財務風險評估
1.供應鏈節點企業評價指標選取,見表3。
2.評價指標矩陣的建立,見表4。
3.由本文建立的評價模型得出熵權數,見表5。
4.供應鏈節點上各公司財務風險評分,見表6。
5.9條供應鏈財務風險評價指標的綜合得分,見表7。
6.以B公司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財務風險評估結果分析及建議
結合上文9條供應鏈的綜合評分和供應鏈財務風險等級評分標準對9條供應鏈等級做了劃分,見表8。
由上文各公司的財務風險得分可以看出在供應鏈A1B1C1中,A1公司的綜合財務風險評分相對較低,而C。的綜合財務風險很低,所以整體供應鏈財務風險相對最低,說明B公司選擇網絡銷售途徑是財務風險相對最低的。最后供應鏈A2B1C2、A3B1C2、A3B1C3的高財務風險,是由于A3和C2公司的綜合財務風險評分較低,所以三條供應鏈的財務風險最高,說明B選擇直銷方式銷售是財務風險相對最高的。
由于對B公司的供應商與銷售商的選取樣本的局限性,對B公司選取供應商和銷售商的建議只限于本文所選取的公司。因此對于上文的分析,建議B公司最優選取A,公司作為供應商,以網購為銷售方式的C1作為銷售商組成的供應鏈。其次,B公司可以選取A,公司或A:為供應商,以網購為銷售方式的C1或以C3代工(OEM)為銷售方式的銷售商任意組成的供應鏈。由于供應商A3和銷售方式c2公司的財務風險評分相對較低,因此不建議選擇這兩家公司組成的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