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梅
? 【摘 要】現在高考考察能力的重要核心是高中歷史核心素養,掌握和了解歷史核心素養對于當下學生的素質教育及人文修養有很好的作用。學生的核心素養被列入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的自我歷史思辨能力在歷史文化的熏陶下也能得到培養和提高。本文對核心素養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教學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如今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不僅是歷史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可以全面了解歷史發展進程和發展規律,更是將對學生歷史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的培養放在教學的首位,我們要保證歷史教學對學生的終生發展產生一定的現實意義,這也是對21世紀的教育教學提出的新挑戰。
一、高中歷史核心素養下學生需具備的能力
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分為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五大方面,從這五方面對歷史進行認識,要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并幫助學生建構正確的歷史認識。歷史教材是高中生學習歷史的重要工具,此外,還可以通過相關歷史節目、歷史方面的書籍拓寬學生的歷史視野。歷史包羅萬象,承載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豐富的歷史知識,更要具備跨學科的學習能力。我們要明白,現在的歷史學習不再單單是對知識點的考察,更多的是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綜合運用,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學習,可借助《論語》中孔子的思想主張,以及孟子、老子等人的主流思想,因為文學藝術的發展史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和知識儲備量。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策略探究
1.通過微課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現在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時俱進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唯一方式。教師可利用微課的形式改變學生對傳統歷史課堂枯燥乏味的印象,使歷史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相較于傳統課堂,微課時間短,在傳統教學模式下,45分鐘歷史課堂要完成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而微課內容精簡更受學生喜愛。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中,從夏商周開始到明清結束,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技術將這些內容進行匯總精簡,將各個朝代的政治制度進行對比講解,使學生印象深刻。
2.運用小組合作開展歷史學習探究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授課,對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行適當引導,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思維碰撞,提高學生對歷史探索的欲望和興趣。高中歷史核心素養概念中的唯物史觀,是正確認識歷史核心理論的指導思想。在歷史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辯論,例如,學習人教版《現代中國的外交》時,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鄧小平先生在新中國初期外交中提出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是否適用于當時時代的情況”辯論,或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為我國步入世界的外交舞臺有哪些影響”進行討論。在課前將辯論或討論的話題布置給學生,引起學生的思考和心理上強烈的求知欲,并給予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將自己的質疑勇敢地表達出來。
3.運用生本理念打造學生主體課堂
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在講臺上揮汗如雨將自己的知識傾囊相授,學生則在課桌前聚精會神地將教師傳授的知識點拼命往自己腦袋里“裝”,這樣的教學課堂已經落伍,不再被學生所接納,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們開始向往“外面”的世界,傳統的教學課堂只能讓他們感受到壓力。新課改要求,現在學習課堂要致力于打造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課堂。教師要大膽改革,摒棄傳統教學中不適用于現代學生的教學方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中《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教師可將講臺交給學生,在課前教師將本節課的問題和疑點拋出,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查詢相關資料,對教師的問題和本節課的知識內容進行了解,在課上讓學生走上講臺把自己查詢得來的答案講出來,由臺下的學生補充,最后教師完善本節課的知識內容。
三、總結
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對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有幫助,對學生歷史思維品質和價值觀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對此,教師在教學時應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打造歷史高效課堂的過程中要注重核心素養理念的滲入,全面促進有效教學的實施,提升歷史學科的育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