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英文文獻中關于教師職業化/專業化(professionalism)的討論熱度逐漸增加,但其對應的中文譯法在學界和業界都沒有統一的版本。本文作者通過查閱權威詞典、平行語料庫、學術數據庫等公開資源的基礎上,提出該短語的建議譯文。
【關鍵詞】職業素養;平行語料;英譯中
【作者簡介】閔晨希(1990.02-),女,漢族,陜西渭南人,西北政法大學,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漢翻譯,英語教育。
近年教師培訓得到學界和業界的廣泛關注,由此引發一系列針對教師素養的深度探討。但professionalism對應到中文語境尚無官方譯本。有的學者看重教師作為專業教學工作者所應具備的高超教學水平,建議使用“專業技能/專業水準”;有的學者認為這個抽象概念強調精神內涵,主張使用“職業精神/專業素質”;還有部分學者指出該詞還包含從業余到專業的“職業化”過程,暗示職業化程度提高后可能帶來的地位及待遇升級。以下,作者逐步通過查閱現有權威英漢、英英雙解辭典,比照平行語料庫、明確提到該詞及其中文對應譯文的科普資源以及閱讀近年中國知網、谷歌學術兩家綜合型學術數據庫分別收錄的中英文相關主題論文關鍵詞和摘要的基礎上,嘗試捕捉當前語境下該詞的文化內涵,提出忠于詞源又適用于目的語語境的譯法。
一、雙語詞典
筆者分別查閱2013年出版的第2版《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2014年出版的第11版《韋氏大學英語詞典》、2019年出版的第5版《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詞典》以及2017年出版的第8版《柯林斯COBUILD高階英漢雙解學習詞典》。上述詞典都提到了“專業水準”和“(尤指體育運動)職業化”;其中韋氏詞典以專業運動員為例,指出該詞代表為獲得報酬或維持生計而從事某一行業的行為,朗文詞典偏重(在體育競賽中)雇傭職業選手的做法。此外,新牛津和朗文詞典都提出“職業精神;專業素質”,韋氏詞典強調某職業(人士)所特有的行為、目標和特質,而柯林斯詞典提出“專業性”,是技能和素質的合體。
二、專業平行語料庫
Tmxmall在線語料庫中,社科類及文化教育類平行句對中頻次最高的中文短語為“教師專業化”,其次是“教師專業素養”。此外,筆者在Linguee在線語料庫中還查到“專業精神”“敬業精神”“師資”等高頻對應譯語,其句對主要為師資培訓主題,語境符合預期。
三、其他權威開放資源
MBA智庫百科的財經管理專業詞典在解釋該詞時,援引資深國際投資銀行家陳嫦芬的觀點:所謂的“專家”,是指在某個專門類別的領域里,成為一家;若此“專家”同時具備各項素養,方可稱為“專業”或“專業人”;“專業素養”包含:1.個人特質:自我覺知、性格突破性的相關學習;2.通情達理:對人事互動性的理解、服務精神;3.語言能力:雙向的溝通能力、文字的駕馭;4.個人習慣:禮敬心、自律與思辨能力;5.親切: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尊重、人文關懷;6.樂觀:堅實的正向價值觀、追求卓越的實踐精神。任教于清華、北大及臺大經管系的陳嫦芬還在全球著名的線上課程平臺Coursera上講授“職場素養與領導力”課程,其對應官方英譯名為professionalism and leadership。此外,臺灣醫生詹廖明義在討論醫療人員專業素養的博文中也明確將英文概念professionalism與中文的專業素養相對應。
四、國學術數據庫
筆者在全球最大綜合性中文文獻數據庫CNKI里搜索關鍵詞“教師專業素養”。吳琳琳、仲小敏從探究教學理論的角度,結合中外文獻的批判式閱讀得出教師專業素養概念的基本構成要素,即:開放的教育教學觀念;能力結構(反思、研究;全程教學監控;有效溝通交往;生成性教學設計);知識結構(多元文化知識;體現STS教學理念的專業知識;教學情境類知識);以及科學的專業態度與人本的專業精神。郭少英、朱成科進一步明晰了兩個概念的區別與聯系:教師素養可以理解為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而教師專業素養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素質和修養,是指經過系統的師范教育,并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逐漸發展而成的具有專門性、指向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素養,強調的是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標志性。考慮到近年來信息化時代的影響,詹秀娣、郝勇使用NVivo11分析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教師專業素養的要求的變遷,并由此預測我國未來會注重教師教育信息化、教師學科教學素養、教師專業意識等方面政策的制定與完善。
此外該數據庫除了幫助筆者進一步明確該詞在中文語境下的內涵,還提供其學術論文摘要和關鍵詞兩部分的英文自譯。需要注意的是,吳琳琳、仲小敏及郭少英、朱成科都將專業素養都翻譯為professional quality,而詹秀娣、郝勇則采用professionalism。而當筆者以“professionalism”為關鍵詞再次搜索,得到的相應中文文獻大多聚焦專業精神或職業精神,較為片面。
綜上,作者認為專業化、專業精神等短語雖然得到廣泛采納但其含義較為片面,只能代表原詞的部分含義;相較而言,中文語境中“專業素養”的內涵更符合professionalism的英文釋義。
參考文獻:
[1]郭少英,朱成科.“教師素養”與“教師專業素養”諸概念辨[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3,15(10):67-71.
[2]詹秀娣,郝勇.“教師專業素養”視角下國家政策變遷述評——基于NVivo11的政策文本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8,381: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