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冠元
(廣東省中山市東鳳鎮小瀝小學,廣東 中山 528400)
乒乓球一直是我國的優勢體育項目。在小學階段開展基礎性的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基本的興趣愛好,是保障我國乒乓球項目持久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教學中將單球訓練與多球訓練相結合,取長補短,構建更加全面的教學體系,是提高乒乓球教學效率的不二法門。單球訓練與多球訓練主要有以下幾點差異。
單球訓練是一種模擬比賽的訓練形式,往往是一對一的訓練;而多球訓練多見于一種技巧的機械重復,用于穩定、固化動作。這種差異,最明顯地體現在了訓練時間上,單球訓練所需時間往往長于多球訓練時間,這就使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按需進行選擇。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基于乒乓球教學訓練理論,筆者按照單球訓練是多球訓練2倍時間的規劃來進行課堂安排,這也是全面培養學生最佳的時間安排。多球教學訓練強度較大,在每節課上筆者都會安排一些“發球”“削球”等固定技術的練習,由于其節奏較快,學生體力消耗較快,所以給學生規定固定的組數,學生只需完成組數,固化基本的動作即可。同時,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多球訓練簡單地重復,也很容易使他們失去興趣、注意力不集中,這時,給學生安排單球訓練,讓學生自由一對一結組,進行“模擬比賽”訓練,“模擬比賽”中變化的多樣性能夠在很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勝心,從而保持課堂所需的活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如此即可將原本單調的教學課堂,有效進行了轉化,通過時間分布上的靈活控制,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顯然,對單球訓練和多球訓練的在時間上表現出的差異進行有效控制和利用,能夠讓課堂更加靈活,避免學生對單調的課堂產生厭煩,兼顧了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教學需求,可謂一舉兩得,扭轉了原來教學課堂低效的現狀。
單球訓練以“模擬比賽”的形式為主,訓練內容更加綜合多變,往往用來培養學生整體的技戰術能力和大局意識,幫助學生訓練實戰能力。而多球訓練更專注于某一類型的技能訓練,對提升學生“反手推擋”等專項能力有較好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據此對課堂重點進行考量,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教學組合。例如,在一次“反手推擋”練習課上,教師要求學生2人1組,訓練目標以能夠推擋50個來回為及格水平。這時,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密度,盡快幫助學生穩定動作和球感,教師要求學生進行多球練習,一名學生負責發球,另一名學生負責推擋。在經過大半節課的密集練習之后,學生很快就對“反手推擋”有了一定的掌握。這時,為避免學生只會“紙上談兵”,教師再讓學生按照此前一對一的練習組合,進行單球訓練,但在比賽的過程中,要盡量運用“反手推擋”這一剛剛學到的技術,并體會“反手推擋”在實戰中運用的技巧。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不僅技戰術的動作得到了固定,擊球更加標準,也能將這份感悟代入到實戰當中去,體會課堂內容的實際意義。顯然,通過這樣一堂課,學生的收獲是更加全面的,遠比之前傳統的教學課堂更能提升學生的乒乓球技術水平,幫助他們夯實自身基礎。
通過對訓練內容的把握,教師能夠更加靈活、有針對性地對單球訓練和多球訓練這2種方法進行選擇,從而避免課堂進行過程中一些無效過程帶來的效率損失,可讓課堂運行更加具有適用性,逐步培養學生對于乒乓球學習的興趣。
單球訓練和多球訓練理念與方法的不同,必然在訓練結果上導致較大的差異,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對這種差異進行理性把握,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發揮乒乓球訓練的效果,提升訓練效果。例如,經常進行單球訓練的學生,往往難以形成全面的乒乓球技術,許多學生甚至連發球都有問題,掉球現象較為嚴重;而經常進行多球訓練的學生,往往會專精于某幾種技巧,在重復的訓練中會逐漸形成自己的習慣和風格。基于此,教師在訓練時會刻意對學生進行觀察,發現經常“打比賽”的學生,就會把他們拆開,讓他們去跟多球訓練效果較好的學生一起“搭檔”;而對那些經常進行多球訓練的學生,則讓他們適當從多球訓練中抽身,適當進行單球訓練,通過單球訓練來體會乒乓球技戰術在實戰中的運用。總體來說,多球訓練是一種更為精準的、靶向性更強的訓練方式,因此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會有意識地讓學生針對“弧圈球”“削球”等技術動作,反復進行多球訓練,也只有在多球訓練中對這些技術有了較好地掌握,才能夯實自身的乒乓球技術基礎,為之后的發展鋪平道路。長期的訓練教學實踐也證明,這種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通過對訓練結果進行差異性的把握,教師能夠從更多的角度形成對單球和多球訓練的認識,從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更加清晰、精準地對2種訓練進行平衡,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最大化地實現訓練效果,防止某一種模式長期訓練所造成的效果溢出。
單球訓練風格多變,主要采用“一對一”的訓練方式,要求有較好的乒乓球基礎;而多球訓練則不同,主要采用發球器或多人陪練的方式,以某一種固定的路線擊球,幫助學生形成穩定、規范的技術動作,訓練潛意識反應。因此,這2種訓練方法可以互為補充,共同促進課堂訓練效果的提升。例如,在一堂弧圈球專項訓練課上,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全面地掌握技能,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5組多球訓練和1組單球訓練為一套訓練組合,進行重復練習。學生首先進行多球訓練,在5組訓練中逐漸把握弧圈球的手感,掌握弧圈球的動作要領,之后進行1組單球訓練,與剛才練球的搭檔在實戰中體驗心得,在擊球的同時,觀察搭檔對球的處理,找出其不足。在單球訓練結束后,2人再進行交流,相互找出對方訓練的不足,之后重新進行多球訓練。隨著這樣一個過程的循環往復,學生逐漸進入狀態,在不斷地修正和錘煉中,技術得到了穩步提升。
通過這樣的方式,單球訓練和多球訓練形成了有機結合,2種方式互為補充,起到了良好的訓練效果。同時,在這樣有機的組合訓練中,學生能夠一點一滴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與差距,在激發起學生興趣的同時,更能激發起學生的好勝心,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訓練當中去。
多球和單球訓練法是無數乒乓球教練員在長期實踐中逐步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較為成熟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這2種方法背后的理念進行把握,以更高的視角來進行乒乓球教學訓練設計,幫助學生更加科學地進行乒乓球的學習與鍛煉。小學階段的學生是我國未來乒乓球發展的中堅力量,教師要有足夠的重視,大膽突破,不斷創新,發揮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從根本上提高乒乓球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