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世巧
(甘肅省和政中學 甘肅 和政 731200)
伴隨著高中年級的升高。老師們都會發現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越來越不積極。這樣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就會使學生沒有學習的動力,老師沒有講課的動力,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對于高中英語課堂來說其實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對此,我讓幾名同學,反思自己的上課時的問題的情況總結歸納了以下幾點原因,希望與同行進行交流。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老師沒有將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在沒有貫徹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上課時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給學生強行灌溉知識,讓學生當聽眾,而不能參與其中,學生在課堂上過于的被動。這樣無論是對學生的吸收還是對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都是不利的,教師在上課時應該注意課堂關系的把握,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其實是有利于課堂順利的進行的。只有當氛圍輕松、融洽了,學生吸收知識,自然會加快,而且學習的意愿也會更強。其實,學生不回答問題,無非出于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不會回答
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有的學生確實跟不上課堂的進度。對于老師用英語提出了問題,本就是似懂非懂。更何況,讓他用英語來回答。長此以往,他們便放棄了回答問題的想法。遇到問題只會低下頭,這樣更不利于他們的思維的鍛煉。
第二,不敢回答
這是指學生對問題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由于問題有難度;或是自己準備的不夠充分,怕自己回答的不好,讓同學覺得自己愛出風頭;或者是在全班同學面前回答不上問題很尷尬,因此干脆不回答。
第三,沒有必要回答
老師提出問題后,一定會有更積極的同學搶著回答問題。因此,自己沒有必要和他們去爭搶。而當沒有人舉手時他看到大家不舉手,自己也就不愿意回答,久而久之,產生了從眾心理。
對于以上幾點原因,我認為這種心理是很正常的,我們教師需要先去學會理解,體諒,包容學生的這種心理,不要給他們增加壓力,盡最大可能的用我們的耐心與理解,去鼓勵他們勇敢的邁出這第一步,在他們做出了這樣的嘗試后,我們及時的給予他們一些反饋,就會讓他們信心大增,所以我們需要對這些心理采取一定的對策,來改變現在的局面。
第一點,教師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學觀念。課堂應由教師為主導,學生是主體。與學生建立平等新型師生關系,而不能憑借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和在學生中的權威,對于學生積極的問題和不同的看法,有挖苦諷刺的行為,而是要欣賞他們,發現他們的優點,并鼓勵他們,采用更加委婉的方式來將其的思路,引導到正確的點上。
當學生與老師之間有了信任,理解與寬容。那么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積極主動地去找老師探討問題,在課堂上積極的回答。
第二點,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和諧的課堂氛圍對于學生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來說是大大的有幫助的。他可以把同學們的情緒調整到一個很高漲的節點。這時他們對知識的學習與吸收能力,是自己的最佳狀態所以教師在講課時,應該精神飽滿,洋溢著激情,并對同學們表示出自己的關懷。營造出一個良好輕松愉悅的環境,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去吸引學生,帶動課堂的氛圍還可以采取多種靈活的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方式。
第三點,把握全班同學的同時還要照顧到個體。設計好不同層次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于學生的回答要做出正面的回應無論學生回答的對錯與否,都要給他們正面的回答。如果學生回答錯了不應批評也不應該嘲笑,即使他們沒有回答出來,以后對她們表示充分的寬容。對于回答的不完整的同學,要公平的點評指出正確的部分還要指出他們錯誤的地方,讓他們明白自己的缺點,同時鼓勵他們積極勇敢的參與回答問題,減輕他們以后會因焦慮而導致不回答問題。
總而言之,雖然在高中英語課堂上,學生不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老師們似乎都已經見怪不怪,可實際上,這不是一個小事兒,老師們更應該透過現象去看背后的本質。這更應該引起各位老師的高度重視,從深層次去發現問題,從具體層次上去入手去改變這個問題。當然要改變這種上課不積極回答問題的現象,最主要的還是要提升老師的自身素質和能力改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學會平衡,師生與朋友這兩個天平,這樣高中英語課堂才會更加的有活力,充滿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