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榮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芶江鎮同心小學 貴州 遵義 563000)
所謂“生活教育”,即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學元素、教學案例、教學場景等,讓數學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輕松地理解數學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生活應用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數學綜合素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轉變過去應試化的數學教育模式,構建高效數學教學課堂的有效途徑。因此,現代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課堂,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1.1 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對小學生而言,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是復雜的、抽象的、困難的。以小學數學幾何圖形的教學為例,由于小學生數學思維主要體現為直觀形象思維,導致在面對抽象的幾何圖形知識時,難免會產生畏難情緒。這種畏難情緒的存在,是影響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主要因素。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教師過度重視對知識的單向傳授,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相對而言,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積極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模式,教師將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元素、生活案例等融入到教學中,促使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而具體,有利于讓學生輕松地理解數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1.2 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實踐能力。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應用和實踐能力,實現“學以致用”的教育目標,是教育發展的基本方向,同時也有助于有效地改變過去“高分低能”式的人才培養模式。數學作為一門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數學的影子。同時,學生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數學知識的支持。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積極地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有利于改變過去理論化的教育模式,促使數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輕松地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中,進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目標。
雖然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而言,知識傳授的教學現狀依然普遍存在。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現象、生活案例的挖掘不足,導致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嚴重脫離,不利于學生數學應用實踐能力的提升,同時也不利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3.1 融入生活化的數學元素。和其他學科相比,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可以借助生活素材的融入,將理論化的、抽象化的數學教學直觀化和具體化,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為透徹,有效地改變過去學生機械記憶的學習現狀。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有關長度的知識點時,以往的教學模式,往往是讓學生背誦:1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等,學生雖然背誦得滾瓜爛熟,但卻不知道1米的實際長度到底有多長。筆者在教學中,就通過生活元素的融入,讓學生直觀地認知長度的知識。如教師在給學生講1米時,可以打開雙臂告訴學生:老師伸開的手臂大約為1米;在講厘米的知識時,可以讓學生拿出鉛筆盒里面的鉛筆,一支沒有用過的鉛筆,長度大約為18厘米等等。又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面積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帶領學生測量課桌的長與寬,然后計算課桌的面積;還可以帶領學生測量教室的面積,讓學生對面積的大小有更加直觀的認知,有效地改變過去機械記憶理論知識的現狀,提高數學學習的質量。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融入生活元素,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是提高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關鍵。
3.2 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當以生活情境的創設為首選。所謂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即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模擬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借助這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引之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創建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情境,營造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例如,在小學數學混合運算的知識時,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購物的生活場景,在講臺上擺放了水杯、書包、文具盒、水性筆等物品,每個物品明碼標價,讓學生分別扮演銷售員和顧客,模擬銷售場景,無論是銷售員還是顧客,都應當計算商品的價格,并列出計算公式。這種模擬生活場景的模式,有助于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
3.3 布置生活化的課外實踐作業。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還可以將教學延伸到課外,通過布置生活化的課外作業,讓學生在實踐中、在參與中,科學運用數學知識指導生活實踐,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了“體積”的相關知識后,如學生已經充分把握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后,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道實踐性的課外作業:測量不規則物體如蘋果的體積。這道生活化的數學實踐性作業,對很多學生而言都具有挑戰性。不過后來還是有不少同學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借助長方體或者是正方體的道具,運用排水法測量了蘋果的體積。類似的生活實踐作業,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生活應用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