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瑩
(吉林省雙遼市第三小學 吉林 雙遼 136400)
我國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各個朝代遺諸多禮儀文化,這些禮儀文化能夠提升人們道德素養,對于激發人們學習道德理論知識的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國各地區小學校在向小學生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會對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小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我國固有道德理論知識。一般來說,小學道德教育是通過班主任實施的,因此,應保證小學班主任對德育工作有所了解,借以保證小學道德教育順利實施。
從字面上來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主要指小學班主任按照自身道德素養想小學生傳授相應道德理論知識,借以實現小學生綜合道德素養提升的。與其他教師相比較,班主任不僅僅需要向學生傳授專業理論知識,還應領導和組織班級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也就是說除了學生家長,班主任是直接影響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一號人物。因此,在實現小學生人生價值的同時,必須通過小學班主任加強小學生素質教育,積極開展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確保小學班主任對小學生道德素質教育力度有進一步提升。
2.1 加強師生間交流力度。為保證小學生道德教育順利實施,必須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力度,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小學生在學習基礎理論知識時,對道德教育要點全面掌握。在此之前,小學班主任還需要根據小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綜合涵養等方面制定針對性道德教育計劃,增強對小學生的關心力度,確保小學班主任對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變化趨勢有所了解。一般來說,小學道德教育工作不僅僅指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建設工作,還應對小學生心理方面和人際關系等方面做出正確的引導。而且在開展小學道德教育時,必須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實施相應指導工作,對于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特殊心理加以引導,保證小學生在短時間內走出相應困境。例如:小學生在學習較為復雜的知識點時會產生一系列厭煩心理,繼而導致小學生對于相應科目重視力度下降。在這種條件下,小學班主任就應對小學生實施耐心指導,按照小學生思維向小學生講述相應知識點,確保小學生在學習相應知識點時能夠感受到快樂,有效彌補小學生學習能力低下的問題,借以為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奠定堅實基礎。
2.2 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對于小學道德教育來說,所制定的小學道德教育計劃應與小學生綜合素質表現處于相互銜接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小學道德教育過程中出現問題。從小學生成長的角度來說,家長屬于小學生第一任老師,也就是說,為保證小學德育工作順利實施,不僅僅需要優化班級管理,還應加強班主任與學生家長之間溝通力度,盡可能保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處于有效融合的狀態,在提升小學道德教育水平的同時,保證小學生受到雙向教育的目標得以落實。例如:小學生在做家庭作業時,家長應對小學生實施有效監督,避免小學生在做家庭作業時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而班主任在與家長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更深入的了解學生寫家庭作業的狀況,借以開展更為合理的道德教育,保證同一班級學生道德教育處于相互平衡的狀態,在提升小學生自身道德涵養的同時,實現小學班級優化管理的目的。另外,還應加強與其他班主任之間的交流力度,其根本原因在于每個班主任在管理班級都有自己的心得體會,遇到棘手的小學生加強與其他班主任的交流,交流經驗,找出合理的處理辦法,不能用自己的一種教育方法對一個班級進行教育。班主任之間加強交流,分享各自的成功經驗和方法,分享各自的班級管理方式和教育技巧,對德育工作會有實質的促進作用。
2.3 引導小學生改正錯誤。由于小學生心智尚未發展到完全純熟的地步,在學習和處理相應問題時經常出現余力不足的現象,無形中加大小學生道德培養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可能,在這種條件下就需要小學班主任與小學生進行有效談話,全身心投入小學道德教育工作當中。由于小學生心理相對脆弱。班主任在與小學生進行交流時,必須采取適當的技術方法,將批評教育轉化為引導教育,在保留小學生自尊心的同時,使得小學生在交流教育中提升其自身道德涵養。例如:小學生在參與課外教學活動時可能會出現亂丟垃圾的現象,針對于這一現象,教師必須及時與小學生進行道德交流,引導小學生改正相應錯誤,借以保證小學生對于不道德現象有一個深入了解,避免再次出現該種行為的可能。而且進行賞識教育是一個成功談話的重要保障,一味地批評教育,學生會產生逆反心理,有一點閃光之處都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其作用遠遠超過苦口婆心的教育和嚴厲的批評。
綜上所述,了解到小學生班主任德育工作任重道遠,需要每個班主任用心去呵護、關心每個學生的成長。上文通過加強師生間交流力度、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和引導小學生改正錯誤這三個方面提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以身作則引導每個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加強溝通,培養師生間感情,因材施教,引導小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