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濤 蘭俊卿 杜國宏
摘 要:最近幾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實現了在一定程度上跨越式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以提升質量,調整結構為主的新時代。基于此,各高校抓實精品課程建設,以促進高等學校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教學改革。精品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內容的更新與教學方法的改革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點。本文主要是基于精品課程建設和《電磁場與電磁波》教學改革進行相關分析,予以有關單位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精品課程;《電磁場與電磁波》;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1-000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01
在某種程度上《電磁場與電磁波》是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生必修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其主要包含的教學內容是敘述電磁場和電磁波的相關概念和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電磁場與電磁波》怎樣通過精品課程建設的導向,去實現促進教學觀念的變革,深化課程教學體系和方法,保證《電磁場與電磁波》教學內容和方式的精品化,是當前高校主要研究的重點問題。
一、精品課程建設和《電磁場與電磁波》的先進教學理念
(一)素質教育的理念
素質是知識和能力內化而成的一種穩定的品格,在一定程度上其相當于人們的內涵所在。在《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傳授過程中,相關教學人員還需要重視對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培養,這樣能夠去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精品課程建設期間,我國有很多高校在《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教學中加入了實驗教學,優化計算機輔助分析等實際應用方面的課堂教學內容。比如,鄭州大學安排了幾個上機學時來進行試驗教學,在某種程度上還開發了基于有限差分法的電磁場數值計算教學示范軟件。除此之外,光纖技術、超導技術以及電子對抗技術的實際應用也都是被很多高校歸納進了課堂教學內容中,如西安交通大學增加了兩個專題講座,第一個是電磁干擾與電磁兼容技術,第二個是靜電場的實際應用。在精品課程建設期間,《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逐漸趨于對學生計算機能力以及實驗能力和理論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這樣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教育國際化的理念
在社會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必須要面向全世界,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電磁場與電磁波》精品課程的建設必須要適應當前國際化發展,要吸收世界文化和科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適當地使用外語教學,還要注重國外教材的內容吸收。比如,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對《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雙語教學建設,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會給出各個章節主要專業英語單詞和相關的專業術語,吸收外國教材中的精華,這樣能夠促進我國精品課程的建設。
二、精品課程建設和《電磁場與電磁波》教學改革結合探索
(一)以先進教學思想理念,改革教學內容重點
夯實教學內容基礎。《電磁場與電磁波》教學內容較為豐富并且相對抽象,方法較為靈活。在一定程度上要注重教學內容結構的梳理,要理清各個章節內容的關系,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聯想的去學習;然后就是有些電磁理論的定量計算在使用計算機方法的輔助下能夠更為簡單地解題。在實際課程教學內容中加入電磁場數值計算內容,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電磁理論中的數學問題。
(二)更新教學內容,保證教學內容先進性
《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主要是以電子信息領域的基礎內容為主。怎樣讓學生既能夠有興趣地去學習基礎理論,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該領域最新的發展,這成為教學質量好壞的重點。這種情況就要求《電磁場與電磁波》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的更新一是要緊密地集合教學實際需求,保證教學內容更新的實用性;二是要結合現代科學技術,要保證教學內容更新的先進性。比如,對于電磁波空間傳播的教學內容,可以優化對衛星和雷達定位系統、地面基站的移動通信系統和射電望遠鏡的相關技術進行介紹,把新技術和新工藝等引入到課程教學中,這樣能夠實現高等教育人才的綜合能力培養。
(三)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在《電磁場與電磁波》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和技能,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教學培養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教學中可以從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對于很多基礎理論教學中,其主要是闡述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對于相關題目的習題進行練習之外,還需要看到眼前知識的深化,加深印象,從而提升教學質量。還有就是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自行去運用現代化互聯網通信技術在網絡上搜索相關知識,這樣可以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樂趣,還能讓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不斷加深,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裘國華,李九生,申屠南瑛,等.“電磁場理論與微波技術”精品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8).
[2]代秋芳,王衛星,劉洪山,等.“電磁場與電磁波”實驗課程建設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4(2).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唐濤(1982.1— ),男,漢族,四川廣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蘭俊卿(1983.10— ),男,漢族,山西大同人,講師,研究方向: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杜國宏(1978.8— ),女,漢族,河北邯鄲人,教授,研究方向:電磁場與微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