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學生而言,完成學業、學習本領是改變自身命運的一大途徑。所以,作為中職學校,在對學生的專業知識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還應加強對學生自立能力的培養。目前,我國利用中職特色專業建設為“精準扶貧”尋求策略的研究還趕不上國家發展的需要,正處在緊鑼密鼓的研究對接過程中,因此,文章以學校辦學為基礎,進行相關研究,具有一定的及時性、緊迫性。
關鍵詞:中職院校;特色專業;精準扶貧;影響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2-001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011
與普通教育形式相比,職業教育在精準扶貧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精準扶貧從扶貧的效果上講,強調在投入和產出方面具有最優的效能。即能夠以較小的教育,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產生較好的扶貧效果。在這方面,職業教育具有較強的優勢。中職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國家注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已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社會組成部分。在精準扶貧幫扶過程中發揮中職教育的特色優勢非常重要。
一、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設置與行業發展不匹配
對于企業而言,人才是其發展的根本,而“用工荒”現象的普遍存在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中職院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渠道和陣地,對于解決這一問題具有積極的意義。對于貧困家庭而言,學生是家庭的希望,通過專業的學習能夠為學生提供一份穩定的收入,對于家庭來說意義極為重大。但是在實際的就業過程中,對口就業的比例并不高,這是因為專業知識系統較為僵化,與實際的企業需求存在較大差距,人才質量和數量并不能保證,因此對于產業的整體升級來說具有一定的阻礙,從而導致結構性失業情況普遍存在。
(二)老牌專業設置粗放
當前的學校課程設計主要還是以模塊化教學為主,對于學生的個性化尊重不夠,對于專業劃分不夠細化,實訓效果并不理想。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對于正常教學秩序的開展具有一定的阻礙。
(三)現有專業設置不科學
就我校的辦學特色而言,由于其定位較低,對于市場的分析不夠深刻,因此在進行相關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的選擇上不太科學,與學生的個性化服務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當前的產業結構升級匹配難度較大,導致學生在進行相關系統學習后無法滿足企業要求,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在傳統的校企合作上,由于合作模式較為單一,并不能夠真正保證學生未來發展的順暢。在這種情況下,做強老專業,做大優勢科目就顯得十分重要。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一效果并不能夠獲得滿足。
二、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與策略
(一)調整方向,前瞻性地適應產業升級趨勢
就我校的特色辦學而言,通過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設置,能夠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有所獲,學有所得,能夠真正適應企業的需求,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同時對于學生的學習效率來說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就目前而言,由于調整方面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需要花大力氣加強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預測,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實現學生與社會的接軌,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所以,加強專業設置的前瞻性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二)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建立中等職業教育與產業對話協作機制
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下的社會發展需求,在未來的發展上,增強校企合作的力度和產教融合的效率,能夠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學校出人,這樣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同時,對于行業本身的發展來說,也有一定的促進意義。在未來的發展中,也應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學習方法。一方面,企業可以直接向學校提出需求,學校按照企業需求進行訂單式培養;另一方面,企業應加強員工與學校的聯系,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創新動力。
(三)教學貼近產業實際,建立專業教師終身學習機制
隨著社會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產業調整也將面臨巨大挑戰。對于專業化人才的培養而言,更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加強政府、企業與學校的聯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這種變化,同時對于學生的未來成長也有一定的保障。通過不斷提升教學能力,聘請專業技術人才進行實踐教學的短板補充,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實現就業,真正實現教育扶貧。
三、結語
精準扶貧是習近平總書記扶貧思想的核心內容,是貧困治理的重大理論創新,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貧困治理體系不斷創新完善,貧困治理能力逐步提高,精準扶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目前還面臨著很多難以啃掉的“硬骨頭”,中等職業教育應及時加入其中,對于學校的貧困學生做到精準扶貧,這對于打贏這場攻堅仗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虎文華.中等職業學校在職業教育精準扶貧中應如何作為[J].職業教育研究,2016(5).
[2]周珍珍,胡蘭.中等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問題探析[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1).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李玉杰(1967.8— ),男,漢族,甘肅定西人,中級職稱,研究方向:護理專業教學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中職特色專業建設對接“精準扶貧”策略幫扶研究》(課題編號:GS[2018]GHBZZ040)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