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峰
【摘要】道德與法治、班會、少先隊活動等德育課堂是小學階段重要的課程,它們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社會的了解,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與愛國情感,為學生以后的人格塑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字】小學德育;游戲育人;高效課堂
德育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內容,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為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打下基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好奇心重、好玩好動的階段,注意力不易集中,且具有強烈的向師性,同時這一時期也是學生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在這樣的學情下,教師需要以身作則,注重學生習慣的養成與情感的滲透,需要充分利用多種手段,增強學生在課堂當中的注意力,增強德育的實效性。
一、角色扮演,增強學生的感受性
在教學過程中,有趣的游戲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在課堂教上更好地掌握所學的內容。所謂角色扮演也是情境創設的一種,指的是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景內體會道德情感,鍛煉學生的道德意志,讓學生學會區分事物的好壞,最終轉化為道德行為。
教師在進行《我們愛整潔》一課的教學時,便帶領學生進行了角色扮演,讓學生體會在生活中應該養成哪些好習慣。首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為了讓學生認識到整潔的重要性,知道整潔的儀表是樹立自尊的第一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在這樣的教學目標下,為了讓學生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了角色扮演的游戲。由于一年級的孩子較小,組織能力與表達能力都比較差,所以教師在上課之前布置了任務,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上課后教師說道:“小朋友們,大家都知道要講衛生,那媽媽在家都告訴你要如何講衛生呢?接下來大家就回憶一下,扮演媽媽的角色,講給我們聽好不好?”教師通過組織學生回顧父母的言行進行描述,并且對照自身的行為進行參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有效地組織了小朋友進行回憶,增強了學生的感受性,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特別差,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行為,在穩定課堂紀律的同時,也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二、知識競賽,增強學生的記憶性
競賽類游戲是最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活動,教師在進行知識性內容的講授時,利用知識競賽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可以讓學生在互相比較的過程中記憶。動員全體同學一起參與進來,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氛圍、增加學習趣味性的作用。除此之外,知識競賽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與心理素質,日積月累,讓學生面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時有更好的心態。
在《學習有方法》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組織了簡化的知識競賽。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知識競賽很難有組織的完成,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需注意學生對知識的回答,以及發散思維的培養,此外還需向學生滲透簡單的規則意識,以便學生形成競賽思維。首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了讓學生了解學習過程中學習方法的重要性,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簡單的交流,并且引導學生根據教學內容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會學習,愛學習。在這樣的教學目標指導下,教師在本課總結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了知識競賽,先將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然后讓學生搶答,在之前的環節中,你學會了哪些學習方法,每個答案積一分,總分高的小組獲勝,可以得到一定的物品獎勵。通過這個過程,加深了學生對學習方法的記憶,方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融會貫通。
學習方法是對學習過程中規律的良好總結,可以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效率,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
三、故事游戲,幫助學生形成習慣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養成教育是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它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是低年級教師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主題故事會的游戲,并在游戲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及時的評價,可以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形象,起到示范作用,為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提供借鑒。
教師在進行“誠信”主題教育時,便組織學生講述了誠信的故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首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如何做到誠信,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樹立起“言必行,行必果”的態度。本節課面對的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組織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給其一定的自主權,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意識,組織課堂活動。在這樣的學情下,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了“誠信故事會”的趣味游戲。在進行本節課教學之前,已讓學生根據內容準備了誠信故事,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學生們在課前都積極努力地進行了準備,向大家繪聲繪色地講述或分角色表演了“曾子殺豬”“一諾千金”等故事。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認識到了誠信的重要性,為其良好習慣的形成打下基礎。
通過故事會的游戲形式,教師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培養了學生學會在偉人的身上汲取養分的能力,教會學生發現人性的閃光點,充分地發揮榜樣的力量,促進其將學到的良好品質應用于生活實踐。
四、繪制手賬,培養學生生活習慣
面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艷麗的色彩繪畫往往更加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手賬則是結合文字與圖片,記錄生活的一種形式。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手賬繪制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學生條理清晰地處理自己在生活與學習過程中所面對的問題。同時還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其在繪畫游戲中獲得成長。
教師在進行《周末巧安排》一課時,便組織學生進行了討論與交流,以完善自己的周末計劃。首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教會學生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學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周末生活,控制自己的行為,知道假期的時間該如何安排,形成節時、惜時的態度,并且為自己制訂一份合理可行的周末計劃。在上課之初,教師先帶領學生觀看了他人繪制的周末計劃手賬,并且讓大家說說自己的周末生活與他有哪些相同與不同,學生回答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手賬的繪制。為了保障教學內容的順利完成,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內容的確定,再進行顏色的填涂與繪畫。在這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簡單的繪畫模型,比如本節課的內容與惜時相關,教師則可以為學生提供沙漏、鬧鐘等貼紙,幫助學生快速完成作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利用繪畫游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讓其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養成做計劃的習慣,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時間觀念。
手賬的繪制只是繪圖游戲的一種表現形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繪制手抄報、宣傳畫等,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基礎上接受教師輸出的觀點,成為一個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優秀人才。
五、模擬快報,培養學生社會意識
低年級的德育課堂以學生的習慣養成為重點,在這基礎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滲透簡單的時事熱點,組織學生進行微型新聞播報游戲。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每天身邊也都有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發生,教師可以利用課前準備的時間,進行以班級為單位的主題快報游戲。快報的內容包括班級里的新鮮事件,學校里的最新要求,以及社會上的時政熱點。
教師在進行“遵守交通秩序”主題教育時,便在當天的快報游戲中滲透了交通規則方面的內容。首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了解并認識交通信號燈與交通標識標線及其所代表的意義,讓學生認識到交通信號與遵守交通規則的意義,培養學生的交通意識,并讓學生認識到這是公民的義務。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增強學生的感受性,教師幫助學生選擇了一條近期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新聞。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參與度,教師還增設了新聞互動游戲,組織班級里的學生組成記者團,對學校的老師以及家長進行采訪,問問他們都遇到過哪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事情,帶到課堂中一起分析其危害。學生通過這一模擬采訪的游戲與報道,深刻地認識到了遵守交通規則的意義,這一方法比單純的課堂講述更能深入學生的內心,為學生樹立起不可打破的社會規則意識,為其成才打下思想基礎。
這一新穎的游戲,讓學生對身邊的事件以及社會上的新聞都多了一些關注,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提升了學生的社會參與感。
總之,道德與法治、班會、少先隊活動等德育課堂是學生接受德育教育的關鍵載體,是兒童成長成材的關鍵一步。教師在德育課堂中靈活地運用多種游戲形式,可以保持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增強內容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滕慧珍.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構建研究[J].中華少年,2018(27):221.
[2]張營.寓教于樂,以游戲教學推動知識學習——淺談如何教學道德與法治學科[J].小學教學研究,2018(03):25-27.
[3]易曉亮.健康游戲? 快樂成長——《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健康游戲我常玩》教學設計[J].福建教育,2018(1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