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婷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政府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政策的引導下,我國中小型企業越來越多。中小型企業作為市場重要的主體之一,對我國經濟發展,解決民生就業具有重要意義。而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目前發展快速的企業類型,還存在較多問題。盡管國家政策有所扶持,但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規模小、資金短缺、籌集資金難等問題。這些外部問題使企業管理者更加疏忽了內部管理建設和控制。從而加速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滅亡。本文就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筆者多年從業經驗給出針對性的措施。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現狀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工作人員是以科研人員為主體,企業由科研人員創辦,主要是進行高科技商品的科學研發、生產及銷售。即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商品,并提供咨詢服務、升級開發等。因此,大部分中小型科技企業都是知識密集型的經濟實體。這類企業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社會中具有重要作用,對解決就業,尤其是畢業生就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同時,對我國科技創新、高新科技面向民生也作了極大的貢獻。
但是,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而言,由于市場上企業數目繁多,在競爭中破產的也比比皆是,隨著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問題也慢慢暴露出來。企業內部控制無序、管理混亂等,尤其是以三五人小團隊走向數十人的中型企業時,內部管理問題尤為嚴重。
二、科技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意識不足
企業規模小,人員數量少,那么企業管理者便會很少花費資金聘請專業內部控制管理者,且內部管理制度也不太完善。其次,對于中小型科技 企業來說,管理者大都是科研人員出身,缺乏較為系統的企業內部管理知識和內部控制手段,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很多科研型管理者把自身大部分精力花在科研方面,而不是企業管理上,他們認為產品決定一切,產品越好,利潤越高,忽視了企業運營和內部控制,在如今的社會市場中,競爭愈發激烈,“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若沒有對企業管理較為擅長的領導者,或是不朝著企業管理知識進步的領導者,這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不合理的。如果一家企業不能正常運行,再好的產品也沒有什么作用了。所以,很多科技型中小企業之所以停滯不前,就是因為領導者對內部控制管理意識不夠重視,認為公司人少,不必建立內部控制制度。
(二)企業內部控制執行力差
一般對于企業來說,十人以上談管理,百人以上談文化。而無論是談管理還是搞文化建設都離不開制度,和對制度的嚴格執行。而科技型中小企業一般企業員工較少,不高于百人,且大都為高技術人才,對企業內部規章尤其是一些小的規章制度不以為然,甚至很多技術員出身的管理者也不重視內部控制的執行力,這便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內控執行力差的最大根源。其次,據筆者調查發現,現今很多企業是以家族形式或親戚朋友形式存在,如科技型中小企業。盡管這樣的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比較強,但是也存在著員工才能不足,限制了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晉升渠道。不僅如此,這種類型的企業員工由于存在各種各樣的關系而不利于企業的監督管理,這使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執行力差,很多時候管理者發現問題也會“網開一面”。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制定了內部控制制度而不執行反而更加不利于企業發展,有些投資分子利用這些制度對普通員工形成不公平的現象。甚至有些不法分子鉆這些形同虛設的制度空子,收受賄賂、開虛假發票、挪用私吞公款等等,嚴重影響了企業的長遠發展。這使內部控制機制和管理條例得不到落實。
(三)缺少風險評估完善的體系
通過風險評估體系,能夠對風險的有更全面的認識以及分析,有利于組織目標的實現,同時以此作為根據,制定相應的風險防控措施,對于企業能夠健康長久的發展而言,風險評估工作是不可缺少一個環節,管理人員依據企業目前的外部和內部環境各方面的因素,確定合適的管理經營目標,持續不斷都可能發生變化的內外部環境,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營風險,無法保證所確立的目標一定能夠達成,所以,通過開展風險評估工作,制定相關的對應措施,能有效的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很多技術研發投入資金大,研發時間長,但面向市場后,更新速度快且容易出現仿制品,導致中小企業較難收回成本。而大部分中小企業都缺乏對市場產品風險評估的意識和體系,從而使企業受到較大損失。
三、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建議及對策
(一)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認識
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向建立健全一套合理高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必須從高層出發,從企業管理層出發,讓企業領導、管理了解到內部控制的作用及必要性。首先,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可以定期請專業人士對企業全體員工進行內控制度普及,并向他們傳授內部控制方面的一些知識常識,且企業高層領導應帶頭參加;其次,認真落實上課內容,在課后應組織考核,利用獎懲制度來促使員工認真聽課。對于企業來說,利用獎懲制度監督員工,不僅僅是使內部控制深入人心,也是一次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行為。它包括了內部控制中的組織環節、監督環節、考核環節、激勵環節、公示環節等等。最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促進企業形成一套良好的運轉程序,從而形成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
(二)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力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壓力的劇增,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都積極向優秀企業借鑒經驗,如很多科技型中小企業設立內部控制機制。但實際情況是這些大部分舉措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因此,科技型中小企業應該加強內部控制的執行力。首先,建立監督小組或監督部門,監督部門與財務部門劃清界限,權責分明,否則不利于內部控制的執行。其次,制定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利用有效的激勵制度對員工進行優勝劣汰,留住有才能的員工并充分發揮出員工的才能和作用,淘汰不合格的員工,使員工具有一定的緊迫感。最后,企業還應建立一套實施監督的流程,定期對企業進行檢查,制定一系列的監督調查表,以及檢查對象考核標準表。對每一次的監督進行記錄,保證公平公正公開。
(三)建立健全風險預防和評估機制
首先企業的管理者和領導者需要提高對風險的重視。目前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也需要不斷的變化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領導者要掌握有關知識,增強自我素質,同時企業自身也需要擁有一個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這樣才能有利于企業能夠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風險,有利于正確決策的制定。所以,企業首先要建立起專門進行風險管理的組織部門,完成風險的管控、評價和反饋。風險管理體系對企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作用,減少風險所帶來的損失,降低企業的成本支出,確保企業的長久發展。
四、結論
目前,科技型中小企業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企業的擴大發展和經營,尤其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為了讓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發揮應有的作用,必須讓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及員工了解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了解企業應用內控的必要性。建立健全符合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體系,建立監督機制和監督小組,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落實;建立健全風險預測和評估機制,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面對危機時能轉危為安。
科技型中小型企業是我國目前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國家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也特別關注,對該類型企業的經營愈發重視。因此,科技型中小企業要珍惜目前的社會環境,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發揮企業作用,實現企業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兵心.科技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9(02):169-170.
[2] 王麗芳,李春.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管理工作的強化策略闡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8(11):3-4.
[3] 戴遐海,劉建華.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分析與促進思路[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7(0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