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勝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在新形勢下,中學語文作文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注重對作文的生活化。只有將作文更加生活化教學,才能更好的推進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及語文作文的學習興趣,進而更好的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中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
1.前言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們應當重視對語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學,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生活,貼合實際,而且也可以使得他們對語文作文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因此,文章就簡要分析一下中學語文作文如何更好的進行生活化教學的方法策略,希望能夠對我校的語文作文教學的發展有所幫助。
2.推動生活化教學的方法策略
語文作文作為一門必修的課程,對學生的文化素養等各方面的發展都有較為重要的作用,而作文教學只有貼近實際,聯合生活實際才能夠使作文變得更加具有生活氣息,使教學變得更加豐富有趣,所以說我們可以從培養學生生活化意識,指導學生作文貼近生活以及教師在指導過程當中要貼合實際和作文講評時加大師生互動力度四個方面來推動作文教學的生活化。那么,文章下面就具體分析一下這四個方法。
2.1培養學生該方面的意識
要想使語文作文生活化,首先就應當重視對于學生生活化意識的培養。在授課過程當中,我們首先要使學生對生活化有一個了解,讓他們明白生活化的作文是什么樣的。比如在授課當中可以為學生們講授幾個例子,使他們明白生活化的具體內涵。其次,寫作文是需要思考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能力,給出一個作文題目,學生需要根據題目去組織材料,這又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在搜集材料過程當中,學生就需要閱讀大量的書籍,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思維,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和聯想,然后將自己的所感所想寫下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拓展思維。而且寫作文也可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更好的組織語言。因此在作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對生活化意識的培養,要讓他們明白在做文學的過程當中要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并且讓學生意識到作文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作文,可以記錄自己生活的精彩記錄,是一個自己生活記錄的史記,那么在這種意識的引導下,學生們就會明白作文會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也可以改變他們對作文的厭倦思想。
2.2作文內容貼近生活
作文內容貼近生活,就是指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其作文素材要充分利用自己在生活當中所遇到的各類事情,然后將這些事情整合成語文語言,然后進行寫作。作文內容生活化其實就是指作文的內容來源于生活,要反映生活。在寫作過程當中,我們給出一個寫作題目,那么學生就可以根據這個題目去思考自己在生活當中的經歷。我們要想在寫作時下筆逢源,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應當注重對生活的觀察,平時做一個有心人。對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有趣的人或有趣的事情,積極的進行記錄,這樣就可以為作文積累一定的素材。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對社會以及自然的關注,畢竟作文的題型是各種各樣的,所以說要想使得作文內容更加生活化,就不應當將觀察的事情局限于自己的身邊,要將這個視線范圍不斷的進行擴大。當前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對于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都能夠及時的掌握了解,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對各地區新聞情況的了解,這樣就可以在寫作過程當中左右逢源而且這些材料也是具有個性色彩的,也容易觸動感情,在寫作中運用也不會發生雷同現象。使得作文內容更加貼近生活,是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最重要的一部分,由于作文是千變萬化的,而生活又是各種各樣的,所以說要想使得作文的教學質量提升,就應當注重引導學生使的作文內容更加貼近生活。
2.3教師在指導時要貼合實際
在寫作過程當中,學生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思路不清,材料匱乏,中心不確定等等各種各樣的問題,會向老師求助。老師在進行作文指導的時候也要貼合實際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夠將每一個學生的問題都進行同樣的回答,不能夠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也不能給他們一些形式化的回答。必須要針對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分析他的問題所在,然后通過理論指導或者旁敲側擊的點擊,引導他們將作文聯系生活實際,進而解決在寫作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困難。最重要的是教師在指導作文的時候不能夠講一些理論性較強的語言,這樣會使得指導過程比較枯燥無味,不僅使得學生對于作文的學習興趣更加降低,而且也不利于學生對作文的透徹理解。因此,在指導過程當中要注重對實際生活的聯系,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尋找作文創作的生活源頭,讓他們透過作文題目去結合自己生活的實際情況找尋身邊的各種各樣的例子,使學生的作文具有更豐富新鮮的素材。還有一點,教師在引導的時候不能光看到學生的缺點之處,將作文進行批判,也不能夠將自己的想法感受下到學生身上。老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指導過程時,應當以平等的視角跟學生進行交談,不僅是要用大量的時間,更需要的是親切的關懷,以伙伴的方式走進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更加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從而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脫穎而出,從而渡過作文難關。
2.4作文講評時加大師生互動力度
由于在當前語文作文教學過程當中,普遍存在著學生對該方面的學習興趣較低的問題,所以說,我們就應當對作文的整個教學進行一個整改。對于作文講評來說,我們就應當加大在講評過程當中師生互動力度。以前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當中過于注重老師的講解,比如說在作文講解時老師僅僅是將幾篇優秀的范文進行一下點評,指出其優秀之處。然后將一些寫的比較差的作文進行一下批判,這樣不僅會使得整個教學過程枯燥無味,而且也會對那些寫的作文比較差的學生的自尊心有一定的傷害。所以說,在以后的作文教學中我們應當重視學生的主導地位。比如說在教學中在作文講解過程當中,我們可以讓學生與老師互換角色,在作文授課中,讓學生去將一些優秀的范文進行點評,指出作文的優點以及值得借鑒的地方。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作文的印象,而且也有利于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作文的內涵。通過此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做一個小評論家,在課堂中可以暢所欲言,總結作文的得與失。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緩解課堂的授課低沉的氛圍,激發學生對于該項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在講解過程當中也要抓住重點,對于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與表揚,對于那些作文寫得比較不理想的同學也不能一味的批評,而是應當給予他們適當的鼓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與主動性。教師與學生在授課過程當中加大互動力度,不僅可以使得課堂的氛圍比較活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有利于營造更加融洽的師生關系,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來說也是有較大幫助作用的。
3.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前時代中學語文作文作為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至關重要,所以說我們要做好中學語文作文的教學。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在當前教育理念下,我們只有重視將作文進行生活化教學,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并且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與水平。希望文章有關推動生活化教學的方法策略能夠對我校的語文教學工作有所參考起到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沈亞軍.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藝術[J].廣西教學出版社,2018.7.
[2]陳毛美等.《中學語文教材教法》[M].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6.
[3]周文燦.淺談初中作文藝術[J].世界科學技術教育出版社,2017.7.
[4] 朱博.袁君蘭.淺談中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