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網絡營銷現狀及發展措施
王曉娟
(貴州財經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和信息化技術等的提高與發展,網絡營銷已漸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農產品影響而言,因為交通的不便和信息的閉塞,使得農產品不能順利銷售出去。而網絡營銷范圍的拓展,沖破了消息閉塞的落后局面。本文剖析了農產品在當前網絡營銷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需要及時有效解決的措施,以此確保農產品在網絡營銷中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農產品;網絡營銷;現狀;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6.6 [文獻標識碼]A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當前國民經濟發展當中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目前伴隨著互聯網科技的迅猛發展,網絡營銷在我國迅速走紅,為我國農村農產品銷售作出了巨大貢獻。可是必須要明確認識到,當前農產品在網絡營銷中存在很多問題,阻礙了農產品網絡營銷事業的進步和發展。所以,我國相關部門一定要注重這些問題的解決,培養國民樹立正確的互聯網營銷理念,養成互聯網營銷的習慣,建立網絡營銷平臺,通過電商打開銷路,以切實提升農產品互聯網營銷的有效措施。
1 我國農產品在互聯網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及現狀
1.1 傳統營銷模式影響極為深遠
當前伴隨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更加熟練,互聯網營銷變成一種時代發展趨勢,互聯網營銷活動已經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可是,對于農民以及農產品來講,傳統營銷模式已經深植心中,對互聯網營銷方式很難接受,這對于農產品互聯網營銷的發展來講是極為不利的。并且,農產品銷售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利潤,可是在實施農產品互聯網營銷的時候,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短期內這些投入是難以獲得回報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冒險,不愿意去積極嘗試互聯網營銷措施。
1.2 農民的文化素養制約了其對互聯網的接受能力
眾所周知,農產品就是農民種植生產出來的,于農民而言,其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對于網絡這種高科技產物的實際應用并不熟悉,并且,很多農民的生活、作息、意識等都非常落后,與時代發展腳步差距較大,同社會發展存在脫軌的狀況。鑒于此,農民的互聯網接受能力偏弱,文化素養也不高,嚴重制約了農產品在互聯網營銷中的發展。
1.3 網絡基礎設施差,欠缺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
于農產品互聯網營銷而言,農村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與信息化技術人才是特別重要的環節,要對農村互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改造和完善,才能夠實實在在提高農產品互聯網營銷行為的發展。當前我國政府正在全力提倡農村網絡信息相關的應用技術,可是在與發達城市的對比之下,農村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太過薄弱,特別是在偏遠的山區,網絡普及程度非常低,農民一時還無法接受網絡技術的實際應用。《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指出,在互聯網利用方面,城鄉居民在即時通訊使用率方面懸殊最小,在2個百分點附近,但是在互聯網買賣類、支付、消息資訊等應用使用率方面懸殊比較大,其中網上外賣使用率懸殊最大,為27%。此外,我國有很多農民還未曾接觸過電腦互聯網技術,對高科技知識根本就不了解,也就是說,農村極為缺少信息技術方面的人才,導致農村的生活觀念同現代社會發展之間出現嚴重的脫節。
1.4 互聯網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為了能夠提升農產品互聯網營銷事業的發展,就一定要對互聯網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合理完善,強化安全保障,使消費者能夠在網絡營銷平臺上安心購物,尤其是農產品大多數為鮮活產品,品質的保證成為消費者最大的擔心,農產品標準化、分級預處理成為當前增加消費者依賴的重中之重。眾所周知,互聯網營銷實際上就是一個虛擬形式的市場營銷平臺,所以,極易出現互聯網購物投訴、糾紛等,并且在互聯網營銷過程中欠缺對應的管理工作者對其實施有效管理,所以,時常會出現很多影響網絡營銷聲譽的互聯網安全問題。另外,當前我國尚未頒布農產品互聯網營銷相關的優惠政策,也未制定農產品互聯網營銷相關的法律法規,導致互聯網營銷活動欠缺應有的安全保證,造成很多農民對互聯網交易行為持否認態度,盲目的偏見對農產品互聯網營銷事業的發展產生嚴重影響。
2 積極促進農產品互聯網營銷的有效措施
2.1 強化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構建農業信息共享網絡平臺
為了能夠積極開展農產品的互聯網營銷,政府機關部門一定要積極強化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構建農業信息共享網絡平臺。鼎力推動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完善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加強深化信息資源同享,加大農村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樹。可是對于我國的基本國情來講,為了能夠真正實現農村信息互聯網建設,需要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所以,政府機關部門一定要制定科學有效的農產品互聯網營銷事業發展方案,既能夠節約成本,也能夠完成資源的共享,促建農業信息共享網絡平臺,有助于農民在互聯網中查閱相關資料,切實了解農產品互聯網營銷的具體情況。在促進農業訊息共享網絡平臺的時候,要讓平臺能夠實現統一化、簡單化,這樣能夠便于農民對農產品市場相關訊息的即時明了。
2.2 培養并且強化國民互聯網營銷相關理念
同國外的發達國家進行對比,我國農產品互聯網營銷事業的發展較晚,互聯網銷售技術也不高,而傳統形式的農產品營銷理念具有根深蒂固的影響,導致農民對互聯網營銷事?業存在諸多誤解,所以,政府機關部門一定要對諸多問題進行積極有效的解決,需要增加對互聯網營銷的宣傳力度,使用媒體等方面的影響來強化農產品互聯網營銷方面的宣傳,讓農民以及消費者都能夠真正地認識和理解互聯網營銷平臺,并且能夠真正接受互聯網營銷。促進農產品互聯網營銷事業的發展,實際上也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訴求,對于新農村建設來講具有極為關鍵的作用,政府機關部門一定要積極鼓勵民眾轉變傳統形式的消費方式,培養國民的互聯網營銷理念,逐漸讓其養成互聯網營銷和購物習慣,使更多的人能夠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使互聯網營銷被更多人認可和接受,為農產品互聯網營銷事業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3 積極促建安全的互聯網營銷環境
積極促建安全的互聯網營銷環境,對農產品實現互聯網營銷而言,是極為關鍵的一種營銷措施。安全、綠色的互聯網營銷環境,可以使消費者對互聯網營銷更加信賴,能夠在互聯網營銷平臺中安心購物。在品質上,要在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三個層次開展農產品品牌建設,要繼續開展科技創新、市場營銷創新和管理創新,增加可視化管理,使得消費者能夠放心購買,以增加農產品互聯網銷售量。所以,政府部門一定要增加對互聯網營銷事業的投資力度,積極引進國內外的先進互聯網技術,切實保證互聯網購物行為的安全,并且,農業方面相關的專家要積極研發各種病毒攔截軟件,為互聯網購物提供更為安全的保證,避免不法分子的違法行為,保護互聯網安全,保護消費者的財產安全。政府部門要積極頒布對應的法律法規,對消費者群體的個人信息、財產安全等提供保護,保護農產品互聯網營銷相關的法律安全,推動農產品互聯網營銷事業的發展。
2.4 積極培養農產品互聯網營銷方面的人才
為了能夠在根本上促進農產品互聯網營銷事業的發展,就一定要注重互聯網營銷人才的有效培養,基于當前我國互聯網營銷的實際情況而言,欠缺大量互聯網營銷方面的人才。所以,我國政府需要積極增加財政投入力度,引導農民對互聯網營銷相關知識內容進行積極學習,提升農民的互聯網營銷業務能力,及時提高農民的互聯網營銷意識,具備條件的當地政府一定要聘任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來到農民身邊,幫助農民去了解互聯網營銷相關的知識,切實提升農民應用互聯網的能力。只有積極培養農產品互聯網營銷方面的專業人才,才會在根本上促進農產品互聯網營銷事業的發展,才能讓農民實現小康生活。
3 結語
綜上所述,農產品的互聯網營銷符合現代發展的實際需求,是時代實現進步發展的產物。所以,政府機構需要強化農村信息化網絡的構建,構建農業相關的信息平臺,積極培養農產品互聯網營銷人才,構建安全、穩定的互聯網營銷環境,努力為農產品互聯網營銷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謝雪蓮.互聯網+環境下的農產品網絡營銷體系構建模式探析——以福建省漳州市為例[J].電子商務,2017(11).
[2] 馮居君.我國農產品網絡營銷現狀及優化策略[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10).
[3] 李靜.“互聯網+”環境下特色農產品網絡營銷策略研究[J].農業經濟,2016(07).
[4] 謝敏.互聯網+背景下我國農產品網絡營銷優化研究[J].農業經濟,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