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娜 黃曉梅

【摘 要】目的:對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臨床效果及并發癥進行探討。方法:抽取2017年9月到2019年4月在我院治療的90例宮外孕患者為對象,按照患者先后治療時間平分為每組各45例的對照組與觀察組,前者單純采用甲氨蝶呤治療,后者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癥狀停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腹痛、包塊消失及陰道出血等癥狀停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13.33%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照組8.89%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宮外孕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比單獨使用甲氨蝶呤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停止時間顯著縮短,且并發癥發生率未見明顯增加,說明聯合用藥安全有效,值得臨床不斷推廣。
【關鍵詞】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宮外孕;臨床癥狀停止時間;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7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2-0-02
宮外孕又稱為異位妊娠,是臨床常見現象,指受精卵在子宮體腔外著床,并生長發育,其中以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占宮外孕90%以上[1]。宮外孕與人工流產次數及盆腔炎有著較大關聯,近年來,隨著人工流產次數的增多及盆腔炎發病人數的增加,該種疾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多發于育齡期未婚或未生意的女性中,由于患者多希望保留生育能力,擔心手術會對生育能力造成影響,不利于后期妊娠,因此,對保守治療的接受度更高,能避免手術的創傷,減少對患者生育能力的影響[2]。下面將90例宮外孕患者按照先后治療時間平分為每組各45例的對照組與觀察組,前者單純采用甲氨蝶呤治療,后者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癥狀停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具體為: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宮外孕患者,選自2017年9月到2019年4月時間段在我院治療的90例患者,納入標準:①未生育女性;②未出現輸卵管畸形或破裂;③患者配合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藥物禁忌癥;②合并肝腎功能不全;③伴有嚴重盆腔炎及輸卵管炎;④不接受長期隨訪,中途退出者。按照患者先后治療時間平分為每組各45例的對照組與觀察組,前者單純采用甲氨蝶呤治療,后者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其中對照組年齡22.5~38.2歲,平均年齡(31.25±1.05)歲;觀察組年齡22.9~37.8歲,平均年齡(30.45±1.15)歲。平均年齡行t檢驗,顯示P>0.05,具有公平對比研究的基礎條件。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n=45)采用甲氨蝶呤(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644,規格:2.5mg)治療,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每日1次,每次0.4mg/(kg·d),每日2次,連續用藥7d。觀察組(n=45)采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甲氨蝶呤服用方式及劑量與對照組一致,口服米非司酮(上海新華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02,規格:25mg)治療,劑量為每次50mg,每隔12h服用1次,連續服用3d,為一個療程,共服用6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腹痛、包塊消失及陰道出血等癥狀停止時間。②不良反應,包括:口腔潰瘍、胃腸道反應及白細胞下降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系統,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行t檢驗,不良反應行x?檢驗,當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停止時間結果比較 觀察組腹痛、包塊消失及陰道出血等癥狀停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13.33%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口腔潰瘍2例、胃腸道反應3例及白細胞下降1例),對照組8.89%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口腔潰瘍1例、胃腸道反應2例及白細胞下降1例),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宮外孕的治療方式一直是臨床治療的重難點問題,引發宮外孕的因素很多,如輸卵管功能異常、輸卵管畸形、炎癥及受精卵游走等,隨著臨床對宮外孕研究的深入,認為采用藥物保守治療對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而言,是一種安全且科學的治療方式,能降低對患者身體的傷害,使其身體復原速度加快,隨著宮外孕在臨床發生率的不斷提高,臨床對該種疾病的重視程度逐漸增加,藥物保守治療取得突破性進展[3]。甲氨蝶呤是一種抗代謝類藥物,作用于細胞分裂的S期,能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活性,阻礙DNA合成,使得胚胎停止生長[4]。米非司酮是一種孕激素受體拮抗劑,通過與孕酮競爭受體從而起到拮抗孕酮的作用,能有效終止早孕,起到抗著床的作用[5]。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采用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患者腹痛、包塊消失及陰道出血等癥狀停止時間明顯縮短,且口腔潰瘍、胃腸道反應及白細胞下降等并發癥發生率未見明顯提升,可見聯合用藥對患者起到的治療效果更佳,安全有效,值得臨床不斷推廣。
綜上所述,針對宮外孕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比單獨使用甲氨蝶呤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停止時間顯著縮短,且并發癥發生率未見明顯增加,說明聯合用藥安全有效,值得臨床不斷推廣。
參考文獻
何雪梅.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14):52-53.
林麗麗.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的臨床療效評價[J].人人健康, 2016,69(22):104-106.
董英芝.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與單純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 2018,15(89):123-124.
陳明麗.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效果評價[J].醫藥前沿, 2017,58(2):140-141.
董云虹.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87例宮外孕的臨床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 2016,69(1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