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才 謝長友 易露

【摘 要】醫院停車位嚴重不足,普通車位無法滿足需求,智能立體車庫在相同占地面積下提供近三倍于普通車庫的車位數量才能夠解決醫院及周邊小區停車難的民生問題。但智能立體車庫投資較普通車庫大幅增加,醫院采用BOT模式建設,且在實施過程中,大膽采用新的項目管理模式。
【關鍵詞】立體車庫;BOT模式;投資;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R95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1
引言
醫院地處山地、占地面積62畝、建筑面積超20萬平方米、編制床位3000張,年門診量110萬人次;醫院已有停車位僅325個,嚴重不足,且周邊小區停車難也已成市政民生問題。醫院原計劃新建地下普通車庫一個,新增車位350個,投資預算2000萬元。但經測算,高峰期醫院飽和需求量至少900個車位,建成后的675個車位無法根治問題。最終醫院決定以智能立體車庫替代原方案,新增車位約1072個,投資預算約1.43億元,建成后醫院車位數提升至約1400個。
1 項目管理實踐
1.1 模式的選擇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縮寫,翻譯為中文即“建設-經營-轉讓”。其實質上是私人投資者參與某一基礎設施建設,合理配置社會資源并且向社會提供更好公共服務。我國自上世紀80-90年代引入BOT模式,現在此模式已廣泛在基礎建設中運用,例如發電站、高速公路、早期的高鐵及市政污水處理站等等。BOT模式優點:政府財政負擔低,政府無建設風險,項目建設快回報率明確,利益糾紛少,組織結構簡單,容易協調;BOT模式缺點:談判、磋商時間長,投資人債務風險大,投資人無項目產權、融資較困難,市場價格對收益影響較大,審批流程嚴格。本項目最大優勢為由社會資本方100%出資,政府出資0%,項目公司在特許經營期內自負盈虧,有效緩政府財政壓力,決民生問題。
1.2 立體車庫類型的選擇 立體車庫是由車庫建筑及機械設備組成,土地的利用率及自動化程度高、安全性強,實現自動存取車、自動道閘開閉、自動收費管理、遠程診斷控制等自動化操作,能顯著提高停車效率,減少人為操作造成的車輛剮蹭、碰撞等事故,保證停車安全[1]。立體車庫分為升降橫移式、垂直循環式、簡易升降式、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動式、巷道堆垛式、多層循環式、水平循環式和汽車升降式;市場占比分別為81.38%,≤1%,6.66%,2.84%,5.67%,≤1%,≤1%,≤1%和≤1%.[2]經綜合考慮醫院選取平面移動式的方案,優勢為更智能、更先進、存取快捷和出入口多效率高,缺點為造價高。
1.3 管理模式的突破 部門負責制轉變為工作組負責制:針對BOT模式對政策、經濟、財務、談判、決策反應以及技術等方面都有較高要求,醫院針對性的采用多部門聯合的工作組模式,共計29人,涉及12個相關部門,工作組模式優點:決策層直接指導項目,決策迅速多部門溝通通暢,內耗少人員多,應對突發情況及時多線程同時推進,審批時間短,項目推進快;缺點:人員成本高,資料分散、歸納不便,工作銜接須緊密且團隊意識要求高
2 管理成效
2.1 實施方案詳實可靠 經醫院測算核實稅后IRR(內部收益率)為5.96%,滿足政府對BOT項目稅后IRR要求的7%-8%范圍內,并且在實施方案中明確運營中IRR超過8%時,項目公司須將超過8%的部分與醫院進行分成。
2.2 項目快速獲得政府許可 項目于2016年9月正式啟動,2017年8月獲得市人民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僅用約11個月,進度見圖1。
2.3 模式符合政策 期間國家政策調整,2017年5月、6月國家財政部下發(財預[50]號)、(財預2017[87]號)。因采用BOT模式政府未出資,經向市財政局報備后,未納入國家財政局PPP項目庫,避免入庫審批流程,節約近半年時間。
2.4 招標及合同談判耗時較短 項目招標、合同談判、合同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查通過并最終簽訂總耗時約220天,進展迅速,進度見圖2。
3 問題及思考
政策調控風險:國家政策趨于完善、嚴格的過程中,對于PPP項目的選擇一定要謹慎,只有在不給政府增加額外負債的前提下才能獲得政府支持。合同談判耗時長:在合同談判中必須配置足夠的專業人員,醫院一把手主抓,一旦合同談判耗時過長或擱置將嚴重影響項目進度。前期設計須加強:前期細致的地勘及充分的方案設計可以為后期深化設計節約時間并減少方案調整。 項目投資金額難控制:因設計過程中方案易調整,項目總投資易超額。施工難度遠超預期:前期方案制定及深化設計過程中對施工難度的預見性不足,導致建設工期設置偏差較大,進度滯后。
參考文獻
李薇.我國立體車庫的現狀及發展策略[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9(09):12-13.
張幫泉,余佳亮,張耀林,陳韜.立體車庫發展現狀分析與推廣措施研究[J].起重運輸機械,2018(12):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