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海
(甘肅省天祝縣第二中學,甘肅 武威 7332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在社會上的地位越來越高,越來越重要。同時,社會對教師的專業化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主力軍、學校管理中的中流砥柱——班主任,其教育行為會對學生、學校、家庭乃至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班級管理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班級管理的直接實施者、執行者和組織者的班主任,應該在新課程背景下提高班級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現結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探討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利用“勤”“創”“規”三字訣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
在班主任工作中,很多事都是一些瑣碎小事,而正是這些日常工作中的瑣碎小事組成了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作為班主任,每天必須多到自己的班級轉一轉、看一看,尤其是初始班級,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初始班級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尚未完全形成,需要班主任的大力督促和培養,這樣才能促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只有每天勤動腿,及時到位,才能了解學生們的思想狀況,及時把握班級動態,對班級出現的情況及時進行具體的引導和控制,使班級形成積極向上的氛圍。尤其是在幾個時間節點,如早上、中午、晚自習、自習課,班主任只有勤于到位,學生才能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班級學生一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形成優良的學風、班風,班主任接下來的工作就會非常輕松、高效。
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扮演好多重角色,具備父親的嚴格、母親的慈愛,勤動嘴,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學生畢竟還是孩子,許多時候仍需要班主任耐心細致的說教,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有愛心和耐心,多與學生談心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予以處理。當學生出現問題時,班主任不能高高在上,一味地命令、處罰學生,而應該俯下身子,及時與學生溝通,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互通看法,這樣才能更順利地解決問題。同時,班主任還要及時與家長、科任教師進行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管理班級,提高班級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筆者所在學校始終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教育理念,一切工作的核心都是學生,一切工作均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因此,班主任開展班級活動時,首先要思考是否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時,每個學生都是有思想的個體,班主任要勤于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思路,正確、高效地處理一些突發事件。在工作中班主任應該思考以下內容:如何與學生更好地交流溝通;如何使班級管理更加有效;如何精準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況并靈活疏導;如何讓學生懂得承受、忍讓,學會感動、感恩,學會如何與他人有效合作、溝通、共享;與學生談心之前,要思考如何調整談話的方式、內容和深度,讓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自己的建議。班主任只有做到事事思考、時時思考,才能在班級管理中不斷進步,才能成為優秀的班級管理者和領導者。
作為班主任,要敢于創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不斷學習新知識,研究新課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的工作與不斷進步的時代同步,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同時,班主任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班主任要樹立“人人都是好學生”的觀念,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優秀的,都有發展潛質,給他們自尊、自信,為他們創造一定的發展空間。另外,班主任要樹立發展有個性的班級的創新理念,認真了解和掌握班上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抓住班級的整體特點,培養有個性、有活力的班級,讓每一個學生都充分釋放自己的個性,發揮其最大的潛能,靈活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班級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展現自己的個性。只有這樣的班級,才會有個性、有特色,才能讓學生發展得更快、更好。
班級是實施新課改的前沿陣地,作為班級管理者和實施者的班主任,要積極投身課程改革實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創造性地運用科學的方法管理班級,用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建設有特色、有個性的班集體。班主任在對學生實施管理時,要緊緊圍繞課改和學生實際,做到有的放矢、扎實有效,要牢記自己作為班主任的責任和使命,不能因為強調學生的自主管理而放棄自己的責任,否則容易使班集體放任自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每個班主任都必須加強對新課程理論的學習,用新課程理念武裝和充實自己,只有掌握新課程理念,才會以創新的理念管理好班級,使自己的教學管理工作更加出色、更具特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文化建設是班級建設的一部分,而班級制度又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部分,是約束班級每一個學生行為的工具,是班級良好運轉的有力保障。因此,班主任應重視班級制度的科學制定和有效執行。在班級文化建設上,每個班級除了要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外,還要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上,建立適合自己班級實際和具有班級特色的班規、班訓。班主任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讓大家群策群力,由班干部牽頭,全班同學參與,共同建設班級文化,制定班規,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班級的管理,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班級的小主人。同時,班主任要根據班級規章制度及日常表現對每個學生進行量化考核,每周對表現好的、分數高的學生進行必要的表揚和獎勵,對表現差的、積分較低的學生進行必要的批評,并讓其在下一周進行整改。這樣,能夠極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班主任每天要與學生進行必要的溝通,要定期召開班會。班主任可以每一兩周召開一次主題班會,組織一些班級活動,讓班干部負責主持班會課和演講、辯論賽等班級活動,這樣既能培養班干部的能力,又不會使學生們感覺有壓力。主題班會和班級活動可以凈化學生的思想,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主題班會和班級活動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比如在母親節期間可以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演講活動,在開學初可以開展以“立志”為主題的演講活動,等等。
總之,班主任工作瑣碎且責任重大,班主任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只有班主任的管理科學、合理、有效,才能很好地塑造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讓學生有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學生更健康地成長,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班級學生能否得到全面發展,學校工作能否得到有效推進,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的工作。班級穩定了,學風正了,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也就更加有效了。在班級的教學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如果能夠把握好“勤”“創”“規”這三字要訣,就能讓自己的工作更出色,所帶的班集體就會更優秀,班級管理就會優質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