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
摘 要:“模塊化”教學模式將內在邏輯聯系緊密、學習方式要求和教學目標相近的教學內容整合在一起,構成小型化的模塊課程,使其整體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的“模塊化”高職英語教學,是以現場教學為主,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模式。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教育的發展,這種模式也被引進高職英語的教學中,深受教育工作者以及廣大高職院校學生的青睞。文章將從高職英語“模塊化”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以及高職英語“模塊化”教學改革的方式兩個方面,闡述“模塊化”高職英語教學對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職業能力;“模塊化”高職英語;改革
“模塊化”教學模式,是指在分析某種職業崗位應掌握各種崗位技術能力的基礎上,將應培養的崗位技術能力劃分為若干模塊,然后按模塊實施教學,分步驟實現各種崗位技術能力。“模塊化”教學模式將內在邏輯聯系緊密、學習方式要求和教學目標相近的教學內容整合在一起,構成小型化的模塊課程,使其整體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的“模塊化”高職英語教學,是以現場教學為主,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模式。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教育的發展,這種模式也被引進高職英語的教學中,深受教育工作者以及廣大高職院校學生的青睞。
一、為什么要對“模塊化”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實行改革
(一)是由“模塊化”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特殊性決定的
“模塊化”高職英語注重教學的職業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它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是圍繞著專業培養目標對學生進行能力上的培養,從職業能力角度出發設定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掌握實用的英語能力,學以致用。而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上述需求,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不起來,因此,只有對高職英語實行“模塊化”教學改革,才能引發學生的興致,讓他們主動去學習英語,綜合英語能力得到提高,從而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二)是由高職院校教師與學生的現狀決定的
首先,一些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在英語教學,特別是基礎英語教學過程中,對高職英語課重視程度不夠,只是機械地講述備課內容,完成教學任務,根本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學生片面地認為,高職院校的英語,學與不學,對將來就業崗位沒什么影響,特別是一些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中學階段就對英語學習沒興趣,到了高職院校,一切都靠自主學習,因此開始自我放松,降低標準,甚至是放棄英語學習。
(三)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當今社會,任何人、任何事都要與時俱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高職英語教學也不例外。高職院校的學生是未來社會的實用型人才,將來走向社會,不但教育、電商、貿易等專業需要有一定的英語溝通與表達能力,其它像軟件、動漫、會計等行業,也都需要有一定的英語基礎。隨著市場的國際化,越來越多的行業會接觸到外國人,有的行業甚至需要處理國際訂單業務等,沒有英語基礎是行不通的。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必須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不是局限于書本,所以,改革高職英語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四)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優勢
現代社會人才濟濟,在應聘工作崗位時,拼的就是各種優勢。如果高職院校能在英語教學上盡快實行改革,即可改變學生放棄英語學習的現狀。“模塊化”教學模式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在教與學的有效互動狀態下,學生掌握了英語的實用技能,在未來就業上具有一定的優勢。
二、怎樣對高職英語進行“模塊化”改革
(一)合理設計高職英語教學的“模塊化”
高職英語教學的“模塊化”設計,既要達到教學目標,又要滿足學生未來崗位技能的需求,因此,“模塊化”設計要合理,也要適度。在制定模塊之前,要對學生未來崗位的特點和對綜合能力的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建立數據資料庫,充分體現“模塊化”教學的導向性,使學生的英語技能逐漸提高到專業水平,將來在運用上游刃有余。
(二)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高職英語教學的“模塊化”特征
為了加強對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英語教學的“模塊化”特征,對不同的知識點,例如文章的翻譯、句型結構、口語、閱讀、寫作等部分進行模塊分立,有針對性地教學,為學生創造一個人性化、科學化的教學環境,使高職英語課由枯燥的教師授課型轉變為學生自主的表達型,這樣會更加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更新教學內容,將“模塊化”融入其中
社會的發展,要求高職院校培養出更多的專業性人才,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更新英語教學內容,根據專業的特點,以及專業崗位的人才需求,有針對性地將“模塊化”融入教學當中,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服務。要結合專業特點,加強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把英語教學同實踐應用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模塊化”的英語教學,掌握實際工作中的英語運用能力。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的學生當中,不喜歡學習英語的不在少數,這當然與他們各自的英語基礎差異有關,但也不排除與高職院校教師對英語重視不夠等因素有關,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都是學習專業技能,他們比較普遍地認為,學習英語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基本上與自己沒多大關系了。要改變這種現狀,先要從教師抓起,建立一支有能力、有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同時要提高教師的思想意識,加強對教師的培訓,為他們創造與企業交流的機會,促進他們業務水平的提高,從而使學生的專業技能有所提升,為將來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就必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的技能涵蓋了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各個行業,屬于應用型人才,只有通過針對性、實踐性的教學,才能使他們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得心應手。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制定完整的“模塊化”教學計劃,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日常英語翻譯和表達能力以及涉外業務活動能力。可以通過合理的模塊設計,把英語教學分為“基礎模塊”和“職業模塊”兩大類,其中“基礎模塊”包括介紹、求助、飲食等一般日常交流;“職業模塊”則包括的更多,既有信函、電子郵件、廣告、通知等英語的實際運用,又有一些傳真、宴請、觀光、就診等涉外活動。這樣有體系地教學,將對學生的閱讀、聽力、口語、詞匯、寫作等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幫助。另外,也可以與相關企業合作,組織學生深入企業,在實踐中體會教學內容,加深記憶,達到學有所用的教學目的。
(六)評價體系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
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脫節,教師只是授課、考試,然后學生或者通過,或者補考,沒有其它的評價方式。學生的英語基礎本來就差,傳統的授課方式更是讓他們感到乏味。一些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如果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習英語對于他們來說,再沒有任何的意義。這種現象要引起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要改變以往單一化的評價標準,建立完善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可以系統地制定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也可以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制定考核目標,促進他們實踐能力的提高,還可以通過各種知識競賽來增加考核內容和形式,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加強對高職學生素質的培養
職業能力的培養,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只包括英語水平的提高,還包括學生的思想高度、人文情懷、職業道德、業務素質以及責任心的提高。教師要有意識地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多提供一些上述方面的英語資料,讓學生通過閱讀、聽力、口語等形式,在提高英語能力的同時,加強綜合素質的提高。高職英語實行“模塊化”教學以后,尤其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英語所涉及到的文章內容,體現的是不同于漢語的文化體系,可以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教師要抓住這樣的教學機會,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八)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青年學生都對課外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高職學生也不例外。教師要利用好學生的這一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當然,課外活動應納入實踐課的教學范圍,活動設計要既講知識性、技能性,又要講科學性、實用性。課外活動要設計得有趣味,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找到英語學習的切合點,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外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引發他們對社會、對生活等方面更多的思考,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將來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總之,基于對職業能力的培養,高職英語的教學模式越來越需要向“模塊化”發展。高職英語更強調對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推進高職英語的教學改革,根據不同專業的需要,對學生、對教學內容,都要有針對性地實行“模塊化”教學,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多地融入到英語的語境當中,讓英語水平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提高,將來更好地服務于企業,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 陳明潔.基于職業教育理念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0(04).
[2] 陳小近,韓玲.服務于專業的高職英語評價體系改革[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1).
[3] 刁朔.淺談交際教學法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0).